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5城市在校大学生未来可资源缴存住房公积金,毕业后可提取支付房租,且不影响购房贷款额度——大学生可交公积金,缴还是不缴?
近日,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召开联席会,研究制订支持在校大学生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政策。据报道,武汉曾出台政策,在校大学生可缴交住房公积金,并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付房租等方面享受政策福利。
近年来,关于买房的焦虑侵袭着社会各个阶层,不少大学生“还没走出校园,就开始为房价感到揪心”。于是,关于大学生可缴纳公积金的消息一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目前,对大学生缴纳住房公积金最大的争议是,大学生们没有稳定的收入,缴纳公积金免不了要“啃老”。并且,对“啃老”问题的探讨,还延伸到了年轻人购房首付,以及公积金贷款比例层面。
支持大学生缴纳公积金的观点认为,上述5个城市的大学生能够比同龄人早几年缴纳公积金,而公积金贷款额度与账户余额、缴存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更早缴存意味着在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更具优势。可以说是提前入场享受政策实惠。但是,由于大学生并没有经济来源,缴纳公积金的钱还是要靠家长“掏腰包”。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对家庭收入偏低的寒门学子,家里缴不起这笔额外费用,毕业后与同龄人的差距还会拉大,是否会引起新的不公平?
也有人担忧大学生未来就业一旦不在公积金缴存城市,这笔公积金将如何使用、如何提取?如果无法打通异地通用通道,实现公积金“一卡通”,让政策适用于国内任何城市、任何地域,那么在读大学生缴存公积金的政策措施,对于大学生毕业买房也不过是流于形式。
帮助大学生群体早日实现安居梦,这样的政策创新初衷值得肯定。但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找到“真问题”,还要出台“真措施”,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住房公积金,大家谈论较多的,比如提取手续简化、管好用好公积金、让公积金不再沉睡等,这些都是“真问题”,需要更多制度创新。同时,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政策出台前后,也要有充足的准备,及时跟进,答疑解惑,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鼓励在校大学生缴纳住房公积金这项政策来说,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