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才子———唐伯虎 上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7-04-28

一代才子———唐伯虎 上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他生活的年代距今五百多年。书画造诣很高,流传至今的诸多作品价格昂贵。他是生前就能靠字画过上好日子的艺术家,也写诗,语句通俗。他参加科举考试,据说受人连累,卷入科场案,背上了贿赂考官的罪名。入狱受折磨,出狱断了仕途的念头,他在老家苏州造了一座象征风流的桃花坞,活给世人瞧。这面目,类似北宋的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贿赂考官一事,过程扑朔迷离,后世喜爱唐寅者颇费猜想。从他的性格看,未必干不出来。 
  唐伯虎的民间形象突出,在历代文人中名列前茅。鲁迅讲的“文以人传”,很适合唐伯虎。汉代的司马相如是另一个典型,靠着“琴挑”富家美女卓文君,财色双丰收,又赚生前身后名。唐寅将行为艺术与书画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五百余年生动鲜活,传奇小说、影视剧的演绎又推波助澜。作为风流才子的符号,他大于司马相如和柳永。这与明清小说的兴起直接相关。曹操、刘备、孙悟空、宋江、贾宝玉……一大群艺术形象牢牢扎根于市井,传播力度之大,今日也难测量。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一篇《唐解元一笑姻缘》,把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传得如火如荼。而民间的胃口尚嫌不足,又把一笑变成三笑。唐伯虎风流多趣的形象被定格,尽管史实与传说相左,但谁能将唐伯虎与秋香拆开呢?犹如谁能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还原为《三国志》中的曹操呢? 


  从来野史不让正史,艺术真实有时候高于历史真实。这话说的是什么?正史对史料的选择和它的评价系统,使其远不能保证所谓“信史”。比史实更高的,是对史实的选择和评价。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经进入价值判断,历史学就变成了哲学。而杰出的艺术“将真理设入自身”,比通常意义上的历史真实更具有价值判断的有效性。此不赘言。 
  唐伯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放浪不羁、一再裸奔?明朝中叶的苏州才子群又是一个怎样的群落? 
  明代成化六年(1470年),唐寅生于苏州阊门。苏州城六个城门,这阊门最繁盛。唐寅描绘:“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南来北往的官船商船汇集于此,热闹光景不消细说。唐寅的父亲于吴趋里巷开了一家小酒店,生意不错。唐寅是长子,却从不帮厨或跑堂,他要干的只有一件事:读书。士农工商的秩序绵延千百年,即便是在苏州这种工商业发达的地方,秩序依然。“学而优则仕”,做官才有大出息。明代的农工商赋税极重,小商家做大谈何容易。即使连滚带爬做大了,还是要去巴结官府……唐伯虎在父亲的念头的笼罩下得以亲近诗书,旁若无人出入昼夜嘈杂的小酒店。父亲不管他,偶尔含笑瞟他几眼。念书用功的孩子,反而玩耍的空间大。《吴县志》:“伯虎……性绝颖,数岁能文。”可见是个天才加勤奋的儿童。《吴郡二科志》则称,唐寅“为人放浪不羁,志甚奇,沾沾自喜。” 
  才华横溢的青年,大多数要沾沾自喜。这也无可厚非。唐伯虎和一个叫张灵的人“伙起”(四川土话),疯玩苏州六门,玩到杭州、绍兴。张灵也沾唐寅的光载入史册了,被称做“里狂生”。二狂生如何狂法,却无详细记载。 
  “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五日一尝新。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唐寅写诗皆通俗。市河,犹如河市,水上的市场,摇橹声与吴人悠长的叫卖声相杂。 

