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聊聊腹痛。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那些不太起眼的“肚子痛”。虽然不太起眼,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当然也不要忘记给我们留言转发并分享您的经历与感悟。 Part3 |这些急慢性腹痛必须就诊 朋友们都知道,许多疾病都可以引发腹痛,大多数的腹痛都可以用一些自我疗法简单治疗或者治愈,比如着凉了捂个暖水袋,吃坏肚子了吃点止痛药等,但是有些腹痛虽然感觉上和这些简单腹痛没什么区别,可却预示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我把这些介绍给大家,希望朋友们能应该提高警惕。 慢性腹痛,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 这类腹痛的疼痛通常不够明显,但是患者却能感受到明显的排便习惯的改变和粪便性状的改变,比如腹泻,便中带粘液和脓血、轻微的腹胀、有时便秘等,这样的患者必须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排除结肠癌的可能。 突然出现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突然出现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并伴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的详述见胃痛篇),这种情况可能许多人都碰到过,只是不知道如何描述,其实这是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及早治疗,才能防止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出现。 中年妇女痛经持续加重时 痛经并不罕见,这里所说的是妇女中年时期痛经仍然持续加重的症状,我接诊过不少女性患者,从年轻时就一直有痛经的毛病,有时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但是疼痛都很固定,每次从来月经前大概一周开始,直到月经后才停止疼痛,对于这样的痛经,不能说是正常的,只能说问题不是很严重,在痛经的章节我们还会讲到。 可是也有一些中年女性,一次比一次疼的厉害,这时候就要注意是不是发生了器官的实质性改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对待这种腹痛不能轻视,要到及早医院诊治。 腹痛,伴腰背疼痛并向肛门放射,有时排尿障碍 这往往是肿瘤的征象。前列腺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它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觉察,随着肿瘤组织的增大,患者可以有尿流变细、尿频、尿终末滴沥、夜尿增多甚至血尿等症状,要多加注意。 突发的腹痛,同时呕吐,不排便时 考虑急性肠梗阻。引起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有很多,如蛔虫、异物、大块的胆石或干硬的粪块,这些东西堵塞肠腔的时候,都能引起急性肠梗阻,此外,也有可能是腹腔内的肿瘤、脓肿压迫,或者肠套叠、肠畸形等等使得肠道不通。大家一定要注意,一旦发生肠梗阻,如果不予及时处理,很容易危急生命,所以一旦出现这类腹痛症状呢,必须马上就诊。 Part4 |生气也能引起腹痛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张女士最近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情绪不好或生气,就容易腹痛、腹胀。疼痛位置也不固定,一会儿窜到这边,一会儿又跑到别处去了。经常还伴有腹泻,泻完疼痛立刻减轻很多。“真是太奇怪了”,这个现象让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情绪还会影响胃肠消化系统?不会是得了什么怪病吧?”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张女士这种问题并不奇怪。在中医来讲,是气滞引起的,除了腹部胀痛、腹泻、疼痛位置不定,还会有胸闷,胸胁两侧发胀,喜欢叹气的表现。中医认为,“思虑伤脾”、 “恼怒伤肝”。 终日忧心重重,会损伤脾胃而影响运化功能;肝脏“喜条达,恶抑郁”,抑郁、愤怒易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进一步加重脾胃的损伤。 其实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腹痛,一般都是前面所说的功能性腹痛,并没有器质性的改变。因此张女士对自己的身体不必过分担忧,如果平时能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就利于气血通畅,这样由情绪紧张、压抑引发或加剧腹痛就会逐渐缓解,不再发作。因此平时应注意调节情志,避免恼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和过于剧烈的情绪波动。 此外,对付这类腹痛,学会一些小招数,便能帮助我们摆脱这些痛苦。 首先还是要推荐自我按摩的方法: 点按合谷、太冲穴,疼痛缓解后,按揉期门穴,10-15分钟。若是平时情绪易激动、恼怒,可经常从腋窝附近先下摩擦两胁,使两胁有放松舒适的感觉,然后由上至下推膻中穴,可起到宽胸理气,调节情绪的作用。 再来就是通过刮痧来解决: 即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腹部任脉偱行部位(腹正中线)、两乳正中膻中穴上下(前胸中线),以及肝经双侧太冲穴。刮试部位发红或轻微出痧即可。 Part5 |常见腹痛的按摩治疗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有些朋友的“腹痛”已经经过医院的诊断,确诊了病名,对于这类读者,我推荐大家日常采用下面的按摩方法来保健。 仰卧位,双腿稍弯曲,以肚脐为中心,用右手四指按顺时针方向,向四周按揉,并逐渐向外扩大至全腹,再逐渐缩小到肚脐,要求手法轻柔,每日可多次按摩,每次连续按摩3分钟。 盆腔炎的按摩,最好由家人与患者共同完成。 患者仰卧,按摩着用食指、中指按揉曲骨穴及小腹部痛点(阿是穴),然后用掌、指提拿气海、关元、中极穴10次,捏拿两侧腰部肌肉10次,然后采取俯卧位,稍用力点按长强穴2分钟,使之有热胀感,再按揉八髎穴每个1分钟,然后横向摩擦腰骶部,以局部感觉温热为佳。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患者可以选择坐位或者仰卧位,用手掌围绕肚脐做顺时针方向摩腹30-50次,以腹内发热为宜,然后再依次点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各1分钟,以穴位处酸热涨为宜;左后摩擦腰骶部,从肾腧到小肠俞摩擦40次左右,并点按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每天至少1次。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针灸传扬,我们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