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遥望西域 郭孝恪:名将喋血西域(三)

 金色年华554 2017-04-26

遥望西域 郭孝恪:名将喋血西域(三)

原创:陆开武

公号:春风巷(ID:cfx8963)

(接上篇)

三、征战焉耆

对唐帝国一直怀有敌意的乙毗咄陆可汗的崛起,不仅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警觉,也遭到了弩失毕部的反抗。

乙毗咄陆可汗虽然强悍,但私心重,难以服众,缺少领袖气质。

举个例子,在攻打康居时,中途攻破米国,将人口和战利品收入自己囊中,这种做法违背了突厥人共同分享战利品的惯例。

属将泥熟缀非常不满,私自夺取战利品。乙毗咄陆可汗勃然大怒,将其杀死。

遥望西域 郭孝恪:名将喋血西域(三)

泥熟缀的部将胡禄居气愤不过,公然反叛,发兵攻打乙毗咄陆可汗。

这一来,西突厥又乱了。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弩失毕部请求唐帝国另立可汗,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册立了乙毗射匮可汗(不是隋朝时期册立的那个射匮可汗)。

乙毗射匮可汗为了感激李世民扶持自己登上可汗大位,将此前被乙毗咄陆可汗扣留在西域的唐帝国使臣元孝友等人送还长安。

遥望西域 郭孝恪:名将喋血西域(三)

这下,西域又出现了两个可汗争夺西突厥最高统治权的争斗。

在一场发生在白水胡城(今哈萨克斯坦锡腊姆)的战役中,乙毗射匮可汗被击败,但取得胜利的乙毗咄陆可汗因长期的穷兵黩武丧失了号召力,不愿再打仗的突厥部属说了这样的狠话:“战千人,存一人,我犹不从也。”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再跟随你。

失掉人心的乙毗咄陆可汗只得逃亡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原本战败的乙毗射匮可汗一下实力大增,迅速控制了西突厥绝大部分领土。

一直在密切关注西突厥内战局势的郭孝恪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进军焉耆,打通西域腹地的绝好机会。

提起焉耆,读者应该不会陌生。当年唐帝国派侯君集率大军平定高昌,就源于焉耆国王龙突骑支写给李世民的一封信。

由于这次的主角是焉耆,有必要将这个因缘简要讲述一下。

隋朝末年,由于天下大乱,关闭了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通道大碛路,西域各国往来中原的朝贡使团和商队就只能改走高昌,高昌因此垄断了过境贸易。

巨大的利益令焉耆王羡慕不已。

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第六年,焉耆王龙突骑支派使团到长安朝贡,请求唐帝国重开大碛路。

李世民答应了这个请求,安排重开大碛路。

遥望西域 郭孝恪:名将喋血西域(三)

对唐帝国的这个决定,高昌王麴文泰非常恼怒,倒向了西突厥,从此与焉耆摩擦不断,

李世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做出交河道行军的决策,派侯君集率领大军征讨高昌。

战役打响后,焉耆主动发兵声援唐军。战后,唐军把被高昌侵占的城池和掠夺的人口归还焉耆,龙突骑支亲自到侯君集大营慰问,再三表示感谢。

按理说,唐帝国对焉耆有大恩,焉耆应该是对唐帝国感恩戴德才对。然而,焉耆很快就在西突厥的胁迫下断绝了与唐帝国的往来。据《旧唐书 焉耆传》记载:“其年(640年),西突厥重臣屈利啜为其弟娶焉耆王女,由是相为唇齿,朝贡遂阙。”

这位屈利啜,就是属于乙毗咄陆可汗的一位首领。也就是说,在高昌战役的当年,焉耆就归附了一直与唐帝国为敌的乙毗咄陆可汗西突厥。

西突厥对焉耆的控制,阻塞了唐帝国与西域各国的往来,对进一步经营西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作为战略家的郭孝恪知道,焉耆是唐帝国经营西域这盘棋中的棋眼,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既是从高昌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关口,又是从天山北部南下的门户,无论是对唐帝国还是西突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焉耆首鼠两端的做法终于令李世民忍无可忍,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郭孝恪上书请求发兵讨伐焉耆。

