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突然离开,我能留下什么

 好大水 2017-04-26


 [S 教育]





这是Spenser的第184篇原创文章


1


我北京一个朋友,两口子名校毕业,收入都很不错,还没孩子,按理说应该过得潇洒自在,可他俩就是省吃俭用,能存钱就存钱。


我说这是何必呢,把生活质量搞这么低。


她说,没办法,准备要孩子,得提前把钱安排好买房子。


学区房再”天价“,也得硬着头皮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读好学校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确实,为孩子的教育投资,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头等大事。


我以前当老师的时候,见到最多的就是家长天天愁孩子的学习;


现在身边的朋友亲戚,只要有孩子,最操心的,就是教育问题。


怎么让孩子分数更高,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


花钱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


为出国留学存一大笔钱,搜集留意各种升学留学教育资讯。。


家长们的焦虑,一方面确实因为教育对孩子们太重要,


不说个人素质发展这些比较虚的,单说找工作,


你看现在稍好点儿的工作,招聘条件动辄211,985,硕士研究生,有的还特别看重留学经验,家长和孩子们能不急吗;


往深了想,其实更是面对现实的不安。


首先,中国优质教育极度集中,好老师集中在好学校,好学校的数量又很少,


只能通过激烈的考试竞争,花钱买学区房,甚至找关系,挤破头才进得去;


其次,面对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觉得残酷也好,不公也罢,都没用,


你没法否认,阶层越高,越有条件享受更好的教育,孩子的阶层也可能越高,享受更好的资源和生活。


想办法通过优质教育,让孩子未来阶层升级,才是实实在在要考虑的问题。

2


从50多万人口的小城象山,辞掉老师工作到香港打拼,几年时间,弹指一挥。


有时候我想,如果没有当初的“来香港留学”的决定,


我应该还是在高中课堂里,指着黑板教英文,听孩子们叫我“陈老师”。


现在做自媒体,做金融,经营自己的品牌,开公司,带团队,开各种新媒体课程。


大家对我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 Spenser,立飞,老板,陈总,S叔...


我最喜欢的,还是“陈老师”。对教育的热情,一直在心里。




虽然不再当正儿八经高中老师,想想自己很多时候确实在扮演老师的角色。


在行见自媒体学员,一块儿听听做自品牌分享,开互联网写作课,传递价值观和方法论;


带团队,教新人,写职场文章,也都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事儿。


每次听大家由衷地说,跟着陈老师能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我都感动地骄傲着,内心有团火蠢蠢欲动,蓄势待发。


朋友给我分享读书心得,她最近看杨绛先生九十多岁写的《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先生说 “如果有一天突然离开,什么都剩不下来,可能剩下来的就是她的灵魂,是她为这个世界做了点儿什么。” 这句话打到我了。


哪怕我能做的,只是一点点小事,如果可以真正影响一些人,让他们的视野更大,思维更深,选择更广,助力他们的人生过得更好,是极大的意义和成就感。


再多的钱和名气,都比不了。


3


这几年,不少人问我是否要到香港留学。虽然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我认为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确实很明显。


首先,香港名校众多,排名高,2016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分别排名亚洲第2和第4,超过清华;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分别排亚洲第7和第8,超过北大。


其次,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物流中心,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是内陆任何城市无法比拟的。


香港高校的国际学生比例将近三成,采用的是英国教学体制,理论实践结合得很好,


学习过程大多通过小组讨论,演讲报告,或者独立研究项目进行,对英语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锻炼都很大。


我读研那会儿,每周会和几门课的教授约单独见面,请教,聊天,教授们也特别敬业和蔼,耐心解答问题,还会推荐符合我情况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这种学习方式能调动积极性,完全区别国内的“填鸭”教学


香港高校和国外大学的联系很紧密,在欧美受认可度很高。这就带来两个好处:


一是能提供很多交换生计划。孩子们本科三、四年级可以申请去各国顶尖大学就读一学期或学年,学分互认,不影响毕业。既能增强背景,也可以为继续留学做准备。


二是学生可以把香港当作跳板,更容易去到国外大学深造。我认识好多朋友,都是在香港念完本科或研究生,再申请到欧美名校继续念硕士或博士。


还有一点就是就业留港。


随着英美移民政策收紧,在英美留学,留下来工作的机会真的很少。香港对大陆学生留港工作的政策就宽松很多了。


大陆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获得一年无条件逗留签证,方便找工作。


读书加工作留港满7年,就可以申请香港永久居民。以前投资移民可得1000万港币。


可以说,留学是移民香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4


不断有项目找到我,我一直谨慎。毕竟这样的决定,关系到一个孩子的一生,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


从一线教师到组建教育公司,从行业参与者到观察者;我一直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能参与到其中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借势个人品牌的影响力,把香港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接到内陆?什么项目和资源能够最大限度体现香港教育优势?


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的一段话:“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着重培养:


独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协作能力。刚好这几项,又是国内教育最缺失的部分。


如果能够把香港的大学教育推广到内陆,应该能发挥最大优势,帮到很多人。


5


现在来香港留学,主要分两类,


一是读研,这也不是新鲜事儿了,我收到的咨询最多的也是关于硕士留学。其实这部分申请服务,市面上已经很成熟,DIY也问题不大,各种论坛一大把文书面经。。


二是本科,但这不是普通人可以读的,都是各省高考佼佼者在竞争。


其实,在香港高校,还有一个体系,能让孩子在背景一般的情况下,享受香港名校的大学教育。


这个体系就是香港留学2 2项目,2年副学位加2年本科,最终拿到和直接入读本科完全一样的毕业证书。


副学位(Associate's Degree)是一种源自北美的学位等级,学生2年完成课程后,可以衔接香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大学的本科课程。


香港开设副学位课程的学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名校。


我们一个学生,高考文科三本线,英语100分,到香港大学念副学士,两年后升学到香港理工大学念本科,和他们班当时第一名做同学。


如果这个孩子当时选择留在内陆,也就只能上三本院校。


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选择对了,手里的牌再普通,也可以翻盘。


这个孩子和我说,当年和他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大多不知道还有香港副学位这条路,如果和他一样了解这个信息,肯定也有机会翻盘人生。这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遗憾。


俞敏洪上个月在凤凰卫视专访里,提到想用互联网方法把新东方的优良师资带到农村,当地配个辅导老师,提高升学率。


其实这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思维。好的东西,让更多人受益,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所以,我决定在全国范围召集合作招生机构,深度参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再分配,把副学位项目介绍到更多城市和学校,给更多孩子改变命运的选择和机会,帮助他们升级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