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事件

 恬然沉静 2017-04-25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程程11岁  晴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本周亲子跟读内容:
    《黄帝内经》--经别第十一;
    《诗经》--生民之什250~252;
    《唐诗三百首》 26~30首;
    《老子》--26~30章;
    《新概念》一册111~112课;      
    《易经》--26~30卦。
     程妈自己诵读:
    《孝经》《大学》《中庸》《老子》《孙子兵法》各一遍;《易经》系辞传。
     锻炼:早起蹲着学习半小时;下蹲100;抡胳膊300下。   
       孩子放学回来分享了今天课堂上的作文事件:昨天写了作文“感动的事件”。今天老师将写得好的范文在班里朗读,有几篇作文都是抄的,有一篇“三袋米的故事”还是抄的原文,我一听就知道,因为我看过这篇文章。当老师念的时候我就说这个我看过。然后同学就开始反驳:这是我自己写的,你怎么什么都说你看过,老师也说是他自己写的,写得很好。还有几位同学的作文我都看过原文,只是他们稍作了改动,这倒没什么,我要找出三袋米那篇原文给老师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孩子心里有气,认为抄袭的还被老师认可,心里很不爽。这也正常,就像我们辛苦做的饭菜得不到家人的认同一样,心里多少有些怨气。我说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看这个问题,先不管他是真抄还是假抄,首先看看他为什么要抄?是不是他自己写不出来还是什么原因?孩子:他不爱学习,又不愿意去写,就想着抄。很多同学都是这样,一写作文就找参考书上的抄。我:可以看出他们平时没有积累,到用的时候脑袋里放不出东西来,所以就去抄,这个害了谁呢,考试能抄吗?能一辈子抄别人的东西吗?其次:学习就是借鉴别人好的地方,写作就是一个模仿,只要他模仿得得体,这也是很好的地方,说明他懂得灵活运用。第三,老师认可并不是老师不知道这是原创还是抄袭,老师的认可只是给予一种鼓励,特别是对学习不好的同学能得到老师认可那是多大的动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暂时忽略抄与不抄的问题。第四,既然老师都认可了,你还去反驳让老师同学情何以堪呢?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人要正直,但我们也要客观的去看待生活中的事情。我知道你不希望看到同学去抄作文,希望他们自己写,这很好,但每个人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左右不了别人,只能提升自己的能量去影响别人。孩子:我就是看不惯他们抄别人东西,还洋洋得意的样子,还炫耀“哼,这就是我写的,怎么样嘛”。我:嗯,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真正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是要懂得谦的,不是整天提着半壶水晃得叮当响的那种,要谦还要胸怀要大,我们写作文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好了,不要太在意能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孩子:哼,我就是要找出原文给老师看。孩子网上一搜,果然搜出“三袋米的故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我也看过,有印象。我也不想跟孩子多说了,多说无益,该讲的我都讲了,随他自己看着办吧,也许明早起来就忘了这茬了,心里暂时还没消气。

吃过晚饭还有时间出去转转,于是骑单车去刚建成的苗寨看看,那里有许多娱乐设施,滑梯、秋千、跷跷板、吊绳,还有一些是我不知名的。孩子们蹦蹦跳跳不亦乐乎,我则抓紧时间在一个秋千上读孝大中老孙,还没读完天就黑了。路上正好遇上孩子同学,回来就聊起这位同学。孩子说他天天挨打,不做作业,不过他内心非常强大,是硬汉。还做出同学被打时的表情皱皱眉头而已,但内心还是有不服输的抗拒。我问孩子你被打时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说我虽然内心强大,但身体很弱小,是这样的。于是做出默默擦眼泪的样子。老师打人很痛的,有同学还创造出一种打了不痛的方法,就是把手腕捏住,打的时候不让血脉流到手掌就不痛了。我:既然怕挨打,为什么不想办法让老师不打不就完了吗?孩子:打皮了啊。唉,如果孩子自身缺乏学习的热情,打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预防后来种种不爱学习的问题。

回来的路上接到外公打来电话,让我们本周末不要回去了。因为外婆周末过生日,原计划周末回去,但俩老人都不喜欢现在人过生日的方式,大操大办,觉得就跟平时一样默默的就过了,不希望我们去热闹,还放言说80岁前都不要去。说来心里很惭愧,离得远一年没去看望过几次,老人用心良苦,考虑我们远不方便,所以叫不去,麻烦。想想现在的孩子、年轻人过生日生怕别人不知道,但真正该热闹的老人却拒绝给他过生日,哪怕是自己家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都说一个好的家风影响几代人,父母的这些优良传统真得好好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