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即是多,是时候精简你的生活了

 姗姗来迟dw 2017-04-28


文 | 徐小2 · 主播 | 阿成



 点击打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读完《极简主义

    更多快看视频,可在应用商店搜索“有书共读”APP


亲爱的有书书友,晚上好!


周五的傍晚,您是正在匆匆赶往五一假期度假目的地,还是已经坐在自家的沙发上,准备和家人共进晚餐?又或者,作为家庭主妇的您,正热火朝天地张罗一桌丰盛的周末大餐呢?


无论何时何地,您在做什么。当您打开有书APP开启今天的晚读时光时,我都要真诚地说一声感谢!感谢你能在本周坚持读完了《极简主义》90%的内容。


说实话,作为一本管理学经典著作,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轻松。但是,只要你坚持阅读到今天,你就会发现这本薄薄的小书带给你的是太多的惊艳和沉思。


今晚我们将共同完成本书最后10%内容的阅读,即第七章的最后两个部分133-148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天的晚读,并记得在共读群里跟书友们讨论哦~


1.当你被邀请参加一个无聊又耗时的会议时,你会怎么做?

2.通常你会怎样写自己的年终总结?

3.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解压的人吗?

4.你觉得自己是否具备一个优秀创业者的素质?



学会过滤信息,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的早读,我们共同学习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今晚我们将在作者的带领下一起分析六个案例,通过案例体会弗格斯·奥康奈尔提出的关于极简主义的七个理念是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作用的。


首先,会议是每个公司、企业最常见的工作内容,当然会议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但是否有价值,众说纷纭。


常常听到人们私下里抱怨:“三天两头地开各种无聊的会,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有些书友中正是那个常常组织会议的人,是不是也该想想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怨言呢?


很显然,最起码,在拿到《极简主义》之前,这些会议的组织者一定对格斯·奥康奈尔的七个理论是知之甚少的,作者对此做了细致的分析。


首先,要想组织一个成功的会议,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会议的目的(本书第二个理念);第二要明确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完成的事情有哪些(本书第三个理念);三即要确定负责做这些事情的人员(第四个理念);


接下来,要创建议程表,本书第三和第四个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创建议程表,包括对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限定。


同时,还可以运用第五个理念增加一些关于应急措施的讨论,并使其成为会议时长的一部分;第五就是公布目标、议程表和会议时长,向每个参会者都说明需要做好什么准备(第七个理念);


第六主持会议,按照预定的议程表和时间推进会议议程(第四个理念);第七准备一份会议讨论后续行动清单(第三个理念);最后,按时结束会议,这一点很重要,无谓地拖拉会议时长只会降低工作效率。


只要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再开会时,很多人不会再皱着眉头进入会议室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只是个会议的列席者而已。


反之,作为参会者的你也可以遵循这几个点过滤自己要不要浪费时间参加一些会议,如果经过判断发现会议并没什么意义,可以明确地表示不去参加或找人代替参加。



另外,工作报告也是每个职场工作者所熟悉的工作内容,每年的年终总结估计让不少人头疼不已。只顾着自吹自擂未免太骄傲,暴露自己的缺点又挂不住脸面,在规定的时间,写一份拿捏有度,不温不火的年终总结又谈何容易呢?


同样的,对于查阅报告的管理者来说,当五花八门的答卷摆在自己的眼前时,又该如何从中抽取自己想要的内容呢?格斯·奥康奈尔自然有办法,他说在某些方面,我们必须过滤报告的内容,但这并不等于传递那些断章取义、让人误解、颠倒是非或者其他骗人的信息。


以我多年的经验,大多数传统的工作报告,不论是纸质的还是口述的,都存在上述问题。通常来说,这类情况报告给人以大量的事情正在发生的印象——我们做了这个,我们做了那个,发生了这个,发生了那个(总之,就是在说我们做完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是,不是每件发生的事情都是好的,因此,有些工作报告也热衷于报告那些糟糕的事情(但最终目的还是在说我的确完成了我自己的本职工作)。


事实上,这些报告对于审阅者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他们更想看到的是: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样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个结果,应该怎么办?另外,这件事情是否可以按时完成,如果不能完成,应该怎么办?还有就是即将完成的工作我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


如果把握好了这几点,那么报告才是人们想看到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想看到这样的报告呢?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大概有四类:


第一类就是你自己,负责完成事情的人;第二类是你的团队,具体执行细分任务的人;第三类是客户;第四类是你的老板。当所有这些人都可以从工作报告中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时,你的工作才是合格的。


此外,在书中的案例三中,作者还提到了“减压技巧”。这一点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作为负责某一项目或事情的管理者来说,要学会释放压力,才会更好地工作。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并非易事。


看看我们身边身处要职的上级们吧,他们脸上一个个愁眉不展的表情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但是正因为此,作者才想告诉书友们,只有会舒压,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创业者最应该知道的几点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学大师,作者格斯·奥康奈尔怎么会忘记项目进行的过程少不了评估的环节。在本书最后一章的案例四中他提到。


例如,你需要向一个外包项目的承包商提交项目计划,又或者你被要求对一个商业计划或特定企业的预算方案提建议等等,你该怎么办呢?


结合本书作者提到的七个理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第二个理念)告诉人们需要从繁杂混乱的信息中发现事情的真实目标是什么?


接下来,结合(第三个理念)任何事情都要有连续性就表明,我们必须明确完成这个最终目标而必须做的一系列工作是什么。


第三,对连续性事件的细分工作尽量做到细致,这样可以是我们确信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分析了这项工作中应该完成的事情。



第四,就是结合(第四个理念)即如果不做,永远都做不完的理念,告诉人们每个细分工作必须有对应人员负责到底。同时,我们必须清楚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完成工作的时间。


最后,运用本书的第五个理念(结果往往与预期不一样)警示我们,如果某个项目没有什么应急措施或风险管理的话,就没有必要继续做下去了。


作者格斯·奥康奈尔在案例五中向所有创业者或者管理者们给出一个经营一个机构或企业的秘诀,一共有七点,书中罗列得非常清楚,徐小2在此就不罗嗦了。感兴趣的书友们,不妨摘录下来,毕竟这些都是作者真实的经验所得,值得珍藏。


案例六中,作者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讲述项目报告,可谓用心良苦。徐小2建议书友们结合案例二一同来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好了,到这里,国际著名管理学大师、极简主义的倡导者格斯·奥康奈尔的著作《极简主义》一书就全部结束了。关于极简主义,你到底收获了多少呢?不妨用2W1H法则即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 How怎么样扪心自问一下,也许你心里就有答案了!


回复“早安”,有书君送你一张早安祝福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