李世民接到报告后,同意了这一名为“西州道行军”的军事行动。

就在郭孝恪厉兵秣马准备发兵之际,西州城内来了三个前来投诚的焉耆人。原来,焉耆国内发生内乱,国王龙突骑支的弟弟颉鼻、栗婆准不满哥哥背叛唐帝国的做法,遭到打击,只得前来唐军控制的西州寻求政治避难。

郭孝恪听了汇报后大喜,这真是刚打瞌睡就有枕头递了过来,于是安排栗婆准为向导,亲率3000步骑从银山道急速行军,深夜突袭焉耆,打了个措手不及,杀敌一千余人,俘虏了还在宫中呼呼大睡的焉耆王龙突骑支。

据考古专家考证,银山道为托克逊县西南二十余公里处的苏巴什沟谷,与今天从北疆穿越天山到南疆必经的干沟基本一致。银山道并不产银矿,而是云母很多,日光下银光四射,故得名银山。

遥望西域 郭孝恪:名将喋血西域(三)

根据李世民的旨意,郭孝恪设置了唐帝国在西域的第一个羁縻都督府--焉耆都督府。安顿好城中秩序后,郭孝恪留栗婆准监摄国事,然后率军返回。

也许是战事太过顺利,麻烦很快就来了。唐军撤走不到三天,西突厥的屈利啜就率领援军驰援焉耆。栗婆准兵微将寡,哪里是屈利啜的对手,被囚禁了起来。

屈利啜为了救回被俘虏的龙突骑支,率领5000骑兵追击正在返回西州路途上的唐军。闻听后面有突厥骑兵追击,郭孝恪当机立断,指挥部队在银山中依托有利地形埋伏起来。

等到突厥骑兵进入山势险峻的谷底,郭孝恪下令放箭射杀,然后引军杀出。屈利啜猝不及防,死伤大部,夺路而逃,郭孝恪命令骑兵追击数十里后返回。

遥望西域 郭孝恪:名将喋血西域(三)

长安城内的李世民密切地关注着发生在西域的这场战事。一天,李世民对身边的大臣说道:“郭孝恪请旨讨伐焉耆是在八月十一日,大约二十天就可结束战事,估计今天就会有消息了。”话音刚落,就有太监报告,焉耆王龙突骑支和妻子已押解至京城,等候发落。

李世民大喜,特意发了一道诏令,也就是慰问信给郭孝恪,好好表扬了一番。

屈利啜在银山被郭孝恪击败之后,唐帝国又派出了一支军队,由东突厥降将阿史那忠、泥孰吐屯率领,平复了焉耆、处月部。

谁料,这支唐军刚离开,焉耆又被一个叫做处般啜的突厥首领占据,派了一名吐屯(突厥官职)来管理,并派使臣去长安觐见李世民。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听来使讲明来意后,勃然大怒:“焉耆者,我兵击得,汝何人,辄来统摄?”你是哪里冒出来的,敢来管理我们打下来的地盘?

李世民的诘问不是空穴来风,代表乙毗咄陆可汗的屈利啜不是在银山被郭孝恪打跑了吗?那么这个处般啜只有一个来历,他是乙毗射匮可汗阵营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随着乙毗咄陆可汗势力的急剧衰退,在唐帝国扶持下的乙毗射匮可汗日趋强盛,不仅占据了乙毗咄陆可汗原本的地盘,而且急剧膨胀,对唐帝国的态度从尊敬友好逐步演变为摩擦敌对。

这名吐屯得知唐天子的这句话后,吓得不敢再在焉耆待下去,脚底抹油跑了。

焉耆总不能没有一国之君,处般啜立栗婆准的堂兄薛婆阿那支为国王,但作为“亲唐派”的栗婆准就命运悲惨,被送交龟兹杀害。

处般啜的用意很明显,让焉耆、龟兹手上沾血,从此死心塌地地攀附在西突厥的战车上。

发生在焉耆的反复争夺战表明一个事实:唐帝国与乙毗射匮可汗西突厥的关系已经破裂。等待西突厥的将是不可避免的战争。

早在郭孝恪发动焉耆战役时,龟兹一位名叫善数的和尚就感叹道:“唐家终有西域,不数年吾国亦亡。”这位和尚很有眼光,四年之后,一场震动西域大地的战争将以雷霆之势席卷而来。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