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葬书》:高山的风水察看方法与埋葬定穴位的注意事项

 济蒼之梅兰竹菊 2017-04-25

解读《葬书》:高山的风水察看方法与埋葬定穴位的注意事项

重回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葬书》是东晋的郭璞所著,全文不到两万字,系统地阐述了风水理论。这是系列的第十篇文章,讲的是高山埋葬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节选原著进行解读。

总的来说,选择穴位是需要察看山势,根据山势的走向,缓急来确定。山势的走向的重要标准是水流。水总是往低处流,所以水停留的地方,就是山脉停留的地方,就是气停留的地方。对急性地势,穴位安放需要回避;对缓性地势,穴位安放需要靠近深入。

山势险峻,按理应该葬在山势会合之地。山高,险峻,但其中有不险的穴位,应当寻找其中止聚融会之处安葬。山地势高,来势高大,落势雄壮,在此结势气势过急,难找到好的穴位。

但山的分支性情平缓,可安穴位。从高山地势依次下降,成为平地,这种走势叫做下山水。若是不认识这地势,把墓地安在山脚下,认为平地就是好地,是气停留之地,就会出差错。山势气势并不一定是到山脚下就停止了,水会随着山脉而行,隐藏其中,直到空旷的平地,水不再随行,山脉气势才尽。这是才是穴位选择的最佳地点。

《天宝经》说,察看山脉走势要看到尽头,若是随山脉而行的水还存在,那山脉就没有到头。山脉的尽头需要有一平地,气在此停留,水在此交汇,后面有藏气的高山,前面有不枯竭的水流。若是靠山脉太近,就像是在山脉的头部或胸部安葬,这就是伤害山脉的表现,并不是风水宝地。所以应当寻找水与山交会处,靠着水流安葬。

若是山势险峻,气势急,固然需要把穴位安得离山势远一些。若是山势平缓,就要往里靠近七八寸,来改变这缓的山势,这种做法叫做“凑交斗煞”。刘氏所说的摆缓,也是这意思。如果不按这种急缓性的做法,墓主人就不能从吉地获益。所以说,高山的风水十分难辨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