  唐寅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混乱而又生机勃勃。酒家临河,小楼望月,那些口音混杂、穿戴各异的食客走一拨来一拨。玉面狂生抬望眼,烟柳枫桥,红袖起舞,玉人吹箫……苏州自古繁华,鱼米蚕丝之乡,丹青诗书之地。元代的大画家王蒙、倪瓒、黄公望,都生活在苏州附近,画作广传三吴。山水窟,园林窟,美女窟,丹青窟,美的元素如此集中,实在是天下罕见。唐伯虎画仕女、花鸟、山水那么出色,与其日常意绪的丰富大有关联。阁楼闲抛书,楼下总有丽人沿河走来,或是撑开一把油纸伞,缓缓踅入深深的雨巷。“罗袜起芳尘”,唐寅看不足,“三千翠袖楼上下”。好在他抬起的双眼能够不断地低下去,目注诗书,玩味唐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他看楼下丽人看得整天心猿意马,日后也只能继承父亲的营生杀鸡宰鱼,吆喝堂倌,笑迎食客,苦恋寻常女。 


  唐寅学画,和仇英皆师从周臣。周臣名动两浙,可是他的两个弟子都是后来居上。若干年后,唐伯虎卖字画供不应求时,恭请他老师代笔。这就颠倒了师生关系,吴中传为趣谈。那周臣也大度,有人问他的画作为何不及弟子,他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这话精辟。苏东坡点评文同、米芾,首重学养。“文与可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而画名极高、墨竹备受推崇的文同,闻东坡点评后喜曰:“世无知我者,唯子瞻识吾妙处。” 
  现当代书画大家,无一例外地学养深厚。从齐白石、张大千到石鲁、黄宾虹、吴冠中,谁不是胸中千卷足下万里呢?今日书画家宜思量。 
  唐寅十六岁,考上了苏州府学,录为生员第一。官办学堂分京城太学(国子监)、府学、县学。府学录取生员,通常百里挑一。唐寅是下了苦功夫的,两耳偶闻窗外事。苏州的许多街巷名,他叫不出来。也未曾去招惹漂亮女孩儿,只把她们的姿容画入一幅幅仕女图。 
  “郁然思妖姬”,心里装着汉唐宋佳丽,却埋头苦读四书五经,练**八股文。考举人,考进士,然后踏上仕途,一展平生抱负。考不上一切免谈。连唐朝李贺那样的天纵鬼才,也一再从昌谷奔洛阳、复从洛阳八百里奔长安。 
  青年唐伯虎风流倜傥的形象显然被放大了,而民间乐于传播风流。为什么?自西汉董仲舒以降,礼教千年压抑人性,预设了它的民间反抗。魏晋南北朝,反抗很激烈,竹林七贤和陶潜是代表性人物。唐朝的“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反礼教的面目突出。宋词元曲的大面积流行,亦是逆礼教之潮而动,消耗官方意识形态的能量。 

  唐寅读书几千卷,其中大部分与应试无关。朝着仕途与背向官场,两个相异的价值体系皆在孕育中。中国古代的精英文化,几乎都是背向官场的产物。写山水,写田园,俯拾皆是的,是权力场扭曲人性之投影。西方诗人可没有那么多山水田园诗。曹雪芹写群芳诸艳的命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乃是针对礼教对女性无处不在的压迫。一个清代作家,煌煌巨著写女性,并无一人是小脚。曹公为美好女性呐喊,抨击吃人的礼教。   吴侬软语,才子佳人,容易让人生错觉:仿佛才子一律带着阴柔气娘娘腔。事实上远非如此。明末清初的苏州人顾炎武、金圣叹,都是典型的汉子性格。金圣叹评《水浒传》如此独到,盖因好汉与好汉惺惺相惜。他聚众数百人反抗官府的腐败,被官兵捉拿,腰斩于吴门。行刑前慷慨曰:“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这风度,映照魏晋的嵇康,在司马昭为其设置的刑场上从容弹奏《广陵散》。柳如是也是明末苏州人,艳骨兼傲骨,受到陈寅恪先生的礼赞,为她写传记…… 



