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之本草:上周回顾 | 认识中药,从花开始

 369蓝田书院 2017-04-27



春暖花开



本期主角介绍为木通,并不是关木通,也不是牧童哦~

关木通与木通虽只是一字之差,但药性却大不相同。


关木通属马兜铃科,其所含马兜铃酸,经研究证明可能引起人体肾脏损害,属“有毒”类中药(《中国药典》将有毒性的中药分为小毒有毒大毒三种)。


而《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无毒。


此木通非彼木通也!

大凡藤木中空,善于祛风通导水湿,这木通既善利水,亦可以微发小汗,所以上可以使乳汁疏而通之,经脉痹痛祛而除之,下可以让水道利而通之,闭经通而开之,并且使周身郁结之火热从小便出。


所以古人认为木通能泄诸经之火,可解诸经之郁,这才是真正通之真义

30期主角介绍:木通

【拉丁名称】Akebia quinata

本品为木通科落叶或半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米。幼枝淡红褐色,老枝具灰或银白色皮孔。花期4-5月,果期6-8月。入药部位为本植物的干燥藤茎。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主治】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用量】3~6g。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常稍扭曲,长30~7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禁忌】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



鱼腥草的古名为蕺(jí)菜,因为民间常挖根食用,遂有“蕺儿根”的俗称。西南诸省的方言,将其讹传为“折耳根”。由于茎叶揉碎后散发的特殊气味,便得了鱼腥草这么个不雅的名字。当然,鱼腥草之名不算最俗的。

折耳根又名趴耳朵。为何叫“趴耳朵”?原来,趴耳朵是西南俚语,惧内的意思。至于吃了折耳根,为何会变成灰太狼,就不得而知了。


又名“猪屁股”,为何叫“猪屁股”?这个称谓同样源自西南。猪屁股的来源,乃是“猪鼻拱”的破读,因为折耳根的叶片圆圆的,很像猪的鼻孔。方言很奇妙,植物更奇妙。一种常见植物,千百年流传下来,可能拥有上百种称谓。研究它们的由来,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本草纲目》曰:“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


鱼腥草入食,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古籍记载,古越国曾经发生重大灾荒,民众无以为食,遂采鱼腥草择其梗茎充饥。越王勾践为了躬先表率,亲自采蕺于会稽的卧龙山东北,后来该山被命名为蕺山。


(以上内容节选自植物文化。)

31期主角介绍:鱼腥草

【拉丁名称】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花期4-5月,果期6-8月。入药部位为本植物的地上部分。

【性味】辛,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用法】煎服;外用。

【用量】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性状】鲜鱼腥草茎呈圆柱形,长20~45cm,直径0.25~0.45cm;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叶互生,叶片心形,长3~10cm,宽3~1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表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具鱼腥气,味涩。

干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




据《清官秘史》云:光绪患有痰涎壅盛,腹脘胀痛,要太医开补药,太医尊旨,光绪服后日渐加剧。后来,在煎药时,下医偷偷在药中加入一把莱菔子,一剂病减,二剂身轻,三剂病愈。说明莱菔子化痰行气消积,有“推墙倒壁之功”。

据传,慈禧有一年做寿,游园看戏又品尝各种寿字图案的佳肴,一时高兴而吃多,病倒了,精力日衰。


太医每日给上等人参煎独参汤进行滋补。开始有效,后来非但不效,反而觉得头胀、胸闷、食欲不佳、爱怒、鼻流血,太医无策,即张榜招贤“凡能医好病者必重赏”。


3天后,有位走方郎中(也有资料说是苏州名医曹沧州进京为慈禧治疗),对皇榜细加琢磨,悟出了太后发病机制,便揭下皇榜。


郎中从药箱中取出了三钱莱菔子,细研后加面粉用茶水拌,做成粒丸子,用锦帕一包呈上,且美其名日“小罗汉丸子”,嘱咐每日服3次,每次1粒。


太后服下1丸止鼻血;2丸下去,除内胀;3丸服下,能吃饭。太后大喜,赐给郎中一个红顶子(是官衔的标志)。当时盛传“三钱莱菔子,换了个红顶子”。

不错,今日我们的主题就是莱菔子,“三子养亲汤”中的“一子”。这“莱菔子”是何妨神圣呢?其实就是“萝卜籽”啦~


P. S. 没有想到萝卜的花朵如此美丽呢~

32期主角介绍:莱菔子

【拉丁名称】

Raphanus sativus

本品为十字花科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白、红或绿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入药部位为本植物的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用量】5~12g。

