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助子女读书成才(1)

 龙叔文馆 2017-04-27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全民阅读推广人白岩松接受《新周刊》专访,对中国人的读书问题、现在大学生的读书问题,发表了一番极具见地、揭穿现实状况的语论(文章标题为《白岩松:做我的研究生,一个月读三本书,没商量》,可依此搜索查阅原文)。读后,耐人寻味。现摘录其中一些重要观点,并作简要剖析,以更加明白和清楚家庭读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作为父母者为什么必须致力于子女的读书成才。



“在古代,读书是少数人的特权。”中国古代尤其如此。“少数人”是什么人?是王公贵族。“特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治权”,用今天的话就是治理国家的权力;深层则是“人的发展权”。历史与现实都充分说明,读书愈多,受教育程度越高,人所拥有的发展权就越大。不通过读书受教育,何来人的发展?何以拥有高度的发展权?把读书受教育的问题上升到发展权,那么,读书受教育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社会学原理”最强调这个问题。可惜,读过“社会学”书籍的人太少,往往不能从这样本性的高度认识读书受教育的问题。这也充分说明,我们所受的教育,存在着不全面、不完整的问题。

 

“现在中国人怎么不读书了?其实,中国人什么时候读过书?读书的前提是识字,不识字,何以能走进书的世界?1949年之前,国民中80%以上是文盲,怎么可能有悠久的读书传统?我们从来都只有精英读书,而没有全民阅读。现在,90%的人是识字的,这才有了全民阅读的基础。不要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一直热爱读书,突然这些年被人民币和欲望冲击了,大家都不读书了。”这就非常客观地说明,精英读书是我们的传统,全民阅读不是我们的传统而是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客观必然要求。微观且具体地考察并想一想,在我们自己的周围,到底有多少真正的“书香门第”?这个数据清楚了,道理自然也就明白了。不爱读书的是多数,爱读书的为少数,精英读书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这就是国家倡导、推广全民阅读的根源所在。



“现在的大学生不进行深度阅读了,大学生不读书的状况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相当多的大学老师不读书了。老师不读书,怎么让学生读书?”这不是危言耸听。大家可能只知道白岩松是央视著名主持人,但不知道他还是一位研究生导师,每年要带传媒大学、北大、清华、人大新闻系的研究生11名,通过这样的教学及其与研究生的沟通交流,自然深知大学校园的真实情况。“老师不读书,怎么让学生读书?”同理,作为家长的父母不读书、不爱读书,怎么能让子女读好书、爱好读书呢?“根儿不红”,何以“苗儿正”?

 

“大学生现在不读书。大学里该有的阅读量居然都没有,这太可怕了!大学阶段是苍白的四年,毫无阅读量。没有阅读量就不可能有成长。所以,研究生像是由高中毕业直接上的。”辛辛苦苦、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支撑子女读大学的父母们,面对这样的境况不感到悲哀吗?自己若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会想到和发现这样的严重问题吗?作为父母,“借阅审查”过自己子女读过的大学教材吗?是否把儿女送入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了?如此这些,都是作为父母者应当注意和反思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生不读书还有其“中学教育”的深刻“基因”。自步入初中后,直到高中毕业这六年,多是听课、写作业、做习题,本根的教科书恐怕从未真正思考型地阅读过,课外阅读量就根本谈不上了。如此,怎么能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水平的阅读能力?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有水平的阅读能力,大学四年何以会有足够的阅读量?不会依然是听课、写作业、完成考试的“中学逻辑”吗?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像高中生也就因此而不足为怪了。我所知道的是,五六十年代的老牌大学毕业生,在大学四年里,至少都是5000-10000张的“文献摘录卡”,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文献摘录卡”,这是一个大学生的阅读标志所在,现在的大学生还有这样的作为吗?知道“文献摘录卡”是怎么回事儿的有多少人?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长思之吗?

 

“现在上大学主要是找工作。从一开始上大学,就始终处于一种找工作的焦虑状态。”严格来讲,读大学是一个热爱真理、追求真理、掌握真理的过程,越是充分地真理在握,越能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站稳脚跟,越能实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不断发展。然而,现在的读大学却成了“找饭碗”的阶梯或桥梁,这就使得读大学不仅缺乏应有的真正诗意,反而显得悲哀和落魄了。作为家长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作为?是否是一种“助纣为虐”呢?不读书、不明白教育的真谛,一定会是“找饭碗”上的“助纣为虐”,缺乏应有的“开明作为”。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应该是指向智慧的深度阅读;现在人的问题是,资讯爆炸,知识越来越多,智慧越来越少;无所不知,但没有方法。知识不等于智慧。了解资讯与深度阅读的区别在于,深度阅读是接近智慧的过程,碎片化阅读只是知道,现在大部分人是‘知道分子’,‘知道分子’已经穷途末路了;看手机不是阅读,而是打发无聊的时间。如果说看手机是阅读并增长智慧,那纯粹是欺骗自己。”这样的观点与主张,在“面积广大的数量”上,绝对是一针见血的,更是准确地揭发了现实状况。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者,可谓少之又少。化知识为智慧,需要能力,需要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更需要阅读的数量——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使是“知道分子”,又何尝不是“一知半解”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为数不少吧?看手机资讯者,又何尝不是太急躁呢?刷、刷、刷,不是典型表现吗?又有多少耐心、细致和认真琢磨呢?“知识越来越多,智慧越来越少”,总括的不是相当确切吗?

 

在这篇文章中,白岩松也讲了两个现时代的反观与镜鉴。在欧洲的火车上,老外都是在看书,而在我们的火车上,多为几个人凑在一起打牌。在伦敦的一个音乐节上,幕间休息时,英国人都拿出一本书来读,“几乎是所有人,挺吓人的。”英国大学的文科本科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个阅读周,一周不上课,老师开书单,学生自己照单去阅读。美国哈佛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基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一年起码要读150本以上。我以为,欧美人如此作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苏格拉底哲学以来欧美人对理性追求的文化传统及其历史传承,正如我常说的,欧美人谈起哲学则如找到了精神家园,我们国人谈起哲学则是退避三舍、痛苦不堪;欧美人谈哲学,兴奋于思维的至上性,我们谈哲学则是多在人生成败。这就是文化差异了——在思维的性质与思维的方式方法上的根本差异。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拯救中国人不读书的风气。决定是否上岸的关键在于是否即将淹死。只有当现在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糟糕时,人们才会想改变,没有其他的路。谁能制止中国人玩命胡吃海塞呢?没有!只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到来,才能使人‘跑步’。”“一个国度居然要玩命地去做阅读推广,其实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不能再惨了,才能读书。”这恐怕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的物极必反哲学吧?我以为,读书受教育这件事,应该的哲学高明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才对。

 

物质生活上的吃饭天经地义,精神生活上的读书亦应如此。一个人如果连一本书都不能从头到尾地认真阅读思考完成,还何谈成就一番事业的信念、意志与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