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芳5爱的情怀

 金色年华554 2017-04-28


内容简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梅兰芳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京剧演员,他一心一意的演戏、编戏、排戏,想的是如何扩大自己和京剧的影响。但是政治格局风云变幻,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入侵东北,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蜚声海内外的大艺术家,一个位列“四大名旦”之首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将会如何对待呢?在这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呢? 

全文:

梅兰芳在世的时代是一个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历史风云变幻。在这个时局变乱当中作为一个大艺术家他的行为举止是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拉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以他的性格外柔内刚,他说话轻声轻气,好像没有什么脾气,心里面有他的一定之规。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做,他的方寸很坚定。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他自己做人准则,坚持着正路直行,以正压邪。一旦国难当头,梅兰芳的这种性格怎么表现,他如何来表达自己的同仇敌忾那是指抗日战争。梅兰芳作为一个艺术家抗日他不可能参军,不可能拿起枪去打敌人,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抗日,梅兰芳的抗日经历过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躲避,30年代初日本的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进入华北,梅兰芳1932年从北京迁居上海,避开日本人,我不愿在你手下工作,你也别想让我唱戏,第一他是躲避。到了上海以后,他开始第二步,第二年到上海,1933年他排了两部新戏,第一部新戏叫《抗金兵》,原来这个戏本来叫《战金山》,表芯宋朝和金国打仗韩世忠在金山这个地方抵抗金国的侵略者。梅兰芳拿来以后,原来那个戏他加东西,突出一个女性,突出韩世忠的妻子叫梁红玉擂鼓,帮助丈夫增长他的气势,战胜了金朝,金朝的军队,擂鼓战金山。

第二出戏《生死恨》,这个戏原来叫《易鞋记》,他把这个戏拿来以后改掉大团圆的结局,原来这个戏是大团圆,改掉,改成悲剧,它描写一个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颠沛流离,有一个女子被抓到俘虏营去了,被敌人抓去了,被外族的军队抓去了,抓去了以后受尽迫害,生病了,她的丈夫后来去投奔宋营,打败了金兵后来跟她相间的时候,她等待了多年,她病入膏肓,一相间的时候她死了,它从一个人性的角度控诉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这种恶果和痛苦。这个戏演到后来就是这个女主人公叫韩玉娘,临死之前声泪俱下的抒发自己内心的那段唱非常感人,完全是新腔,这个腔到今天听还不过时。

我学着试试看“夫妻们分别数载,好似孤雁归来,可怜我被贼将我来卖,我受尽了祸灾,棒打鸳鸯好不伤怀,幸遇着义母,她真心款待,今日里才得再和谐,但愿得了却了当年旧债,纵死在黄泉也好安排。”

解说:梅兰芳排演的《抗金兵》和《生死恨》两部新戏表达了一个爱国艺人对国事、政事的鲜明态度,这两部新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响应和喜爱,极大的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激情和信心。可是随着“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铁蹄不断南下,中国的大片土地惨遭蹂躏,身处其中的梅兰芳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日本当局十分清楚,作为中国第一演员的梅兰芳如果能够出面为日本侵略者演出,那对于他们来说价值巨大,而此时的梅兰芳该如何应对呢?面对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和政治威胁,梅兰芳将会如何保持自己的气节。

梅兰芳抗日第三个阶段那就要讲到他蓄须明志了,留胡子。留胡子我不登台,我是男旦啊,你让我登台我有胡子我怎么唱呢,这就是一个男旦抗日的一个特殊的方式。他1938年这个时候抗战已经开始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他率剧团到香港去演出,演了20天他留在香港了,隐居起来,可是时间一长人家也有点知道他在,隐居几年以后日本人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人又占领了香港,还是在日本人的铁下。日本人到了以后,要庆祝香港被占领,要庆祝什么东京的繁荣等等,还有汪伪政府还都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庆祝活动要请梅兰芳去演出,梅兰芳演出影响大啊,梅兰芳当时不愿意演啊,这个时候就以胡子来推托,并且说我生病了。香港沦陷以后,梅兰芳第二年回到上海,同样是沦陷区。

可是在回到上海的这年年底,日本人要组织庆贺演出,这个演出叫什么呢?叫大东亚战争胜利,要慰劳“皇军”,要到各地去巡演,要到长春,要到南京,还要到日本的东京去巡演,点名梅兰芳你要给我演出,梅兰芳不肯,继续托病,不能老托病啊,后来日本人不相信,反复来缠扰,他不肯,接着留胡子。拖到后来实在拖不过了,日本人说你不是有病吗,我来直接慰劳你,实际上检查你有没有病,梅兰芳这个时候有一点紧张了,日本真是看出我是假病的话这个事比较麻烦,梅兰芳想了一个办法,请医生来给我打伤寒预防针,大家知道打了伤寒预防针会发高烧,会发烧,就把一个姓吴的医生请到家里来了,你帮我把这个针打下去。一生就拿着这个针要打,手在发抖,他不忍心打这个针,你知道这个针打下去有副作用,甚至弄得不好会有生命危险,梅兰芳毕竟是一个大家敬仰的艺术家,他怎么下得了这个手,手在抖,梅兰芳说吴医生你打,我负责,我行为我负责。我保定一个宗旨就是不给日本人演出,我哪怕死我也毫无怨言,我死得其所,你打,不怪你。这个吴医生最后是一狠心一针打下去。

