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禽戏集锦

 老阿更 2017-04-24

五禽戏,古代导引术。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形态的一种导引方法。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养生家华佗创编。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佗语普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得食。”

据传说华佗“五禽哉”的具体动作早已失传。所传世者,系后人根据华佗所言文字记载编撰。

五禽舞功法图说

五 禽 戏之中国功夫

一曰虎诀曰:如虎形,须闭气,低头,捏拳,战如虎发威势,两手如提千斤铁重,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使神气自上而下,复觉得腹内如雷鸣,或五七次,以上如此行持,一身则气脉调和,精神爽快,驱除万病矣。

五 禽 戏之中国功夫

二曰熊 诀曰:如熊形,闭气,捏拳,如熊身侧起,左右摆脚要前后立定,使气归于两旁,夹肋骨节皆响,亦能动腰力,除膨胀,或三五次止。亦能舒筋骨,而安神养血也。

五 禽 戏之中国功夫

三曰鹿 诀曰:如鹿形,须闭气,低头,捏拳,如鹿转头顾尾,平身端,缩背立,脚尖着地,脚跟连,天柱通,身皆振动,或三两次,每日一次亦可,逢下床时,演一次更妙。

五 禽 戏之中国功夫

四曰猿 诀曰:如猿形,闭气如燃拳,一手扑树,一手捏果,一脚虚抬,起脚根,转身后,握固神气,连吞入腹,觉得汗出,住功。

五 禽 戏之中国功夫

五曰鸟 诀曰:如鸟飞形,闭气欲起,吸尾闾气,朝顶上,虚双手,躬身向前,头要仰起,迎神破顶,又疑入礼拜,此乃五气朝元,六府调和,元气无损,从此百病不生。

五禽戏图解攻略

五禽戏图解攻略

中华瑰宝《华佗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将五禽戏整理总结 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次,向后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W-4)。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7遍。

(二)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然后伸左脚3次,伸右脚2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 (图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图W-6)。

(三)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次。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 (图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图W-8)。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图W-9)。

(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次。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猿戏时,身体直立,两手攀物(最好是高单杠),把身体悬吊起来(图W- 10),上下伸缩7次,如同“引体向上”(图W-11)。在两手握杠、两脚钩杠的基础上,做一手握杠、一脚钩杠,另一手屈肘按摩头颈的动作,左右各7次 (图W-12)。手脚动作要相互配合协调。

(五)鸟戏:一足立地,另一足翘起,扬眉鼓力,两臂张开如欲飞状,两足交替各7次。然后坐下伸一脚,用手挽另一脚,左右交替各7次,再伸缩两臂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鸟戏时,双手臂向上竖直,一脚翘起,同时伸展两臂,扬眉鼓劲,模仿鸟的飞翔(图W-13、图W-14)。坐在地上,伸直两腿,两手攀足底,伸展和收缩两腿与两臂,各做7遍 (图W-15)。

注意事项 :

1 本疗法全套操练时运动量较大,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具体应用时应按体质情况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2 癌症患者中多为中老年人,因此,在作五禽戏锻炼时,应该先作准备运动。准备运动多取站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做3~5次深呼吸后,继续所选禽戏项目的动作。

3 一般情况下,可选练其中一套。操练中要做到神情专注,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行腹式呼吸,使自己处于胸虚腹实的状态。

4 癌症患者并发有高血压病、青光眼、脑动脉硬化症者不宜练“猿戏”中的倒悬式动作。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五禽戏”属于古代流传的肢体导引术之一种,导引之术古已有之,神医华佗也只是导引术的传承者。据有学者考证导引术来自于上古时代的巫舞,这个笔者没有考证,暂且不谈,至少在战国时期成书的《庄子》里,有“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这证实导引之术早已有之,并且托名为彭祖等高寿之人,目的就是为了求得健身高寿。在大约成书于两汉的《黄帝内经》里也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上世纪出土的马王堆导引图里明明白白图示了汉代时流行于世间的导引术,共计四十多个动作,这些都确证了“五禽戏”远在在华佗之前早已有之。

但是只有到了东汉末年华佗的时候,“导引之术”才真正地打响了一个品牌,这就是“五禽戏”。按《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沫,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华佗身死之后,华佗医术可能失传,也可能流落民间。华佗所确立的“五禽戏”,也随着华佗的离去,很快湮没于历史的烟云里,尽管距离华佗不远的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里,记载了“华佗五禽戏”的练法,但估计是动作太过简单,形象太过粗俗,理论不够高深,所以世人多不愿相信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华佗五禽戏”。

其中,周履靖《赤凤髓》所载术式为: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羡门虎势戏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庚桑熊势戏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士成绮鹿势戏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费长房猿势戏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图解华佗五禽戏,不可错过的养生法宝

亢仓子鸟势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