【性状】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长2.5~4mm,宽2~3mm。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微,味淡、微苦辛。





从前,有两个花郎整天在一起乞讨,日久便结拜为兄弟。有一天,弟弟的一根手指突然生了疔疮,红肿发亮,痛得坐卧不安。哥哥带弟弟来到附近镇上一家卖疔疮药的“济生堂”药铺,谁知老板一看是要饭的却不济生了,任兄弟俩磕头求情也不行。


(花郎:叫花子的雅称。)

兄弟俩又找问了好几处,也没能买到疔疮药。转眼到了傍晚,他们来到一片山坡上歇息,弟弟突然哭起来,直叫“手指烧痛”,哥哥急忙安慰着,却也一筹莫展。此时,满天晚霞照在山坡上,哥哥蓦然发现眼前有片紫草花,在霞光中格外鲜艳,便不由得掐了几朵放在嘴里嚼着,觉得苦丝丝凉爽爽的。他灵机一动,连忙把嚼着的花瓣吐出来,顺手按在弟弟的手指头上,安慰说:“先让这湿花瓣给你凉凉吧!”


没想过了一会儿,弟弟高兴地告诉哥哥,他的手指头舒坦多了,再一会儿,竟不痛了。哥哥闻之一跃而起,大声说:“哎呀,天不绝人,说不定这花草是良药,能治疔毒啊!”于是连根带叶挖了许多。回到夜宿的庙里,他们把草分成两份,一份捣烂外敷,一份煎水喝。两天后,弟弟的疔疮全好了。


想起最初求医去的那家药铺老板,兄弟俩决定扔掉讨饭棍,以上山采药为穷苦人治疗疔毒为生。为了让人们记住这种顶头开紫花的草药,兄弟俩给草药起名叫“紫花地丁”。

地丁是清热解毒类中药里功卓力宏的一种,它突出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对痈肿、疔疮、丹毒、乳痈、肠痈、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等外科领域的热、毒、肿、痛、结类疾病都有确切的疗效。此外,地丁对内科领域的目赤肿痛、黄疸、痢疾、肠炎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33期主角介绍:紫花地丁

【拉丁名称】Viola philippica

本品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达14(-20)厘米。根状茎短,垂直,节密生,淡褐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入药部位为本植物的干燥全草。

【性味】苦、辛,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主治】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用量】15~30g。

【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c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rn,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今天我们花之本草的主角是“狼毒”,它拥有非常美丽的花朵,小编曾在五台山上见过很多,阳光下摇曳生姿,异常美艳。然而,不可忘记,它有毒。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传说狼毒和人参都居住在山东的一座山上,而且是好邻居。狼毒总想独占山头,突然,他有了一个主意。有一天,狼毒和人参商议说:“东北那地方物产富饶,风景优美,特别是长白山,林深树茂,咱们一起搬家到东北区住吧”。人参也说:“好啊,是个好主意”。他们约定好后,互相怕有人失约,两人就发誓说:“谁要反悔就死在五黄六月里”。等到了搬家的时候,人参履行了约定,搬到了东北,在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住了下来。狼毒却没有搬走,果然发的誓应验了,狼毒在五黄六月里死去了。以后,狼毒总是在五黄六月里死去了。


(你不懂什么叫“五黄六月”,其实小编也没懂,但是小编查了~nao~给你~)


五黄六月:亦作“ 五荒六月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五谷成熟,农事正忙的时节。

狼毒很美,有毒,但是它的抗癌作用却不错的。所以万物取其美的一面和有用的一面,是不是会感觉更美好呢~

34期主角介绍:狼毒

【拉丁名称】Stellera chamaejasme

本品为瑞香科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根茎粗大,枝,棕色,内面淡红色,花期4-6月,果期7-9月。入药部位为本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辛,平;有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散结,杀虫。

