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圈人www.ecosports.cn “体育圈的求职者对于体育的热爱与情怀毋庸置疑,但这并不能代替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这两个方面是独立的。” 论坛发言/ 刘 理德 整理/ 崔 永旺 2016年,微赛体育已覆盖80%体育竞技项目,赛事场次超过1100场,已然成为体育垂直票务第一入口,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服务平台”。在2017斯迈夫全球体育产业大会中国体育人才峰会上,关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体育人才问题,生态圈与微赛体育副总裁刘理德进行了对话讨论。 一、关于简历的一点建议:体现思考 简历本身是一个沟通的介质。既然是沟通,就要用心。根据你应聘的岗位,把对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放在显著位置,每一份简历应该独特的地方,能让HR看出这份简历是你认真准备过的。所以并不是一份简历走遍天下,简历中的错别字等初级问题更不应出现。 比如你要应聘行政类或者文秘类的工作,那么就要把之前你可能在某些大型酒店里接受过的职业培训情况提炼出来,你在之前的工作中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把工作经历的细节全部写出了,这一定程度反应的是你的主动思考能力。 有了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强大的个人水平,最后一定要通过一份用心的、体现思考的简历来把它们体现出来。 二、体育公司用人考虑的两个维度 在为一家企业,我们在用人的时候,特别是年轻人,主要考虑有两个维度。 基本素质。这个大家都能想到,比如为人正直、品学兼优、职业素养的潜力等,也包括一些基本职业的测试,这些虽看上去不那么重要但却是基础,是一定要具备的。 除了这些,我认为基本素质里还应包含思考能力,尤其是反向思考能力。在应聘的时候你要想想,自己能给这个岗位、这个企业,甚至给行业创造什么价值,这是在我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应聘者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从我的经验来看,如果在座的同学愿意进入体育产业或者体育某一细分行业,提醒你们要学会反向思考,就是我能创造什么价值,这个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一点想清楚以后,那么无论是在平时的社会实践、投递简历还是面试时,你就会有侧重了。 个人特点。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在实习工作阶段,要注重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属性,给自己贴上比较显著的标签,比如三年之后能用几个词描述出你的能力、你的角色,这样的话从企业和人才双向角度来讲匹配性就强了很多。 我们有时候要实事求是的从需求和供应匹配的角度去看问题,企业有需求,人才是一种供给,现在体育界人才的需求较明确,但是从供给端感觉还是比较模糊,所以效率就降低了。 三、企业会考虑的三种人才 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竞争环境、资金环境下,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但大抵有如下这三个痛点。 高级人才。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希望能够挖掘到一个有行业资源、懂组织运转的高效率管理人才,他们要经常与企业去做输入和输出,甚至一段时间内可能就是纯输出,因为企业什么也没有,就只有一笔资金,一个执照,这个时候是疯狂的输出。 到一定阶段你需要反过来看,企业在实际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我得到了什么思考,应该怎么调整战略、调整公司架构、调整预算,来去赢得更大的生意机会,这是对一个从中高级人员的要求。 基础人员。对于基础人员,需要在一个特定岗位上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去提高。不管是程序员还是美工,或者特定领域的一些专业技术工种,要求他能够在特定领域里面不懈努力,去提高专业度和创新能力。 球迷。这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一个大痛点。体育圈的求职者对于体育的热爱与情怀毋庸置疑,但这并不能代替工作技能、专业水平,这两个方面是独立的。在做生意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情怀什么都不是,最终还是要靠资金,服务和包装。 体育公司首先是一家公司,盈利是一大目的,当然情怀也很关键。所以,无论你是一个多么专业的球迷,来到公司、来到企业,最终看的还是你在具体事务上的产出,要看你给企业创造的KPI。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体育产业大时代,人才与公司都需要做些什么?这是张庆给出的3点建议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关注我们 |
|
来自: 新用户4968762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