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芳3德艺双馨

 金色年华554 2017-04-28


内容简介:在前辈谭鑫培和王凤卿等人的提携和帮助下,梅兰芳从一个“二牌”演员脱颖而出,一举成名为梨园界的名角儿,沪上的演出是梅兰芳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倚仗着众多友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梅兰芳日渐成为各戏班争抢的名角儿了。但是即使成了名角儿,并且自成一派,这还不足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那么要项修炼成为梨园界的大师,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全文:

梅兰芳成角儿了,在行内也有了一定的威信,但是仅仅是个角儿,离他后来到大师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角儿还不是大师。怎么成为大师呢?我们梨园行是讲德行,你要想成为泰山北斗这样的大师,让大家仰望你,众星拱月那一定要有好的德行才能众望所归。

梅兰芳的德行如何呢?他是如何修炼的呢?大家知道梨园行后来非常著名的一个花脸演员叫金少山,他是金秀山的儿子,金派,有家传。可是他仁义豪侠,挥霍无度,花天酒地,他也爱好帮人,但是他自己也不节制,经常没钱,沦为班底。金秀山死以后,他就到处走江湖,最黑落到上海,经常连行头都没有,钱用光了,把行头当掉了,没有行头了,要演出了,再把行头赎回来,再去演出就这样,很潦倒。

金少山可是了不起,金少山那个嗓子那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现在没有人超过金少山的。“万岁爷准了为臣的本,也免得国太受苦情,午门巧摆华灯彩,暗地里打动了有道君”。这么一条好嗓子,沦为班底,潦倒,梅兰芳非常同情,一直想我得帮助帮助这个人。有一次剧场老板给他一个戏码《霸王别姬》,北京《霸王别姬》好啊,到上海来演一下《霸王别姬》,可是没有杨小楼了,这个戏梅兰芳最早是和杨小楼共同创作的,杨小楼是谁啊?

大家看过电影《霸王别姬》吧,里边有个段小楼,张丰毅演的,有点杨小楼的影子,当然这是艺术形象。杨小楼是用武生来演霸王,而梅兰芳到这个时候提出要金少山演,花旦和青衣不一样,花脸跟武生又不一样。比如说同样是《霸王别姬》里面的一个霸王的念白,“妃子,你不可寻此短见”,他是劝,他劝这个妃子。如果武生念“妃子,你不可寻此短见哪”,武生,英武,如果是花脸的话它就比较雄浑“妃子,你不可寻此短见哪”就这样,这是两个行当念法的不同。

那么由于梅兰芳和杨小楼,这一路旦角和武生这一路演法在北京已经走红了,到了上海没有杨小楼,戏院老板自然想的应该是找一个相应的武生演员来配合梅兰芳,找谁呢?当时上海有一个非有名的武生叫杨瑞亭,杨派武生,很出名,很英武。梅兰芳说杨瑞亭非常好,我很崇敬他,可是,他个子偏高了一点,嗓子比较细,如果用金少山可以出另外一种风格,或许更合适。老板说金少山,金少山是什么人,这么潦倒一个人,班底,丢不丢人你梅兰芳,他包银一个月才三百块,杨瑞亭演一场就三千块,能比吗这个身价,梅兰芳你考虑考虑到底要谁。梅先生说你用金少山没错,虽然杨瑞亭名气很大,金少山潦倒,金少山有优势,我跟他合作,您看着吧,请你相信我。

从此,金少山就演成了这个霸王,用花脸的方法来演了这个霸王。“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雄怎提防十面的埋藏”,雄浑的,庄严的,另一种风格的刚愎自用的这么一种霸王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这一次上海演的《霸王别姬》救了金少山,不仅让他赚到了钱,改变了经济地位,这个戏成功了以后金少山从此有一个口碑,三个字“金霸王”,现在说金少山金霸王,在梨园界就是一个“霸王”,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像这样的提携同仁,帮助同仁事情很多。

解说:梅兰芳先生与“国剧宗师”杨小楼联袂打造的《霸王别姬》是“梅派”的艺术经典,梅兰芳无论是在唱腔、服装和舞美设计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梅兰芳扶植穷困潦倒的金少山来出演出霸王,一方面说明梅兰芳慧眼识人才,看中了金少山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天分,另一方面也说明梅兰芳先生在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的同时还保持了宽厚待人,扶危济贫的道德情操。然而梅兰芳先生在青年时期与前辈同台演出时,难免也有失误的地方,对于自己的这些过失,梅兰芳先生采取的态度是什么呢?

