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谦被杀,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般若波羅密 2017-04-27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少年时期便有“慨然有天下为己任之志”。1421年,于谦考中进士,从此便走上了仕途。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非常有才干。1426年,他在镇压汉王朱高熙的叛乱中表现的非常出众,受到了宣宗的极力赞赏。

1430年,任兵部右侍郎,曾多次上书宣宗要兴利除弊。但是,此法严重影响到了高官贵族的利益,引起了权贵们的强烈不满,最后遭谗言被贬,后来又因为边防战事吃紧,于是又被招入京任兵部左侍郎。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瓦剌军队大举南犯,在此期间,于谦运筹帷幄,击退瓦剌军队,捍卫了明朝的尊严,立下汗马功劳。从此以后,他便大力改革军制,受到了景帝的重用,当然,也会受到很多同僚的嫉妒,最后导致他被诬陷入狱,在1457年突遭横祸被处死,一代名臣就这么离开了人世,让人惋惜。那么,为什么一代名称、功臣、忠良就这么惨死了呢?

事情还要从明英宗开始说起,根据史料记载,1449年,明英宗年仅23岁,受到奸臣王振的唆使,一意孤行,命令自己的御弟郕王朱祁钰驻扎在京师,自己要亲点50万精兵挥师北上,迎战瓦剌军队,结果在土木堡战败被俘虏。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英宗却成为了瓦剌的阶下囚,而皇太子年幼无知。瓦剌军队随时都可能兵临城下。大臣们无不心急如焚。最后,于当年九月,在大臣们的拥护之下,英宗的御弟朱祁钰即位,即景泰帝。虽然有了君主,但是,由于英宗带走了50万精兵,京城剩下的都是羸弱之兵,而且不到10万。依然难以平定人心。此时,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们就散布谣言,声称天降灾难,只有向南逃亡才能免灾,蛊惑王公贵族们向南逃跑。大臣们也是争吵不休,景泰帝也是无能为力。

此时,刚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便站了出来,他厉声喝道:“凡倡议南迁者,立斩不饶!”。第二年,瓦剌战败,向明朝求和,所以,在瓦剌当了一年俘虏的英宗才被迎回了京城,但是,由于此时的皇帝是景泰帝,他被迫接受了“太上皇”的尊号,住进了南宫。

天有不测风云,当时景泰帝在即位以后便废除了英宗儿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唯一的儿子为太子,可是,不到一年,他唯一的这个儿子却死了。于是太子之位便一直空缺。1457年一月,景泰帝忽然病倒,一病不起,此时,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和武清侯石亨等人趁皇上病倒之时,把一直想复辟的“太上皇”迎回了金銮殿,景泰帝在兄弟复位的欢声笑语中离开了人世。

英宗复位,石亨和徐有贞当然是加官进爵,他们大权在握,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异己。而他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于谦和王文两位功臣。因为,在景泰帝在位期间,于谦任兵部尚书,让石亨很是嫉妒,而且在京城保卫战的时候,石亨坚持拥城固守遭到了于谦的全盘否定,而当时散布谣言,要想难逃的正是这个徐有贞。

徐有贞和石亨编造谎言,声称在景泰帝生病期间,于谦和王友文二人想阴谋迎立襄王为帝。英宗对此深信不疑。命令石亨等人安排会审王友文和于谦。他们对于谦和网友人严刑拷打,逼迫他们承认罪行,王友文非常气愤,对他们说道:“招迎亲王必须要有金牌,派人也必须要有马牌,那么,这两样东西在哪呢?”,这话问得石亨两人哑口无言,于谦对王友文说道:“这是他们的诡计,就是想置你我于死地,你辩解也是徒劳无用的。”

石亨二人对王友文和于谦一连审了好几天,两人还是不招供。而石亨两个人也没有任何证据。于是,两人就以阴谋迎立外藩为借口,请求英宗将于谦和王友文二人凌迟处死。英宗念及于谦的功劳,最后不情愿的下了处死于谦和王友文的旨令,但是,他将凌迟处死改为了斩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