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养性贫血

 清茶清清 2017-04-27


贫血是由于中焦停滞,运化失司所致。不能认为是贫血就用补血法。否则有‘虚虚实实’之虞。贫血有当补,有不当补,应由辨证定之。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抱着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带着焦急的面容,走进诊室,坐到我身边。“大夫,我这孩子面黄肌瘦的,西医说是贫血,可是补铁药用了不少,我在家里有什么好的都给他吃,血色素还是上不来,真急死人了。请你一定为他想办法。”“你先别着急,把详细情况给我说一说,我来为他找找原因。”“这孩子现在3岁,1岁以前,胖乎乎的,谁见了都爱,1岁半以后,就不行了,吃东西不如以前了,老没有食欲,心烦爱急躁,人也瘦了,面色也发黄了,晚上睡觉时出汗多,上医院检查就说是贫血,血色素才8g。”她说着递给我化验结果,其上写道:血红蛋白82g/L,RBC2.8×1012/L。“每天小孩的营养你是如何计划的?”“三顿饭,两次奶,两个鸡蛋,外加水果,煮面用排骨汤、鸡汤。我想尽办法给加强营养,可是他见饭就躲,我们得追着他喂。”我看小孩面色黄白,消瘦,肌肉松软,头发缺乏光泽,腹轻度胀满,舌红,舌苔白腻,脉细滑略数。检查完了以后我对患儿家长说:“现在我已经为你的孩子找到原因了。”“真的吗?那是什么原因呢?”她急切地问。“1岁以前小孩情况很好,因为小孩本来就很健康,你的奶水也好,所以孩子营养发育都好。后来断奶前后你加辅食不适当,造成小孩营养混乱。”“大夫都说他是贫血,所以我为他加强营养。要不然他血色素能上去吗?”“那么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加强营养,血色素为什么还上不去呢?”“这个我可不知道了,所以来请教您。”“简而言之,是营养过剩,小儿的脾胃功能不堪重负,以致小儿拒食,吸收不良。”“那怎么办呢?”“将你的喂养方法调整过来,同时我为他开中药治疗。”“好,那就谢谢大夫了。”我让小商记录如下。西医诊断:营养性贫血。中医辨证:宿食积滞,滞热内生,脾胃失调(积滞)。治法:消食导滞,清化滞热,醒脾开胃。处方:保和丸加减。藿香6g,枳壳6g,连翘10g,胡黄连3g;炒莱菔子10g,黄芩6g,知母6g,竹叶6g;焦四仙20g,陈皮10g,茯苓10g,鸡内金6g;水煎服,7剂。接着,我对她的食谱作了调整:三顿正餐,两次牛奶,正餐为面食软饭,煮面可稍加鸡汤,不要用浓鸡汤、排骨汤之类,可加适量水果。最重要的是不要追着喂饭,一开始可听其自然,能吃多少是多少。加上中药调理,很快就能调整过来。“周老师,我看你治疗这个小孩根本就没有理睬贫血的问题,重点是消积导滞,你的思路是什么?”事后小商问。“实际上,从中医看来,此证属于积滞,贫血只是整个积滞证的一部分。由于西医并无‘积滞’一说,故注意点集中在贫血上。按中医全面辨证来看,舌苔腻,烦急,病仍偏实,偏热。贫血是由于中焦停滞,运化失司造成。不能一听贫血,即用补血法。否则有‘虚虚实实’之虞。贫血有当补,有不当补,须由辨证定之。”“我明白了,你是先为营养吸收扫清道路,调整脾胃功能。这样即使不补血血色素也会上升,对吗?”“是这样的。”“还是请周老师解释一下方药配伍。”“方中焦四仙(即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焦槟榔),四药均为消导药,炒黑后更利于消导,加鸡内金、莱菔子、枳壳,以加强消导作用,并可理气除满;黄芩、知母、胡黄连、连翘清泻滞热;竹叶清心导热除烦;藿香芳香悦脾;陈皮、茯苓健脾调中。”结果:上方调治2周,症状明显减轻,食欲进步,烦急亦见轻,面色转润。2个月后面色红润,精神良好,查血红蛋白已上升至130g/L。营养性贫血2营养性贫血辨证的关键在于脾胃,但不一定是脾胃虚弱,其早期多是中焦积滞实证,治疗需用清热导滞法;久病可致虚,治疗须健脾益胃,适当加以补血。