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五岳之首,又称“岱宗”,作为中国名山大川的代表,泰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就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而在所有的标识中,“泰山封禅”无疑是泰山最重要的象征。 那么,什么是泰山封禅,为什么要进行泰山封禅,泰山封禅的传说中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统一后称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建立郡县制,这些历史贡献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这些事情并不是秦始皇最重视的,他最重视的是事情是去泰山。 秦始皇去泰山做什么呢?他要效仿远古的伟大君主,进行封禅祭天大典。 何为封禅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就是祭拜天地,是君主向天地汇报和祈祷的典礼,象征着功成名就,天命所归,算是一种向天下百姓昭告自己乃天子的一种宣言。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到泰山封禅,他又是如何进行封禅的呢? 泰山在春秋战国时代被尊称为岱宗,这里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圣山,是一个有神明能达天听的地方。 早在三皇五帝甚至之前的远古时代,就有着关于泰山封禅的各种传说。秦桓公的相国管仲就说过远古时代的伟大君主如神农氏、黄帝、炎帝、尧舜禹等等都曾在泰山封禅。 但是,从周朝失势以后,泰山封禅便中断了,由于没有系统的文献记载,封禅仪式也因此失传。 秦始皇到泰山询问封禅仪式,结果儒生们各执一词,都无法说清楚,最后,秦始皇便抛开古代成制,自创了一套封禅仪式。 秦始皇之后,历代大有为的皇帝都热衷于进行泰山封禅,比如汉武帝一生就进行了好几次的泰山封禅。 那么,从远古开始,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泰山封禅的传统呢? 泰山封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之前的时代,在那个传说时代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和未解之谜,而在这些传说中都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上天的敬畏。 从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上古时代神州大地曾有过一场大规模的征战,而交战双方曾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交战,比如,黄帝战蚩尤曾以风雨雷电四大天师助战,而黄帝则得到九天玄女指点用指南车和神通之力大破蚩尤,蚩尤兄弟七十四人一个个铜头铁臂刀枪不入,却最终被黄帝斩杀。 又比如,黄帝时代的“四凶”之一共工与黄帝进行了空中大战,以水火等武器交战,共工战败,进行了自爆式的进攻,被称为“撞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 我们看,这些高烈度战争是不是像某种高科技战争的描写呢? 难道上古时代真有魔法,或者是高科战争吗? 这些战争与泰山有着密切关系。 原来,蚩尤的领地就在泰山附近,他崛起以后战无不胜,是不是在泰山获得了某种神秘力量呢? 而黄帝最初与蚩尤作战也曾屡战屡败,但他后来却忽然醒悟了,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忽然会制造高科技武器,能运用各种科学知识,能通于神明。 古籍记载黄帝获得神仙九天玄女的指点,而获得指点的地点就是泰山,“帝用忧愤斋于太山之下。”(太山通泰山。) 从上面这几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到,远古时代的封禅泰山绝对不简单是后来秦始皇的那种纯象征意义的典礼仪式,而是具有某种实际意义的祭祀! 或许泰山在远古时代真的有什么神仙,或者高科技文明的存在也可知,中国古人对泰山的膜拜其实就是对这种超自然力量的膜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