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到这六点,可以让你少奋斗20年

 和风之旭 2017-04-26

文 | 徐小2 · 主播 | 阿成



 点击打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读完《极简主义

    更多快看视频,可在应用商店搜索“有书共读”APP


各位亲爱的书友,早安~


不知经过两天的共读,您是否已经喜欢上了英国著名管理学大师、极简主义倡导者之一弗格斯·奥康奈尔的《极简主义》呢?


成功,是每个人都期待的结果,但成功者却总是凤毛麟角。快乐,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却屈指可数。


《极简主义》绝对是一本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书,相信已经坚持过两天共读的书友们,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最起码,你会感觉读这本书没有在浪费时间。


作者在本书中想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即六个关于极简主义的理念,前两个理论我们阅读的速度较慢些,是为了方便书友们先把握住本书阅读的节奏,明确作者的思路。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步伐,让阅读更加尽兴。


早读,我们将共同完成第三个理念的学习,即“任何事情都有连续性”(35-66页),告诉大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


接下来,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天的早读,并记得在共读群里跟书友们讨论哦~


1.你是一个守时的人吗?

2.做事情,你是一个积极推动者还是被动者?

3.你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吗?有没有人闲过你啰嗦?



你的成功取决于你的计划是否够详细?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 不打无准备之仗。 ”的确,计划对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但是,是不是有了计划就一定会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


先不说,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差异,单就计划本身而言,也有千差万别的区别。正如《极简主义》的作者弗格斯·奥康奈尔与他的朋友在制定计划时的差别就可以看得出来。


弗格斯·奥康奈尔的朋友为周末亲子游的计划只是做了大概的设想,比如几点到巴黎,第二天几点到迪士尼,晚上几点吃晚餐等等。看起来,这样的计划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不也常常只是单一地计划,我周末要去逛街,或者带孩子去做早教等等。但是如果计划的内容比较单一,或者说只做一件事的话,那基本OK。怕就怕,你在一天的时间里,安排了若干件事情,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弗格斯·奥康奈尔用严谨的表格式计划的方式,将朋友一家的计划进行细化。甚至考虑到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孩子休息,路途遥远以及人的经历等等。得出的结果是,按照朋友的计划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因为当他们9点钟到家后,孩子不可能马上入睡,于是,他们的晚餐只可能推迟到第二天的凌晨,甚至是在昏昏入睡的状态下进行!


瞧!这就是简单计划和详细计划的不同!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工作中,他们也往往是计划的拖延者。



我们试想一下,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是否对时间的概念非常模糊。很多人应该说是对于时间的重要性是明知故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一类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就曾经因为时间概念模糊,没有做好足够的计划,导致失败过。


大学毕业那会儿一次重要的面试,说好11点见面,我却在仅有1个小时间的情况下,打算打车穿越北京城区。结果,因为迟到错过了一次难得的应聘机会。这次教训令我终身难忘。因此,注重细节,注重事件相关的每个环节,都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这一章,作者强调了一个概念——事件的连续性,是制定计划的依据和基础。好的事件连续性决定了好的计划。一些重大事件,如诺曼底登陆是怎样计划的?这主要基于很多人完成了大量的、复杂的、彼此相关联的连续性事件。


那么,如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事件的连续性,即积极地推动事情地发展呢?弗格斯·奥康奈尔告诉我们从六个方面入手,即一开始就做好计划;把计划做得尽可能详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意图;善于运用知识和假设;懂得运用因果关系和随时记录已经发生的事件。


而这些内容,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消化呢?作者在接下来的第三部分“理念应用”里逐一进行了分析。


事实上,这六点内容并不难理解,光看标题基本可以领悟作者的意图所在了。


只是在这里,我要提醒书友们注意的一点就是关于“懂得运用因果关系”的理解,即在我们工作中,遇到难以预估和计划的事件时,一定要冷静。运用因果关系的原理分析到底问题出自于哪里,找到症结所在,方可有的放矢,从而也为下一步的计划做好准备。



做事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见,实践的重要性。因此,理论再精彩,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作者在本章第四部分“案例分享”的案例1中,详细地列举了一个计划制定的过程。让读者们对于计划的详细程度有了直观地认识,即首先确定需要完成的工作,其次确定工作环节的具体内容,第三确定相关性和持续时间,第四步是确定预算。


而在案例二中,作者详细分析了如何把握好机会,在短时间内与已经疏远的客户重新建立联系。显而易见,客户的耐心不足,且会谈的机会难得,那么作为当事人就要在兼顾遵守时间的前提下,把意图表达清楚。此时,提前做好预案,以及出现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就尤为重要了。


前两个案例都好理解,其实在我们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第三个案例提到的“优先处理”问题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只单独解决一个问题,经常几件事情需要同时处理,我们该怎么办呢?


弗格斯·奥康奈尔给出的建议是应该提前做好事件的连续性,一旦事情与事情之间建立了关联和连贯性,那么处理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很多。因为你可以通过处理这堆事项最顶部的项目来推动这个特定的事件向前发展。



更有用的是,当新的事情从外面飘然而至时,你能够将它跟你正在做的事情做比较,看它们之间是否相关。如果是,你可以处理它们;如果不是,你可以先把它们放到一边。


所以,处理收件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查看那些需要立即处理的邮件,或者与你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件相关的邮件,而其他邮件完全可以每两周或者每个月清理一次就足够了。


除此之外,作者提醒读者还应该具备将事件进行分门别类的能力,清楚地将事件分为优先处理和放弃处理等几类,这样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


而为了更好地进行优化分类,有必要做以下几点:即首先问自己如果我只做一件事情,是哪一件呢?然后,对剩余的事情进行再次提问,直到所有的事情都进行排序,你的优化工作就结束了。


最后,作者想告诉读者的就是既然已经决定了事情的先后顺序就马上去做,而不是驻足不前。另外,在某些问题上无需集体讨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拖延了事情的发展。


总而言之,道理说也说了,案例讲也讲了,至于读者们可以领悟到何种程度,那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了。作者还是鼓励大家尽可能动手把计划落到文字上,列出清单,然后不断更新,并注重事件的连续性,如此反复以确保早日取得成功。


好了,在这里我与您的早读时间已经结束,祝大家今天工作愉快,晚上见喽!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