【主治】外用于淋巴结结核、皮癣;灭蛆。

【用法】熬膏外敷。

【性状】月腺大戟为类圆形或长圆形块片,直径1.5~8cm,厚0.3~4cm。外皮薄,黄棕色或灰棕色,易剥落而露出黄色皮部。切面黄白色,有黄色不规则大理石样纹理或环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粉性。气微,味微辛。狼毒大戟外皮棕黄色,切面纹理或环纹显黑褐色。水浸后有黏性,撕开可见黏丝。

【注意】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渔村里,有一个财主姓千,很贪财,每天晚上等村民们休息了就叫上家丁悄悄下水去偷别人家养在田里的鱼,第二天早上拿到集市上去甩卖。很多渔民都很不满,但却迫于淫威,敢怒而不敢言。千财主因此敛了很多不义之财,成了小渔村最富有的财主,而渔民们却穷得揭不开锅。


不久,千财主得了一种怪病,鼻中出血,大小便流血,心中烦闷,腰日益粗壮,腹中有块,痛如虫咬。这种病很折磨人,没过多久千财主瘦骨嶙峋,却腹大如鼓。千财主请过许多医生,但吃什么药也没用。他想:活着这么痛苦还不如死了好,就打算寻死。

没多久,村里来了个老尼姑,说能治好千财主的病。千财主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来找老尼姑。


老尼姑说:“你经常晚上下水偷鱼,中了水毒和虫毒,只有一种药可以救你,但你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你愿意吗?”


千财主看自己的小命能得救,马上说:“只要能治好病,我家里有千两黄金愿意赠送。”


老尼姑说:“我这个救命药是千金不换的,但你如果能答应我一个条件,我保证能救你的小命。”千财主连忙点头答应。


老尼姑说:“你以后不能再强占渔民家的鱼,而且你要帮助你们村的渔民致富,如果你办不到我自有办法惩罚你。你好好考虑一下,接不接受我的条件,接受的话我就给你治疗。”


千财主为了治病救命只能点头答应。


老尼姑从衣袖里摸出数粒椭圆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的种子,并告诉千财主取新鲜种子去壳去油脂捣成泥服用,每次2~3钱,早晨空腹服;5天服药1次。千财主不敢有一丝怠慢,把种子拿回去后按照老尼姑交代的服用。不出一个月,千财主的腰腹缩小了,人也长肉了,精神气色都很不错。

 

千财主很珍惜自己捡来的小命,把剩下的种子丢在院子里的土壤里种植,待用时采摘。千财主谨记老尼姑的要求,再也不敢作奸犯科,帮助村里的渔民养鱼致富。

很多渔民下水抓鱼的时候也染上了千财主以前得的怪病,纷纷来找千财主,财主都无私地把神药拿出来相救。很多渔民问该药的名字,千财主由于自己姓千,又因为当时拿千两黄金老尼姑都不肯给该药,可见该药宝贵无价,千金难买,故称该药为千金子。很多渔民因为吃了千财主给的药治好了病,都称千财主是救命菩萨,也把这种药称为菩萨豆

35期主角介绍:千金子

【拉丁名称】Leptochloa chinensis

本品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秆直立,基部膝曲或倾斜,高30-90厘米,无毛。入药部位为本品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泻下逐水,破血消瘾.夕h用疗癣蚀疣。

【主治】用于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外治顽癣,赘疣。

【用法】多入丸散服;;外用。

【用量】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具脱落后的疤痕。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

注意】孕妇禁用。




两千多年前,一位印度高僧和一位中国商人在穿越沙漠时遇到了风暴,迷失了方向,水尽粮绝。


这位高僧随身携带了一袋小果子,两人以此充饥。

当他们二人即将走出沙漠时,流沙来了。高僧奋力救助商人,并将那袋小果子赠予了中国商人,自己却倒毙在了茫茫沙漠中。


商人含泪掩埋高僧后,历经艰辛,终于走出了沙漠。回乡后,商人便将那袋小果子种植在了家乡。这种果子在我国南方从此传种开来。


这小果子便是余甘子

所以,余甘子是外来译音,又称庵摩勒,来源于印度古医书《遮罗迦集》。


这个名称同佛经一同传入我国,古印度僧侣尊其为“圣果”,传说有“久服轻身,延年长生”、“以变白须发有验”的功效。

36期主角介绍:余甘子 

【拉丁名称】Phyllanthus emblica

本品为大戟科乔木,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枝被黄褐色柔毛。花期4~7月,果期7~9月。入药部位为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甘、酸、涩,凉。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主治】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用法】多入丸散服。