一个人的德行除了助人为乐,成人之美之外,还有许多方面。包括对待自己的错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哪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怎么办?看你怎么自我修炼了。有一特梅兰芳陪谭鑫培唱《四郎探母》,这一天精神不好,心情也不好,上台之前就跟梅兰芳说,孩子你得好生着点,让他好好演,这话什么意思呢?我今天精神不好,他的意思就是说你得随着我,我今天可能有变化,我得适应今天的情况来唱戏。梅兰芳没听懂,小孩嘛,他以为说你想“卯上”,什么叫“卯上”,就是使劲唱,今天想卖力,他很高兴,他就跟拉胡琴,拉胡琴是他伯父梅雨田,“哎,伯伯,今天老谭要好好唱,咱们“马前”点,“马前”什么意思?唱得快点,节奏紧一点。恰恰今天我们的老谭嗓子不行,想慢点唱,弄拧了。

一到台上梅兰芳把节奏拖快,加快,因为台上两个人我快了你就不能慢,基本上是要相称,否则观众节奏就不圆了,梅兰芳往前推节奏,拉胡琴的人琴师也得催节奏,一催节奏谭鑫培不舒服了,这段唱老谭怎么唱的啊,我试试看啊,“我弟兄八员将就赴会在沙滩,我大哥替宋王席前遭难,我二哥短剑下命丧黄泉,我三哥被马踏尸如泥烂,我五弟到五台学法参,我六弟镇三关威名震显,我七弟被潘洪乱箭来穿,我本是杨…啊…贤公主我的妻呀,我本是杨四郎名姓改换,将杨字拆木易匹配姻缘。”

大家看这段唱,高音多节奏快,后面快板特别快,他本来这个唱段的设计就是这样快,你还要“马前”,他哪受得了,今天嗓子正好不在状态,所以这段唱到后来内行叫“拉了”,转轴了,就是唱到后来没有音了,很狼狈。老谭从来没有那么狼狈过,唱完以后气坏了,老谭临走的时候拂袖而去,没有理梅兰芳,走了。

梅兰芳毕竟才二十来岁,为人处事还没有经验,他也没有来得及及时去跟老谭解释,老谭不高兴就以颜色,国际天老谭通知小梅我们俩继续演《四郎探母》,把日子告诉他。谭鑫培这一会就不一样了,精神养足了上台,告诉琴师“马前”,今天“马前”,你看我怎么“马前”。谭鑫培功夫好啊,他什么功夫?他唱得节奏非常流畅,非常快,梅兰芳跟不上,旦角一般就没有老生快,况且,老谭还要“马前”,梅兰芳拼命地跟节奏,怎么也跟不上,累出一身汗来。梅兰芳唱戏有一个本事别人很少有这种本事,他在台上能控制自己的汗水,用神经控制汗水,所以他的汗唱戏的时候是不会流出来的,演完了,到了后台,哗,汗把里边衣服都弄湿了,然后在去把身体洗干净。他有这种控制能力,可是这回他恰恰就在台上把汗水都流下来,并且印到行头的外面,当场出丑。演完以后老谭笑嘻嘻又走了,小梅你不是要“马前”吗,你看看这个“马前”的厉害,,你这两碗干饭早着呢。

解说:在梅兰芳眼里年长他48岁的谭鑫培先生无疑是他的老前辈,尽管梅兰芳十分崇拜他,但是无意之间的冒犯使得谭鑫培一直憋着劲儿,时不时在戏台上“挑逗”一下梅兰芳,这时比较木讷又不善于言辞的梅兰芳,不知如何是好,梅兰芳始终在寻找机会想与谭老先生解释,谁知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一件意外的事情,梅兰芳再一次的冒犯了谭鑫培老先生,这就使得两人之间更加不愉快了。那么这一次梅兰芳又做“错”了什么事呢?

有一次,梅兰芳所搭这个班板主叫余振庭,也是一个武生演员,很有名。余振庭有一次对梅兰芳说,这回咱们在吉祥戏院唱,这四天里边你把你的新戏《牢狱鸳鸯》分成四天唱,一个戏拉成四天,每天一折,一天戏码不够了,那你就再加一折老戏,因为《牢狱鸳鸯》是一个新戏,你再唱一个老戏,一天双出,这是一个噱头。

梅兰芳想这是一个老板,老板就有老板的想法,为了上座率嘛,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那就同意了。谁知道那天到了门口他贴的水牌两出戏双出,对面不远的地方,就在东安市场附近另外有一个戏院,谭鑫培贴出戏来跟谭鑫培“打对台”了,按照梨园的惯例,朋友之间、师徒之间不主动“打对台”,市场就这么点,你“打对台”不是把观众分流了吗,都得给对方留饭碗。无意撞车了跟谭鑫培,原来这是余振庭想出的,他为了生意好,他提前知道谭鑫培要到附近一个戏园子里演出,怕影响自己的生意,就提出让梅兰芳唱双出的这么一个点子。梅兰芳中了套了,当然不愿意,已经这样了,他就唱了。