一次,我到幼儿园为孩子们查体,查到一个孔姓女孩,面色苍白,肌肤松软,精神不振。我问保育员关于这孩子的情况。回答是这个孩子体弱,常闹病。于是我让她转告其家长,这孩子需要治疗,让她带孩子到门诊来找我。两天后,那个孔姓女孩,由母亲带领来到门诊。“哪位是周大夫?”她一进诊室就问。“我就是。”我回答。“我听幼儿园阿姨说,这孩子需要来找你治疗。”“对,你的小孩身体太弱,一定有问题。现在说一说你孩子的一般情况。”“这孩子现在3岁半,最近半年常常拉肚子,拉起来不容易止住,平时食欲不好,医院检查说是消化不良、贫血。”然后,我对小孩进行查体。患儿精神不振,面色苍白,消瘦,肌肤松软,舌苔薄白,舌质色淡,脉细弱。查血血红蛋白78g/L,RBC2.8×1012/L。我让学生记录如下。西医诊断:迁延性婴幼儿腹泻,营养性贫血。中医辨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治法:健脾益胃,补气养血,调中止泻。处方: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加减。党参6g,茯苓6g,白术6g,怀山药10g;炙黄芪15g,莲子6g,当归6g,白芍6g;砂仁3g,伏龙肝10g;病人走后学生们就贫血的辨治思路提出了一些问题:“西医说的贫血是否等于中医说的血虚?治疗时是否应该补血?要叫我治,我可能用四物汤加减。可是在你的方中,却以健脾益气为主。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认识?”“这又是一个中西医学之间的差异。凡是遇到带着西医诊断来找我们看病的,先要将西医诊断放在一边,首先要找出病人的主证,并且用中医理论加以独立分析。这一病例是在长期腹泻的基础上出现贫血,且脉证皆虚,表现为脾虚胃弱,故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脾胃功能一恢复,则运化水谷的功能就可以加强,血色素自然就上升了。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不要一听贫血就补血。如果这一病例采用四物汤补血,我相信贫血还会加重。”“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患儿脾虚胃弱,不堪承受四物汤的滋腻,就会加重腹泻,以致进一步使营养流失,加重贫血。”“是否所有贫血的治疗,都必须从补益脾胃入手?”学生乙问。“那也不一定。按中医理论,‘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所以水谷精微是血液的主要来源;同时又说‘精血同源’,肾主藏精,所以又与肾有密切关系。究竟是治肾还是治脾胃,就要看贫血种类以及具体证候表现。一般来说,营养性贫血关键在脾胃,但不一定是脾胃虚弱,早期多半是中焦积滞实证,需用清热导滞法。这就是我要求你们先不要过多考虑贫血,而是从中医证候分析入手的道理。但是病家是带着贫血这个问题来找你,对此也不能不考虑。问题是要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达到治愈贫血的目的。”“请老师说一说方药配伍。”学生丙要求。“方中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山药配莲子健脾而涩,调中止泻,在脾虚泻时应用较宜;更加伏龙肝辛温而涩,善于涩肠止泻,以加强止泻效果;砂仁理气悦脾;当归配黄芪乃当归补血汤,益气养血。”结果:服上方调治1个月,一般情况明显好转,腹泻已止,有时大便反而偏干,面色已稍有红润,精神亦见好转,脉已转为细滑。因腹泻已愈,上方去伏龙肝,加阿胶6g,继服,疗程满2个月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上升至122g/L,RBC3.6×1012/L。贫血与腹泻已愈,停药嘱营养调节。周耀庭临证解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