【用量】3~9g。

【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或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长约1mm。外果皮厚1~4mm,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甜。





月季花,又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花胜春。为蔷薇科常绿直立小灌木,植株低矮直立,小枝有粗壮略带钩的皮刺,树干青绿色,主干下部灰褐色。

关于月季花,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神农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兰,年方18温柔沉静,很多公子王孙前来求亲,玉兰都不同意。因为她有一老母,终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药,全无疗效。无奈之下,玉兰背着父母,张榜求医:“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许。”有一位叫长春的青年揭榜献方。玉兰母服其药,果然康复。玉兰不负前约,与长春结为百年之好。洞房花烛之夜,玉兰询问什么神方如此灵验,长春回答说:“月季月季,清咳良剂。此乃祖传秘方:冰糖与月季花合炖,乃清咳止血神汤,专治妇人病。”玉兰点头记在心里。

月季不仅花期绵长、可供观赏,而且是一味妇科良药。中医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37期主角介绍:月季花

【拉丁名称】Rosa chinensis Jacq.    

本品为蔷薇科直立灌木。小枝有短粗钩状皮刺或无剌。小叶3-5,小叶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有锐锯齿。花期4-9月,果期6-11月。入药部位为干燥花。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经。

【功能】活血调经,疏肝解郁。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

【用量】3~6g。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5~2.5cm。花托长圆形,萼片5,暗绿色,先端尾尖;花瓣呈覆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多数,黄色。体轻,质脆。气清香,味淡、微苦。




儿茶,又名方儿茶、乌丁泥、乌爹泥、孩儿茶、乌叠泥、儿茶膏、黑儿茶、铁儿茶等。

儿茶治好我的鼻炎


34年前,我还是在北大荒屯垦戍边的北京知青。北大荒零下40度的严寒造就了我的慢性鼻炎。我的鼻子常年肿得像大蒜头,浓黄的鼻涕像小河流水一样,常年不断。擤鼻涕后,总感觉头疼。我用了鼻通、鼻灵等当时流行的鼻药,结果越治越难受。


回家探亲时,爸爸看到我流着浓涕的红肿鼻子,很着急。他请北京复兴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春生大夫给我看病。


李大夫认真检查了我的鼻子后,诊断我患的是慢性肥厚性鼻炎。她告诫我说:如果有鼻涕时,要用手绢或卫生纸轻轻地擦干净,千万不要使劲擤,否则会伤害鼻子和大脑。她还用在农村巡回医疗时采集的民间秘方———儿茶疗法治疗我的鼻炎。李大夫说:儿茶能通窍、消炎、解毒,价钱便宜,疗效很好。只要到中药店买上几两儿茶,捣成细面儿,装在小瓶子里,不要装满,再往瓶子里倒香油,儿茶要浸泡在香油里。治疗时,用一根棉签沾满儿茶,往一个鼻孔里塞,塞得越深越好,20分钟后,再换上一根沾了儿茶的新棉签,往另一个鼻孔里塞,20分钟完毕。这样,每天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我只治了两个疗程,鼻子就彻底好了,以后,再也没犯过。我从心里感谢李大夫,也十分感激儿茶———这个取自民间的好药。 

作者:黄陵渝

来源:《健康时报》 (2002年05月16日第七版)    

38期主角介绍:儿茶

【拉丁名称】Acacia catechu

本品为豆科落叶小乔木,高6-10多米;树皮棕色常呈条状薄片开裂,但不脱落。小枝被短柔毛。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入药部位为去皮枝、干。本品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归肺、心经。

【功能】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主治】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用法】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用量】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性状】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

注意】碍胃,宜少用。

上周回顾(点击即可跳转)


本素材由中药通友情提供!

荐语:中药通,中国优质中药饮片电商平台,方便中医平台、中医师、中医药受益者的好平台。

中医在线

中医互联网传承教育与学术直播第一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