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厂皮影:方寸之间演绎万千气象

 七里山人 2017-04-28

铜厂皮影:方寸之间演绎万千气象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883
     皇帝模样的皮影是王文跃最费时费工的作品。
    看似普通的纸箱里,放的是王文跃的心血。如今,他已说不清到底做了多少个皮影。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不仅能在方寸之间演绎天地四方,又能呈现百万大军恢宏浩荡。如今,在易门县铜厂乡仍然流传着这种古老的艺术,成为当地难得的乡村文化现象。
皮影的兴衰
    说到铜厂皮影,得先从易门皮影说起。皮影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明、清两代则是皮影戏最为兴盛和广为流传的时期。而据相关文献记述,易门的皮影戏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为广东皮影戏艺人来当地表演后所传并发展。
    据了解,旧时在易门,皮影戏艺人们经常会演绎《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传统剧目。而对于皮影戏本身,人们又将其称为“皮人戏”“灯影”和“愿戏”。“皮人戏”颇好理解,那“灯影”和“愿戏”又是作何解释呢?原来,将其叫做“灯影”是因在演绎时,灯的光源经照射皮人后,皮人在白布幕上形成影子。而“愿戏”的形成则是在旧时,人们盼望通过唱皮影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在曲调方面,易门皮影戏分为“苦蔬调”、滇剧唱腔和“一窝蜂”三种。先说“苦蔬调”,它为县城、浦贝、十街等地采用,因其曲调凄凉、委婉而得名。其次是滇剧唱腔,据说1929年,县城的滇剧艺人组织创立了“国乐专修馆”,他们既唱滇剧,又用滇剧文武场面演唱皮影戏,以生、旦、净、末、丑各路演员完成皮影戏各剧目不同角色的道白和唱段。而“一窝蜂”则是因皮影艺人学习川剧高腔特点,由一人领唱,众人帮腔。此种唱腔流行于小街、六街等地,该曲调活泼流畅,音域较宽,过门较长,节奏较强,很有评弹、说唱的风格。在演绎时,人们用一木棒敲击牛角掌握节奏,一两个人也能够演唱各个剧目中的众多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在易门会表演制作皮影的人少之又少。而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易门铜厂乡铜厂村委会旧厂村,却有一位老者依然对皮影情有独钟。
痴心不改的王文跃
    初春上午的旧厂村有些许凉意,村口,一栋简朴的屋舍便是这位老者的住所。老人名叫王文跃,今年67岁。当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者便上楼取出了一个普通的纸箱,箱子里摆满了各种用牛皮做成的皮影。
    王文跃取出一件在记者面前摆弄起来。他说:“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做这些东西了。那时候,有两个人来我们这里演皮影戏,我看后觉得很有意思,便自己找来硬纸板等,用笔描绘后拿刀把它刻出来,并点上煤油灯,挂上手帕,敲起铜盆,就在家里演,周围的小娃娃都来看。”由于受皮影老艺人影响,自幼喜爱美术的王文跃虽只是用纸板自己制作,但心灵手巧的他总能凭借着想象,做出一些生动活泼的人物形状。
    王文跃喜爱皮影戏,即便是他步入学堂后也一直坚持。王文跃说:“我读书读到六年级,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弄皮影。那时,家里穷买不起布,但又觉得演皮影戏手帕太小了不好用,于是便悄悄拿了学校的窗帘来演。老师发现后,我便受到了批评,父亲也狠狠地甩了我两耳光。以前,老父亲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副官,他也会演皮影戏给军队的人看,但父亲从来不教我。他曾跟我说,这些都是不务正业的东西。”学校的处分和家长的责备让王文跃就此放弃他的梦想。
    经过时光的磨练,王文跃制作和演绎皮影的功夫越来越好,制作上也从原来的纸板改成了牛皮。1981年正式演出了一场自己精心编排的皮影戏,在王文跃家那不大的老宅院子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邻居,他们一边喝着茶,一边观看表演,有说有笑,欢乐的气氛充满整间房子。虽然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但谈起自己演皮影戏的那一幕王文跃仍记忆犹新。
将皮影一直传下去
    在采访中,王文跃总会边说边摆弄着他做的皮影,并向记者做一番深入的讲解。那么,在制作和演绎上,皮影都有着怎样的说道呢?
    皮影道具制作比较复杂。据王文跃介绍,制作皮影首先要选一块上等的新牛皮,将牛皮绷撑压平风干后,再用推刨将牛毛推净,然后用铅笔在牛皮上画成各种形状,再用小凿子、剪子等工具将图形雕琢成各类人物、动物等。最后,将各物件的活动处插入竹棍并用牛筋等连缀,这样皮影就做成了。演绎时,手持竹棍就能比划出各种动作。
    在表演皮影戏时,分为开场、正式演出、结束三个部分。演出中,根据剧情需要及演出效果,围绕剧情,能说的内容就说,能唱的内容就唱,并加入一些用于过渡的唱词,同时还会加入一些口技。说到此处,似乎是勾起了王文跃的兴趣,他立马从凳子上站起来,说道:“要不要我给你们模仿一段鸡叫?”还未等记者反应过来,王文跃便面朝楼梯,双手捂口,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一阵清脆、响亮的鸡鸣声陡然响起,惟妙惟肖。
    为了让当地孩子们了解、认识,并传承更多铜厂当地的民间艺术传统,王文跃受聘成为了铜厂乡中心小学皮影戏“校外辅导员”。他说:“孩子们很喜欢皮影,除皮影外我还会教他们口技,学习各种动物的叫法,希望这些孩子能将皮影一直传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