第一天梅兰芳是客满,谭鑫培观众已经减少了,第二天、第三天,梅兰芳越来越爆满,谭鑫培观众越来越少,形成这个局势。这个事情梅兰芳后来是奥悔不已,毕竟是老谭,我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无意间就冒犯了老谭呢,我的问题在哪儿呢?他想公开认错,他想上门,可是很不巧,不久,谭鑫培就故世了,死了。谭鑫培一直没有听到梅兰芳给他道歉的声音,梅兰芳的心病,后来梅兰芳找了一个机会,我要把这个东西写出去,把这个事写出去,公开承认错误。所以他在出书的时候,他给他的秘书许姬传说,你把事情写出来,把我的态度写出来,把我的心情写出来,把事情的原委写出来,让后世,让梅葆玖他们看看。

梅兰芳是怎么说的呢?“在得知和谭老板打对台后,我当时完全可以先停演,让余振庭把我演双出的计划往后推,可是我没有这么做,我让谭老板在他艺术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不愉快,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我今天承认这件事是我年幼无知,做得冒失了。”

当时谭鑫培已经故世了,这个事谭鑫培不会再跟他计较了,梅兰芳为什么非要做这个动作呢?他认为自己必须有这个动作,否则心里过不去,这就是他的自我修炼,自我反省,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个富于反省,勇于自我批评这样一个人,这证明他严于律己,他把自己的道德品质看得很重。

解说:按照梨园界的行规,同行之间不打对台,打对太久意味着竞争,但这种竞争有时也会带来很多益处,受一它丰富了京剧剧目,拓宽了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段,对京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益的竞争也使得演员们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不断地超越自己,并且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四大名旦”的出现就是成功的一例,“四大名旦”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是他们却恪守艺德,彼此礼让,在“四大名旦”中,梅兰与程砚秋的关系最为特别,早年间,程砚秋曾拜梅兰芳为师,因此严格的说,他们是师徒关系。同为“四大名旦”之列,程砚秋确实实在在的与师傅打了一场对台,那么有了前车之鉴的梅兰芳又该如何看待这次师徒对台呢?

在梅兰芳的舞台生活过程中,也出现过别人跟他“打对台”的事。在这个时候梅兰芳由于有了前车之鉴他就能够到对方的立场上想想问题,把这个事情得体地解决。有一次在上海,程砚秋应了另外一位老板的邀请,也来演出了,梅兰芳已经在上海演出了。那么,程砚秋是梅兰芳的徒弟,他怎么会跟梅兰芳“打对台”呢?不可能。事先信息不灵通,无意撞车,梅兰芳已经贴着牌子在演出,程砚秋来了,上海的宣传很厉害,报业很发达,一看对台了,这个对台的阵势就这么摆在面前了,这个程派艺术很特别,当时王瑶卿是缔造“四大名旦”的,他给“四大名旦”一人给一个字。

程砚秋是“唱”,“四大名旦”里面程砚秋的乐感最好,韵味好,发声很特别,他老收着唱,细弱游丝,袅袅余音,悲悲且且。“眼见得十室中九如悬磬,眼见得一县中就半死于兵,眼见得好村庄变成灰烬。”程砚秋的戏,对唱下的功夫特别大,他现在最流行的一出戏叫《锁麟囊》,程砚秋是以悲剧戏见长,恰恰这个《锁麟囊》是一个喜剧。为了这出戏的唱腔,他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个戏的剧本翁偶虹写的,不过写了几个月,可是这个唱腔琢磨程砚秋自己琢磨了一年零四个月,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我学一句,学两句《锁麟囊》试着看看,你看它的旋律走向,它的旋律丰富特别丰富。“一霎时把七情全部昧尽,一霎时把七情全部昧尽”。

亭亭袅袅,余音绕梁三日,非常丰富,程派的魅力。程派比梅派新鲜,梅派先有,后有程派,就像谭鑫培老,经典,可是梅兰芳新,功力虽然不如,可能票房会很好,所以程砚秋这回来不能说梅兰芳不受到威胁,并不是说程砚秋一定比梅兰芳好,但是市场有时候很妙的,这个市场规律很妙的。梅兰芳怎么对待的呢?程砚秋来找梅兰芳了,先生,他称梅兰芳先生,真对不起,我事先不知道,无意跟您打了对台,我这样做很不礼貌对先生,请你原谅我,我现在就去跟老板说把合同推迟,宁肯我自己包银受点损失,毁约是要付毁约金的,等您演完了我再演,这是程砚秋的态度。