打下去以后梅兰芳说日本人已经有消息来了,日本的军医,派一个军医要来,很快就要来,为了让效果好一点你再给我打一针,打第二针,打第三针,连打三针,很快就发高烧,42度啊。马上人昏迷过去,也就在这个时刻,日本军医来了,一看这个情况是真病不是假病,那么高的高烧,一摸那么烫啊,大家都有过这个经历发高烧,发高烧人很难受,烧得厉害,何况是42度这个高烧,人烧得不行了。梅兰芳这个痛苦可想而知,确实是昏迷了。罢了吧,回去汇报梅兰芳的病是真的。这个病装的确实很逼真,逃过了这一劫,他付出的是这么大的身体的代价。

解说:在梅兰芳看来“蓄须明志”表明的是一个旦角演员不再登台的坚定决心,托病不出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表达了一个爱国艺人傲然挺立的风骨,20实际3040年代正是梅兰芳先生艺术生命达到巅峰的时候,但是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时刻,只能是放弃自我,顾及国难。1949101日,新中国成立之后,梅兰芳的艺术青春得以再度焕发,同时在政治上梅兰芳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和尊重,梅兰芳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先后担任了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当时,文艺战线的一项任务就是进行戏曲改革,主要内容之一是将旧戏里面的一些黄色的、迷信的糟粕部分去掉,戏曲改革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一些传统表演的精华也被一起抛弃掉了,这就涉及到在改革与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将怎样合理选择的问题,对此,身为京剧领军人物的梅兰芳将会如何对待呢?

梅兰芳看到这个情形他就说了一句话,我们改革要贯彻一个原则,五个字,移步不换形。什么叫移步不换形呢?就是在改革艺术往前走的同时不要脱离艺术的本体,再前进你也是受着文化本体的制约,这就把发展的观点和保护的观点统一起来了。

我们举一个他非常著名的一出戏叫《贵妃醉酒》,最早的《贵妃醉酒》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贵妃醉酒了,贵妃醉酒了以后呢她有点迷乱了,皇帝不来陪她,这个醉的女人就开始思春。“高力士你来来来,裴力士你来来来”,干什么去啊?去淫乱去。“卿家啊你来啊来啊,你若是遂得娘娘心,顺了娘娘意,我就来来朝把本奏当今,哎呀卿家呀,管叫你官上加官,职上加职”,你顺了我的心意,我保你官上加官,职上加职,顺她什么心意呢?他就把高力士逼到一个墙角,要跟他干坏事,高力士走投无路往自己下身指一指,娘娘啊我办不了你的事啊。

这个戏观众看了很难看,演员实际上也不愿意演,是糟粕,但是你把糟粕去掉很多表演没有了,醉步啊,眼神啊,这都是早年很多老演员,好几代老演员积累下来那种表演技术。如果你去掉内容,把这些表演去掉,而且这个歌唱和表演是一体化的,去掉哪点它就失去平衡。怎么改?遂了娘娘心,顺了娘娘意,同样是一个心意,内容不一样了。第一个太监你来来来,她指一指下场门五,示意他那个酒坛子,你把酒坛子给我拿来,我虽然现在醉了,她示意他我还要换大杯子喝酒,你来陪我喝酒,内容置换了吧。第二番,叫另外一个太监,太监你来来来,她往上场门一指,那是皇帝的方向,她傍边的椅子皇帝坐的,你把皇帝给我唤来,请皇帝陪我一块儿喝酒,他又把内容置换了,只不过眼神把那种勾引的眼神换成了迷茫的,恍惚的这种眼神。眼神还是有眼睛的技术,但是眼睛的技术内容变了,这样的话内容就置换了,表演呢都在,还是老唱腔,老唱腔基本上没有改。表演、格局都在,完整的这个表演体系,这个表演方法还都在,保留了技术,更换了内容,移步不换形,这是他移步不换形,好多修改都贯彻着这个原则。

解说:梅兰芳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京剧的改革与创新,但他的改革与创新又都继承和遵循着京剧的基本规律,这就是他提出移步不换形的根源。不过建国之后很久,梅兰芳还没有一出新戏问世,如何能将自己移步不换形的理论在京剧舞台上展现出来呢?晚年的梅兰芳将会带给观众怎样的惊喜呢?

