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桃体炎案

 清茶清清 2017-04-27

急乳蛾为温病夹毒的常见表现。治疗应清肺胃热与解毒并重。“风温证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温病,它反映了新感温病的一般特征,希望大家加以重视。为了加深你们对新感温病的认识,我提供一个实际病例供大家讨论。”我对同学们讲完后,在黑板上书写了下面的病例:王某,女,8岁。患儿因高热3天来诊。3天前突然高热,口服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先锋霉素VI)等,未能控制体温,用退热药体温可暂降,短时间后旋即上升,无汗,轻咳,烦躁不安,口渴喜饮。舌苔黄厚,舌质红,脉浮滑数,扁桃体红肿,其上有黄色分泌物。西医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然后我提出要求:“大家根据黑板上写的病史摘要,考虑一下,然后提出辨证、治法与处方,并做出说明。”大约经过十多分钟的思考,班长带头发言:“这是风温化热传里,邪在气分,也就是风温的热炽阳明证。治疗方法应该是清泻阳明,方用白虎汤。”“此病人嗓子红肿,邪热盛于上焦,可以用‘釜底抽薪’法,选用承气汤攻下。”有学生提出另一主张。“我也听说过有‘釜底抽薪’这一方法,也就是说,有时邪热盛于上,可以通过攻下法使邪热从下而解。但攻下法毕竟不能随便用,恐怕不太妥当。”又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我同意用白虎汤,但因为有嗓子红肿,再加牛蒡子和板蓝根。”另有学生提出新的意见。我看大家都注重阳明热盛,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这是初学者较普遍的倾向。于是我启发他们:“大家看患者有没有表证?嗓子红肿说明什么问题?”“高热,口渴,烦躁,还有舌苔黄厚,都是气分热证,邪已传里,已无表证。至于嗓子红肿说明热盛于上。”还是班长发言说。“大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无汗。阳明气分热应该有汗,今无汗,主要是表未解;二是脉浮,脉浮为仍有表证。故此例气分之热虽炽,但表邪仍未解,乃属于卫气同病,治疗需卫气双解。至于咽喉红肿的问题,此病例除了高热以外,咽喉红肿是突出的表现,我们也应重点注意。扁桃体红肿,中医称之为乳蛾。主要说明两点:一是肿痛是毒的表现,因此这是温热夹毒;二是表明肺胃热盛,因为咽喉是肺胃的门户。这样分析,病例的病症性质就清楚了。治疗当须清泻肺胃热的同时重用解毒。刚才有同学提议加板蓝根和牛蒡子,很好。”“老师,请你说一说能否用‘釜底抽薪’法?”有同学问。“‘釜底抽薪’是一种治疗决策,不能简单地理解。如果上焦仍有邪,或表邪未尽,阳明腑实仍未形成,就不能单纯应用承气汤,否则就是误下;即使要用也要采用上中焦双解法。《温病条辨》的宣白承气汤就是上中焦双解的典型例子。”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我说出答案。中医辨证:肺胃热盛夹毒,卫气同病。治法:清泻肺胃,解毒消肿,解表透邪。处方:荆芥穗6g,薄荷6g,牛蒡子10g,黄芩10g;知母10g,生石膏30g,板蓝根30g,拳参20g;玄参10g,天花粉10g,赤芍10g,牛黄清热散1g,(冲)煎服,3剂。结果:服药两剂热即退,扁桃体红肿明显减轻,已无分泌物,继用原方牛黄清热散,生石膏减为15g,3剂而愈。“老师,请你解释一下方药配伍。”有同学要求。“方中荆芥穗、薄荷、牛蒡子散风透表,以解卫分之邪,其中牛蒡子还可利咽消肿,尤其适合用于咽喉肿痛;生石膏、知母是白虎汤主药,用以清泄阳明之热,再配以黄芩,使清阳明之力更著;重用板蓝根、拳参以强化清热解毒,玄参、天花粉滋阴润喉,赤芍活血消肿,牛黄清热散进一步加强清热解毒,并解热退热。”“今天的讨论,使我认识到中医内容的丰富,同时也感到要做一个好医生不是轻而易举的。”有学生说。周耀庭临证解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