  唐寅考中府学生员第一名后,名声大蹿。学生当中,他底子厚,天资足,学力有余便胡闹。他与张灵“赤立泮池中,以手激水相斗,谓之水战”。泮池水浅,仅可及腰,赤身水战多时,学生们围观大哗,却有顽皮小子脱了裤子跃入池中混战。以手激水之时,人要腾跳。怒不可遏的先生挥舞着教鞭奔来,几个裸身学子慌忙逃跑……这事传开去。城里的学究结队指责,小脚婆子怒目叉腰骂了又骂。 
  唐伯虎的青少年时期,除了读书,大抵疯玩而已,没有狎妓的记录。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在吃“长饭”,日用紧张。 
  由于年少得名,城里的一些人物来找他了,其中一个叫祝枝山,字允明,出自名门,大唐寅十来岁。此人才学超迈,草书尤其出色。外祖父做过朝廷大官中书舍人,岳父又是礼部尚书。苏州城里,祝枝山的家族显赫数一数二,几十年笏袍山积。想要结交祝门子弟的人多得数不清,然而祝枝山锦袍宝马造访唐家的小酒店,唐寅却屡次将其拒之门外。 
  什么原因呢?恐怕是因为门第悬殊。唐寅傲气,可见一斑。他不想去攀附官宦世家。此事或许表明,唐寅对自己的家庭是有自卑感的。 
  好汉寻好汉,才子访才子。物以类聚。古人比较质朴,谁优秀就奔谁而去。“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 
  祝枝山屈尊结交,唐伯虎终于敞开了蓬门。二人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友谊。一个书法好,一个绘画好,形成互补。祝枝山博学多才,又是个玩主,豪门公子偏装乞丐,闯入盛宴讨杯酒喝,那模样惟妙惟肖。他的左手多一指,自称枝指。也好色,此间却按捺着,毕竟他岳父是朝廷高官。但若干年后究竟还是闹了一桩大绯闻……


  不久,书画俱佳的文徵明加入进来,三个男人畅游吴中。后来又有徐祯卿,合称江南四才子。文徵明与唐寅同年生,活了九十岁。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有数十件之多。他的小楷书法,明朝称第一。 
  几个大才子游起来,裘马轻狂,眉飞色舞。乡村野肆饮酒,哪管有钱没钱。喝,吟,唱,且歌且舞。学宋人将鲜花插满头。苏轼词:“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明代的才子们,谁不崇拜艺术全能、平生伟岸的苏东坡呢?后来唐寅专程跑到黄州去追寻坡仙遗迹,沐浴拈笔,毕恭毕敬画东坡道人。祝枝山写的小楷《赤壁赋》哄动一时。徐祯卿诗名盖世,宣称隔代师从苏东坡、白香山。 
  晋唐宋气象,笼罩着明朝。 
  饮酒缺钱,当垆卖画。唐伯虎画得快,兼工带写,生动而准确,设色鲜艳。“当其下笔风雨快,笔势未到气已吞。”乡间的青砖大户不乏欣赏者,掏银子不迟疑。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明代的《枫桥夜泊》诗碑,系文徵明书。 
  才子们出城玩兴奋了,夜不归宿,“解鞍倚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五月枫桥上,横七竖八躺着白衣、锦袍。寒山下水稻青青麦子金黄,农人躬耕,家家织布声。蜿蜒的田边小路,俏村姑提竹篮卖花,祝枝山、张灵总是要上前去搭讪,逗笑。文徵明皱起眉头。唐伯虎观察村姑的衣裳、情态,联想市井裙钗,宫廷仕女。少年徐祯卿手握一卷李贺《昌谷诗》,沉迷于李贺笔下的咸阳古道…… 

