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一、植物繁衍的智慧(赵云鹏老师) 从前读迈克尔·波伦《植物的欲望》时,着实被作家独特的视角吓了一跳:我们所见的苹果、郁金香不言不语,却能用它们的甘甜、美丽“引诱控制”人类为其扩大疆土;而理查德·道金斯则早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指出,“任何生物体,包括人类,都是基因创造的生存机器。生命短暂,基因不朽。”生命一代代凋亡,而基因却要千方百计在繁殖中求得永生。生命之树生长了40亿年,直到到现今的植物,贯穿其间唯一的主题:基因塑造精妙的植物机器,绞尽脑汁地确保自己在繁衍的长跑中胜出。 4月16日赵云鹏老师的两场报告《植物繁衍的智慧——植物花形态的多样性与传粉》和《植物繁衍的智慧——植物果实形态的多样性与扩散》将植物“物竞天择,适者繁衍”的生存智慧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部分:植物花形态的多样性于传粉 相较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的被子植物在数量上无疑是胜者。地球现存裸子植物约800多种,而被子植物有20多万种。被子植物在植物界出现最晚却“花样”繁多,有着绝对的生存优势。赵老师的第一场报告选由“被子植物花的多样性”为切入点。 ↑完全花的结构 图/源于辰山汪远 ↑锦绣杜鹃的完全花 图/王蒙怡 花朵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依据花朵是否完整,可将花分为双被花、单被花、无被花(花萼及花冠有无);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雄蕊或雌蕊缺失);依据花朵的对称性,有辐射对称、两侧对称及不对称花;根据花被连合与否,有分离生(瓣)与合生(瓣)花。 ↑不同分类条件下花的类型 图/源于网络
↑花冠形状 图/源于辰山汪远
↑花药 图/源于辰山汪远 ↑子房类型 图/源于辰山汪远 ↑部分胎座类型 图/源于辰山汪远
植物花有两性花、单性花,可进行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混合传粉。完成每种方式都需要对应的条件策略。 自花传粉: 以箭叶淫羊霍的瓣裂传粉为例,花粉成熟后,附着于雄蕊的裂瓣上,裂瓣翻卷时,就直接将花粉传给距离较近的柱头了,着实奇妙。而大根糟舌兰的成熟花药转动360°,仅靠重力将花粉传到柱头,完美谢幕,同样精彩。
↑银杏的雌球花和传粉滴 图/赵云鹏老师 ↑苏丹凤仙花的距藏有花蜜 图/王蒙怡 ↑天蛾和彗星兰 图/源于辰山汪远
被子植物果实据发育方式分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和假果(其他花部参与形成)。根据果实来源大类分单果(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成)、聚合果(一朵花内若干离生心皮发育形成)、聚花果(整个花序发育形成)。 ↑果实类型 图/源于辰山汪远 果实的多样与其不同的扩散方式相对应。类同花粉,果实也可借助风力、水力、动物扩散,此外还可借助重力或自身机械力。 1)适应风力扩散,果实一般细小质轻,或具毛具翅,便于被风携带。 2)适应水力扩散,例莲,则有软软多孔的海绵结构适于浮动。 3)适应动物或人类,果实或有外生刺毛、倒钩或能分泌粘液,以便被带走;或作为动物人类的食物,主动“引诱”将其种子带往新的领土。 4)不借外力,自力更生者有紫堇属等的弹裂、喷瓜的喷射、芒的螺旋运动等。 ↑槭属的具翅种子 图/王蒙怡 ↑喷瓜的喷射 图/源于网络
内容二、植物如何群居——生境与植被(金毅博士)
↑Whittaker生物群系 图/金毅博士 世界植被类型依据纬度划分为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干旱地区,地中海型生态系统,温带森林、温带草原,针叶林、苔原,陆地湿地、淡水生态系统及海岸海洋生态系统等。其中热带雨林拥有最复杂的群落,林冠常绿,有“地球之肺”的美誉。 1)热带雨林,通常位于温暖潮湿的热带低地,最复杂的群落,垂直层次复杂,林冠常绿。 ↑热带雨林 图/金毅博士 2)热带稀树草原,位于热带地区,介于森林与荒漠之间的生态系统,地表通常覆盖草本,灌木和乔木也可出现。 ↑热带稀树草原 图/金毅博士 3)干旱地区,占陆地面积的26~35%,多位于纬度15~30°之间的副热带高压带,植被类型多样。 ↑干旱地区 图/金毅博士 4)地中海型生态系统,明显的气候特征,夏季干旱,冬季凉爽湿润,通常位于纬度在30~40°的大陆西缘,以常绿灌木等占优势。 ↑地中海型生态系统 图/金毅博士 5)温带森林,位于中纬度,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凉爽,以落叶阔叶树占优势,亚洲部分地区有常绿落叶交错带。 ↑温带森林 图/金毅博士 6)温带草原,中纬度地区,季节性气候适宜多年生草本植物。 ↑温带草原 图/金毅博士 7)针叶林,环北极圈带状分布,也出现在寒冷的中低纬度地区的寒冷高山地带。 ↑针叶林 图/金毅博士 8)苔原,夏季凉爽短暂,其他时间非常寒冷,植物高度特化。 ↑苔原 图/金毅博士 9)陆地湿地,特化的植物群落,土壤在一年中多数时候都是处于水分饱和的状态。 ↑陆地湿地 图/金毅博士 其他还有淡水生态系统、海岸及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图/金毅博士 ↑海岸及海洋生态系统 图/金毅博士 地形是影响植被的重要因素,垂直地带植被分布亦有规律可循。 ↑垂直地带性植被分布 图/金毅博士
↑热带雨林的一年四季 图/金毅博士 ↑温带雨林的一年四季 图/金毅博士 外力干扰(如火灾)有时会对植被造成毁灭性伤害,一切的演替从头来过。 ↑外力干扰使得植被的演替从头再来 图/金毅博士 常言有云,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多样的地貌及气候无疑影响着“物资”的丰富度。我国地貌西高东低,山脉众多,气候与植被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我国气候分布 图/金毅博士 我国植被的分类系统与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植被型、群系、群从。植被型分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荒漠及其它稀疏植被、沼泽及水生植被等。
↑森林 图/金毅博士 ↑灌丛 图/金毅博士 ↑草本植被 图/金毅博士 ↑荒漠及其他稀疏植被 图/金毅博士 ↑沼泽及水生植被 图/金毅博士 我国面积最大的植被区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季常绿,分东部亚型和西部亚型,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有石栎-青冈林群系组、木荷-栲类林群系组、鹅掌柴-栲类林群系组、樟楠林群系组、栲类-滇青冈林群系组、木荷-石栎林群系组等。 ↑石栎-青冈林群系组 图/金毅博士 ↑木荷-栲类林群系组 图/金毅博士 ↑鹅掌柴-栲类林群系组 图/金毅博士 ↑樟楠林群系组 图/金毅博士 ↑栲类-滇青冈林群系组 图/金毅博士 ↑木荷-石栎林群系组 图/金毅博士 我国南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亦称“亚热带雨林”,主要分布群落也很有特点和规律。分两个亚型,分别为南亚热带潮湿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节常绿阔叶林。 ↑南亚热带潮湿常绿阔叶林 图/金毅博士 ↑南亚热带季节常绿阔叶林 图/金毅博士 若对杭州西湖山区的植被颇有兴趣,可查阅金毅老师推荐的两篇文献:杭州西湖山区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蔡壬侯等;1980),杭州西湖山区植被的分类(陈启瑺;19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