1959年,梅兰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也就是这一年国庆十周年梅兰芳以一个中共党员的身份参与庆贺国庆十周年的活动,为此编演了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那个时候梅兰芳65岁,以一个65岁的演员来演绎一个53岁的穆桂英挂帅。

这个穆桂英在戏中的身份,她对皇帝有怨气,皇帝对不起他们杨家,她就隐居起来当家庭妇女,闲居了20年。在国家国难当头的时候,她摒弃了自己的个人的怨言,个人的想法,在佘太君的帮助下担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挂帅出征,这么个故事。这本身以一个剧种带头人,65岁高龄的一个演员来挂帅演这么一个人物本身蛮有戏剧性的,社会影响很大。

他真正地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我举一个例子,这个戏里边有一段就是说从满腹怨言,穆桂英从满腹怨言到最后同意挂帅出征有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有一个克服内心障碍的过程。“一家人闻边报群情振奋,穆桂英挂帅印再度出征,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这个时候台上出现了变化,鼓角齐鸣,她跑到舞台的下场门就是右侧的后部,而且不是小步,不是青衣的小步,跨大步,这里面有点像老生、武生的样子,有点武腔,刀马旦的样子。一面走一边左右翻水袖,做了跃马扬鞭,驰骋疆场的样子。

跑到前角以后,两个手在眼前一晃,我这两个膀子抬不起来了,毕竟我闲居20年,我的力量有限了。再一想,我的过去的部下很多人现在已经没有了,我还行吗?思想上又有一个反腐,梅兰芳的心理刻划,“哎,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

在行当上他把两个行当结合起来用,出新了,内行一看梅兰芳内心又准确,逻辑又清楚,理解又深刻,形象又生动,但是他完成了行当的结合得这么一个思路,用新的办法。再讲他的唱腔,梅兰芳这出戏的唱腔非常大方,到现在听来它还不落后,上口,非常健康明快,富有时代感,有一种爱国的情怀。你看看这个唱腔多么大方、明快,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穆桂英……

我不说唱腔,我唱大概记得住词,否则记不住“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焉能够属于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的兵。”

激昂、明亮,有时代感,这个唱腔你听听现在电视里面经常在唱,梅兰芳这种移步不换形在唱腔上有充分的表现。梅派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既新颖又顾及观众的接受程度,一面在往前走,一面看,我要稳妥的走,观众能不能接受,移步而不换形,喜心而不忘旧。我曾经用过八个字来解释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我的说法是,“旧中见新,新而有根”,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能够按照规律来走,梅兰芳是真正的大家。

解说:梅兰芳先生以65岁的高龄成功上演了他在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而这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最引人注目的剧目也成为梅兰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一出新戏,那么梅兰芳先生究竟是如何走向生命终点的呢?

1961年新疆铁路通车,通车大殿,梅兰芳决定去祝贺,不仅要祝贺,带剧团去演出,积极准备,是八月初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梅兰芳实际上身上已经有病了,梅兰芳经常感到胃疼,在这个之前感到胃疼,他以为就是胃病,然后不断吃胃药,他想到我这个胃痛是不是心脏病按,他开始怀疑心脏病了,想去检查,可是也由于这样那样的忙碌,又在准备到大西北去演出,耽误下来了,没有及时去看病。

在这一天的730号,梅兰芳的儿子的房间半夜里面一点钟梆梆梆被敲响了,一开门梅先生亲在外头,什么事,我感到这儿疼啊,我心脏疼得不得了,哎呀,想到心脏病了,快去看看去,他说我还能忍一忍,这个时候是不是晚上也没有急诊还是怎么样,好一点了,当天晚上就没有去,第二天一早去检查,去检查医生说赶紧给我住院,马上要抢救,梅兰芳说我昨天晚上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两天我们中国戏曲研究院要开党委会,忙得很,我是院长,我不能不参加,希望你宽限我几天,我还要去开会。

那一天就没有住下来,医生说没有办法,梅兰芳很固执,凯勒一点药,你有问题赶紧来,梅兰芳走了。过了几天心脏病大发,出事了。送进医院,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再回去开会了,留在医院里了。85号病情稍微稳定一点,周总理去看他,周总理跟他感情非常好,梅兰芳1959年入党之前,周总理曾经表示过如果需要我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梅兰芳跟来人说想了半天说不行,总理那么忙,中国有那么多艺术家,如果大家都要周总理当入党介绍人,总理不要忙死了,我要带头,我不能做这个事,我是个平常人,是个普遍人,我们不要麻烦总理。周总理对他非常好,亲自给他按脉,哎呀,一边按脉梅兰芳跟他唠嗑,我真担心就是这几天的事,你看八月初,本来说是要到大西北去演出的,到新疆去演出的,没去成,我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周总理说你别念叨这个了,你主要是看好你的病,将来不仅要到大西北,大西南,你还要出国,我们给你安排很多演出的任务,让你区市县为群众服务的理想,但是现在一定要把病养好。

周总理走的时候对于医务人员千叮嘱,万钉住,说你们定把梅兰芳给救回来。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对心脏病的认识有限,加上梅兰芳又没有及时的救治,没有及时的发现病况。196188号凌晨五点钟,梅兰芳终于离开了我们

解说:梅兰芳,中国戏曲界的标志人物与世长辞了,世界戏曲界的一颗巨星在东方黎明立刻陨落了,回望梅兰芳的一生,他用美塑造了一个美的世界,而他自己也成为了美的化身。他用爱感染着每一个人,而他爱国、爱人、爱艺的感人情怀也将永久地留在人间。在节目的最后,我们再次献上梅兰芳先生在《霸王别姬》中那段著名的“剑舞”片断,让我们在心中记住这个美丽而传奇的名字——梅兰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