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是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用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而不是讲读课。所谓自学,是指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某一类文章的知识、方法、技能,然后学习这类文体的其他新课文。 四单元的单元提示的第二段写道: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四单元的第一课是《叶圣陶二三事》,是记叙文;第二课是《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这两篇文章属于记叙文体。而《最苦与最乐》是议论文,与前两文的文体迥然不同,却让学生学习了前两篇课文后自学《最苦与最乐》,这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利用记叙文的知识、方法、技巧去解决自学议论文的问题,这显然是不不可能的 ! 可见,在教材的编排时,只注重了《最苦与最乐》的思想性与前两篇有同一性,忽略了文体不同,更忽视了初一学生从未学习过议论文的事实。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明白这其中的不合理,根据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妥当处理:要么另选一篇体现传统美德记叙文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自学时不涉及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只完成训练略读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责任意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