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为斩蛇人》

 野之老 2017-04-24
我们都知道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很显然,刘邦的“斩蛇”只是个“油头”,一个刘邦拿来用之神话自己的油头!无独有偶,大约在刘邦之前的四百多年前,当时的楚国也有一位少年因斩了两条蛇而闻名遐迩,这位少年名叫孙叔敖。那么,孙叔敖斩蛇的目的及说头又是什么呢?特别是和我们“刘大高祖皇帝”当初造反之时那斩蛇的“油头”比起来又有怎样鲜明的对比呢?

先简单地提一提刘邦的“斩蛇”之事。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被醉,夜行泽中,令一人前行。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谓!’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诫,欲告之,妪因忽不见。”《汉书-高帝纪》对此亦有记载!史学家大多认为,刘邦“斩蛇”或许确有其事,但这一事件中的那个老婆子哭“白帝子”被“赤帝子”所杀之事恐怕是刘邦或刘邦的追随者杜撰使然。毕竟,这样可以神话刘邦,“赤帝之子”嘛;毕竟,这样就有了超强的号召力与相应力了;毕竟,有了“赤帝之子”这一名分,刘邦这儿一旦“揭竿而起”,远远近近地立马就会“一呼百应”了……

所以说,聪明的刘邦利用“斩蛇事件”做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主题是说自己是“赤帝之子”;这也就是说,自己“造反有理”、自己“师出有名”了!上天是“俺爹”,也正是“俺爹”派我来拯救世人于水火的……而由此往上追溯四百年,楚国的那位少年孙叔敖呢?他的“斩蛇”又怎样说?

要说起孙叔敖,那可是楚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史书上给了孙叔敖极高的评价,说他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水利工程师。孙叔敖是楚庄王时的国相(楚国叫令尹),也正是因为孙叔敖的强力辅佐,故而才成就了一代春秋霸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楚庄王的丰功伟业。孙叔敖的高尚品格,备受后人赞誉。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为“循史”第一。而对孙叔敖的清风惠政、节衣缩食、理国安民、肋精图治,尤其是兴修水利等等功绩,后世史书诸如《皇览》、《地理志》、《后汉书·王景传》、《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水经注》、《唐书·地理志》等对此亦都有所记载!中国戏剧始祖、楚国当时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优孟,就曾装扮成孙叔敖在楚庄王面前载歌载舞,楚庄王为此而大受感动,并采取怃恤措施厚待孙叔敖的儿子。历代文人墨客瞻仰孙叔敖墓,写下了不少咏赞之作。诸葛亮就曾说:“昔孙叔敖乘马三年,不知牝牡,称其贤也。”

就是这样的一个孙叔敖,年少时曾有一则“义杀两头蛇”的故事,并成为千古佳话。史书载:孙叔敖年少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翻译一下大意是说:少年孙叔敖一次出去游玩,碰到了两头蛇并把它杀了而且也埋了。回家后小叔敖因害怕而哭泣起来,孙母问他原因,孙叔敖便说:“我听说见到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今天我见到了,所以我害怕抛下母亲先去死了。”母亲问两头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说:“我害怕别人再看见它又会有不祥的预兆,所以就把它杀了并且埋了起来。”母亲感动地说:“我听说暗中助人的人上天对他必定会有善报!”果然,孙叔敖长大后出任了楚国令尹,并在他还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之前,楚国人就已经信服他的仁义了。

同为“斩蛇人”,一前一后,一老一少,列举如上,可资对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