  五月艳阳下,山水人物胜图画。江南的画家设色多艳丽,盖因地域所致。被董其昌誉为“近代高手第一”的仇英,早年做过漆匠。仇英的人物画足以和唐寅争雄。他是太仓人,后移居苏州,加盟了吴中的超级艺术沙龙。 
  明朝中叶,全国的文学艺术精英,首推苏州。 
  唐寅十九岁,娶官宦人家的女儿徐氏为妻。婚姻脱离商界,向“士”的阶层迈出了一步。婚后夫妻和睦。因徐氏的照料,家里的小酒店生意兴旺。唐寅写诗,徐氏能欣赏,这使他感到欣慰。然而好景不长。唐寅的父亲唐广德病死了,嫁出去的小妹受虐待,悒郁而亡,母亲也撒手西去。唐家隔数月就举一回哀,兄弟抱头痛哭,亲朋邻居劝不住。唐寅尤其不能接受的是小妹的死,《祭妹文》摧肝裂脾。 
  死神接踵而至,人在惶惑之中。当初唐家五口人,五已去其三。如今妻子徐氏陪着他,抚慰他的巨大伤痛,帮他渡过难关。可他万万没想到,操劳过度的徐氏病倒了,竟然一病而亡。 
  短短二三年间,四位亲人俱亡。烧不完的纸钱……这对唐寅的打击是不可想象的。死生无常,人寿短促。唐寅的性格和生存向度均受影响。挑灯夜读。深夜悲叹。一个人跑到远郊去,长歌当哭。《白发》云:“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春去秋来形单影只,谢他苏州酒朋诗侣。 
  此后人生路,发力向何处?“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1488年,二十九岁的唐寅去应天府(南京)考举人,得第一名,称解元。唐解元三个字不胫而走。大才子憋了若干年,终于意气风发,逛夫子庙,游秦淮河,处处受人青睐。获取功名利禄,易如探囊取物。到他居住的小旅舍递名刺(名片)的人排起了队。有个叫徐经的江阴豪门子弟,巴巴的攀上唐解元,恭请他移至高等客栈,每日好酒豪车伺候。 
  从南京回到苏州,唐寅大受称赞。连送鱼的小贩也叫他唐解元。小酒店的生意由弟弟经营,唐寅对弟弟说:等我做了官,你就不用开店了。 
  弟弟一家自是欢喜。 


  次年,唐寅坐徐经的大船走水路进北京,行程一千多里。运河两岸的冬日景致,由江南而北国,由葱郁而苍凉。京城三月会试举子于礼部,称春闱,自唐朝以来未曾变更。各地考生密密麻麻。一些人肚子里墨水不够便打起了歪主意,其中就有富家子徐经。此人花大把银子买通会试总裁程某的家人,得了文章题目,请唐寅代笔。唐寅一挥而就,似乎不知个中隐情。考试前“场屋代笔”不稀罕。那徐经昼夜背诵唐寅的文章,囫囵吞下肚去。进考场文不加点,左顾右盼一脸得色,使熟悉他的八股文底子的考生满腹狐疑。考完了,千百个举子屏息静气,等待礼部放金榜。考中进士,便踏上了仕途,享受朝廷的俸禄。徐经按捺不住兴奋劲儿,邀客畅饮,大醉,吹嘘他和程总裁的关系。于是被人告发,受审查,继而打入大牢。唐寅未能免,一并入狱。   这件事的另一种说法,是唐寅不谙世故,把预先代笔的文章与试题正好吻合的事说出去了,招致祸从天降。 
  金榜无名,牢狱有号。二十年寒窗奋斗,却落得如此下场。狱中的情形不妙,挨打受辱难免。狱卒专爱攻击细皮嫩肉。犯人又欺负犯人……半年多,唐寅的身心备受煎熬。后来他终身不提在北京蹲大牢的奇耻大辱。牢门向他敞开之时,龙门就永远关闭了。 
  出狱回苏州,而立之年的唐伯虎耷拉着脑袋。 
  家中一片破败,小酒店食客骤减。街坊互相耳语:囚犯唐伯虎呀,晦气!唐寅继娶的女人动不动就给他脸色瞧,薄嘴皮子数落才子:唐解元呀唐解元,原来你不值一文钱。牛皮吹上天,到头来栽进京城牢狱!挨鞭子吃棍子,颜面扫地。我清清白白一妇人,嫁给你这大牢汉,倒霉鬼,鑞枪头,哪世造的孽哟,害我年纪轻轻遭报应…… 
  苏州市井妇人,软语骂人很厉害,夹杂动作,且跳且骂。有些妇人能骂一整天。她们搬个凳子坐了,面朝大街慢慢叫骂,掌控着语言的节奏,还忙中抽空梳理头发,整理衣裳,跷跷指头,并将嘴边的白沫及时抹干净。她们要骂得好看。 

