分享

描写春天的诗句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江山携手 2017-04-24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自然,春天,月夜

 

【名句】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出处】

唐·刘方平《月夜 / 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注】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说明】

  《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的诗,作者不从白日的红花绿柳着笔,反而从月夜中的虫声入手,构思奇巧,十分别致。

  首句写月,只点出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形成一种朦胧而和谐的旋律。次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的表象,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两句写月夜的所感所闻,这正是诗人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而得到的佳句。作者由“虫声新透绿窗纱”而知春天气候回暖,表明作者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经验。虫鸣本是乡间的寻常声响,若不是有心之人,很可能难以察觉到,说明作者不仅有心,还有一颗诗心。“偏知”一词流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新透”二字,写出虫声之响亮,有种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绿窗纱”之“绿”,在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诗人之所以不描写春天白日的红花绿柳之景,而只写春夜之月色、虫鸣,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内心来观察春天的。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