梅兰芳什么态度呢?老四,没关系,别放在心上,你好好演,不必跟老板说推迟这个合同,咱俩各演各的,互相不会影响,你大胆去演,你把戏演好就是了,不要考虑更多的。结果在正式演出“打对台”的时候,演出当天梅兰芳自己也演出,他就派到程砚秋演出的现场献花,表示祝贺,就这样宽容大度。

解说:此番师徒对台当时在上海滩传言甚多,有的说徒弟程砚秋故意为之,实有不敬之嫌。而在梅兰芳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是自然规律。由于梅兰芳艺德高尚,也使得他在“四大名旦”的排序当中当之无愧地名列榜首。

梅兰芳在艺术上坚持从善如流,兼收并蓄,尊重长者,扶持新秀。在生活中,他待人热情和蔼,谦虚恭让,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大师,有时也会成为小报记者攻击、诽谤的对象,那么面对媒体无聊的诽谤,梅兰芳大师又该如何对待呢?

梅兰芳在艺术生涯中也受过别人的批评,甚至挨过无聊文人和小报记者对他的谩骂、讽刺、打击。有一个小报记者,想自己成名,急于想成名,所以他偏偏做反面文章,反面文章才能够惊动世界。别人说梅兰芳好,我非说他糟,批评梅兰芳,骂梅兰芳,说梅兰芳艺术不行,他想希望有一个人来跟我争鸣,希望梅兰芳能跳出来来跟我吵,那不就红了吗,炒作起来了吗,版面就活跃了吗,我的编辑,我的总编辑会表扬我,报纸有人看了,这种事现在也有。

梅兰芳看了付之一笑,没理会,第一回合。小报记者按耐不住了,你不理我我怎么办呢?加大力度,批评以外谩骂,风花雪月无中生有,搞了一篇又一篇,人身攻击,梅兰芳当然不愉快了,不符合事实,这个小报记者就等着梅兰芳出来跟他争鸣,可是梅兰芳虽然不愉快,不争论,不说话。后来这事情过去若干岁月,这个小报记者落魄了,潦倒了,没钱了,他到处借钱借不到,想出一招来,我大概今天问梅兰芳,他这么道德高尚,我能跟他借钱大概能借着,但是他做好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我准备被他骂一吨,什么词都准备好了,我准备怎么跟他检讨,他估计会怎么骂我,他都想好词了,准备好,到了梅兰芳那里,一五一十把自己处境讲一遍,梅兰芳知道这些情况以后,拿出两百块钱来,这是货币,货币不同年代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的两百快就是比较值钱的两百块,给了他两百块,也不说别的,您走吧。他没有想到一个受过他侮辱的,受他欺负的这么一个人居然会这样对待他,他的钱会如此容易地得到,他没有想到,他被梅兰芳的气度、胸怀感动,当场“扑通”跪下,梅先生我真不对,您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我是有眼不识泰山,我错了,以前的文章都是狗屁,我今后再不这么做了。大大的检讨一番,梅兰芳说没有关系没关系,你也要吃饭,没关系,去吧。这是梅兰芳对待批评,受到批评时候的一种人生态度,这叫口德,不说人坏话。

梅兰芳经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他的子女和他的学生,要注意口德,管好嘴巴,别说人坏话。他常常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在一个梨园界的聚会,大家在一块儿吃饭,有一个票友很苛刻,喜欢评论演员,他就在这个饭桌上就讲评论演员,他不喜欢高庆奎,有一个老演员叫高庆奎,说高庆奎唱得怎么不好,身段怎么不好,怎么难看,横不好,竖不好,旁边的人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搭理他,他觉得很奇怪,他说你们到底什么意见?他看见旁边有一个人很文雅,扮相很好,他就说先生您看我说的对不对,那葛先生笑而不答,他看这个先生风度很好就套近乎,先生,您贵姓啊?这个文雅的先生跟他说在下就是被你批得体无完肤骂不决口的高庆奎,这个票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尴尬之极,逃之夭夭。梅兰芳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来教育他的学生,教育他的后代。

所以梅兰芳时刻注意自己的口德,任何场合梅兰芳不讲人家一句坏话。梅兰芳说嘴巴要积德,人生在世两个地方要注意,名利要淡泊,此外嘴巴要让人,嘴巴上积点德,让一点别人,一生平安,这是我听他的弟子直接告诉我的。

我们看梅兰芳,施舍、助人、宽容、律已,他非但艺术高,而且道德好,因此他就赢得了梨园界和全社会的尊敬和崇拜,他真正成为了一个众望所归的艺术大师,众望所谓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这个艺术大师我们就回过头来谈谈他的艺术,他的艺术究竟好在哪里?梅兰芳的文化精神究竟在哪里?我们下一次再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