  唐伯虎一怒之下写了休书,妇人当天溜之大吉。 
  郁闷之极。前途毁了。连生计都成问题。当初豪语惊众:“龙虎榜上争第一,烟花堆里醉千场。”眼下灰头土脸,喝水塞牙,走平路跌跌撞撞。街上的泼皮嘲笑:唐解元咋不狂了?咋耷眼了?解元解元,捡个铜元,买一块烧饼吃两天! 
  虎落平阳被犬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昔日蹭酒喝的朋友一夜间全部蒸发,颇似李白在扬州金尽,狐朋狗友一哄而散,于是破例思念四川绵州的故乡,写下“床前明月光……”酒店的店小二也要装模做样,“僮奴据案”,罢工了,估计酒店欠了他的工资。 
  “兹所经由,惨毒万状。眉目改观,愧色满面。衣焦不可伸,屣缺不可纳……日愿一餐,盖不谋其夕也!” 
  衣鞋破旧,一天吃一顿饭。饿着睡去又饥慌醒来。蜀人尝言:饿得心慌。江南鱼米之乡,可怜唐寅惨状。多半是气成这样,钓几条小鱼也能充饥的。可惜了满腹才华一腔抱负。饿就饿吧,瘦就瘦吧。鞋破衣烂怕个球,一双光脚板照样上街走。学堂里裸过身的汉子还怕光脚? 
  北京科场冤案后,“海内俱以寅为不齿之士……知与不知,皆指而骂,辱亦甚矣!”素不相识的人也指着鼻子骂他。 
  从万人称羡的唐解元到庸众唾骂的大牢释放犯,这落差太大,这面子也丢大了。“士可杀,不可再辱。”唐寅《致文徵明书》千余言,每一个字都饱含疼痛。上面的几段引文,都是信中沉痛语。命运落差造就英才,包括这位以风流著称的书画大才子。 
  这事颇能说明唐寅的性格。 
  二十岁,始遭家庭一连串凶事。三十岁,蒙冤,挨打,受辱。原来风流的背后有磨难的支撑。 
  理解唐伯虎,须知这一层。 
  他在信中提到墨子、孙子、司马迁、贾谊,都是受辱受刑而后发愤的大才。沉痛之人要抬起头来。 
  好朋友们资助他远游,祝枝山、文徵明等慷慨解囊。 
  别了,苏州!一叶扁舟远江湖。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游踪不知几万里。舍舟骑马,骑毛驴,毛驴没了再步行,雄赳赳于路上,飘飘然于风中,孤单单于梦里。半路结伴且笑谈,穷途忽又峰回路转。野店灯小,山顶月大,百万颗星星向人蜂拥,“不敢高语声,恐惊天上人”。题诗于寺壁,换几碗斋饭。丈二大画却遇小买主,丹青圣手接过几两散碎银子。也罢,也罢,填饱肚子事大。走累了爬够了倒头便睡,管他牛棚与瓜棚。庐山玉阳峰一觉醒来,星月浩瀚,通身沐浴神的光辉。 
  唐伯虎冲着峡谷长啸,啸声清亮…… 


