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式学习方式在品德课中的运用

 昵称42370067 2017-04-26

体验式学习方式在品德课中的运用

山东省邹平县临池中心小学  吕桂贞  


体验,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发展变化的过程,与主体生命

整体相关联。学生在体验中,一方面必须是,自我的融入与感悟,另一方面,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适应自己的特点去体察、去感悟,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

由此可见,体验式学习方式就是强化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和

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把握,使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和谐发展,从而生成新的主体。

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体验学习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涉及对教育世界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改造与重塑。

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课程内容以中国近代史现代诗、史的知识梳理和系统为主,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又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但是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中达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体现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的和谐统一,倡导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所以根据三种学习方式我确定为以小组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和课后同时实验体验式学习方式。具体做法是: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体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4-6人,组长轮流值当,每个组长负责一个体验课题的具体实施和分工,制定详细的体验计划,把每个组员的任务明确细化,对体验的成果进行小组展示和补充,并推荐优秀组员在全班展示,老师在全班进行评价,对学生中高效的体验方式进行优化并推荐全班同学学习,让该同学担任本学习方式的督导员。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格学生的感官以强烈刺激。教师借助所用的多媒体等影像资料,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和补充知识,使得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立体收获最多的知识,并帮助学生自己利用班级的资源搜集体验内容,真实的感受科技的高效,同时体验学习的多渠道和无止境。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养成自主性的学习习惯。

3、利用实物,真实感受体验学习。例如“开国大典”的体验学习,我们可以让本班学生向学校申请在全校的升旗仪式,切身感受,进而感悟为什么作为一名旗手、护旗手如此的神圣?为什么在国旗下讲话是如此威严?为什么我们的国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旗帜?等等问题的思考引领学生去探究开国大典的威严和自豪。使得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在体验中自然感悟领会。真正做到我经历了,我理解了。把深奥枯燥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

4、情景迁移,融入社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我们学到的“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链接与鸦片有关的的知识,并在自己生活的周围进行调查访问,如访问派出所民警,了解当地的情况、鸦片的危害以及作为小学生如何远离鸦片等相关知识。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根据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体验学习突出的重点是学生的亲身经历。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吸引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融入到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知识,获得实际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