  每一个体细胞都向自然敞开。中国古代之精英艺术,乃是人事与自然交汇、碰撞、融合的奇观。 
  别说睡瓜棚牛棚,睡杂草丛也无所谓的。苏轼贬黄州开垦东坡麦田,“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真是帅呆了。更贬南荒儋州,“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那中和镇的桄榔庵岂止漏风雨?还漏下许多黄叶,而先生睡得多么香甜。黄州惠州儋州,何处不是坡仙?惠州所作之《纵笔》云:“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文脉就是血脉! 
  唐寅牢记司马迁苏东坡,而苏东坡牢记陶渊明白居易…… 
  仕途无望,背向了官场,长足于道路,于是山山水水向艺术家扑来。漫游归来人已变,玉面书生变成了精悍行者,四肢坚硬,肌肉呈块状。像浪迹天涯的李白那样“双目炯然”。野性点燃了血液,唐伯虎真如虎。 
  茫茫太湖边,唐寅那具有赵孟頫风格的漂亮行书,写下了传世诗篇。《烟波钓叟歌》: 
  太湖三万六千顷,渺渺茫茫漫天影。东西洞庭分两山,幻出芙蓉翠翘岭……阿翁何处钓鱼来?雪白长须清凛凛。自言生长江湖中,八十余年泛萍梗。不知朝市有公侯,只识烟波好风景。芦花荡里醉眠时,就解蓑衣作衾枕。撑开老眼恣猖狂,仰视青天大如饼…… 
  老翁可能有九十岁,雪白长须出入烟波里。更妙的是:“笔床茶灶兼食具,墨筒诗稿行相随。”钓叟与老诗人合而为一。与茫茫太湖相比,朝廷真不值一提。人如闲云野鹤,飘来飘去。填饱肚子还不容易?扁舟长竿,鱼虾蹦跳。身子长年勤劳,吃物营养又好,负面情绪少。寿过百岁,无疾而终,小小的墓地朝着大湖,永远卧听浪潮闲话……这可不是神话。从孔夫子生活的那个年代起,逸人、隐者、高士便层出不穷。而这些**都是读书人,洞察了历史与当下。活得单纯质朴,就是活得丰富。这是中国式的“本真性生存”,尽可能消解形形色色的异化。 
  人被外物设定,受物欲权欲摆弄,就没有自由。 
  仕途失意,艺术得意。这个现象持续了两千多年。皇权像黑洞,思想、艺术、宗教,围着它巨大的引力旋转。逃逸者也在引力的范围之内。此系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显著特征。民间的受力要小一些,江湖越是遥远,引力越是微弱。 
  庄子逍遥开了头,后继者就绵绵无尽。唐寅科场绝望,转身向丘山江河,半径几千里,行程数万。   无边的野地,经年的漫游,寸寸贴近山水肌肤,步步丈量生存境域,精气神充沛了。佼佼者如苏轼,一生半中国,足迹几十万里,春花秋月,雷电风霜,民风民俗民之深情……真好啊! 
  唐寅回苏州干啥呢?他将作何营生?子承父业又开起小酒店?非也,非也,大才子酝酿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大动作,专与礼教、与庸俗的舆论对着干。 
  三十六岁前后,唐伯虎在苏州城的北郊造了一座桃花坞,向世人抛出了风流符号。这桃花坞建于宋人别墅的旧址上,花钱不多,景致很好。唐寅自号“桃花庵主”,作《桃花庵歌》云: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想读更多此类好文章请加微信: yyw6881


  桃花坞对应的还是官场。奔仕途遭重挫,于是背向权力场。每日花与酒,逍遥复逍遥。书画市场支撑了生计,于是不问功业,不经商不耕田,只研墨作画买酒肉。唐寅《感怀》称:“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被康熙帝誉为“老名士”的尤侗,作《桃花坞》云:“桃花坞,中有狂生唐伯虎。狂生自谓我非狂,只因心事不堪吐。渐离筑,祢衡鼓,世上英雄本无主……”战国时代的燕人高渐离,三国时代的祢衡,皆是高士、狂士,后者被曹操杀掉了。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称天下英雄只有曹、刘二人。而尤侗把高渐离、祢衡、唐寅视为英雄。曹刘争天下生灵涂炭,名士只追求自由奔放的个性、活出审美之风采。 



一张超内涵的推理图 请仔细观察下图:你能从中看出什么?(未成年禁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