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田史前文化遗存与华夏民族根脉调研

 RK588 2017-04-28
2017-03-07 华胥古国

       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华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华胥陵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陵。伏羲、女娲文化、炎帝、黄帝文化是华胥文化的组成部分。了解华胥文化先从了解蓝田县的史前文化遗存开始,本期小编带大家先了解一下蓝田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  蓝田概况及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蓝田地处关中平原的东南部,隶属西安郊县,这座古老而富有朝气的城市,距西安市区仅22千米。东南以秦岭为界与渭南、华县、洛南、商州、柞水等县市相望,北部以横岭与临潼区为邻,西部与长安区、灞桥区接壤。位于北纬33°511~34°191,东经109°071~109°491之间。

       100多万年前,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蓝田人用打制石器的星星火种宣告了人猿的差别;从蓝田人的直立蹒跚到九河神女华夏始祖母华胥氏,率领她的母系氏族部落族团沿渭河流域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断迁徙;从女娲补天、伏羲画卦那诸多的神话传说故事,到炎黄初祖步入文明;从赫赫宗周礼乐共融,到秦皇大帝一统天下,二次出巡东南干道于蓝田;从汉武盛世声威远播,到大唐帝国的风华绝代;从宋代乡贤“四吕”创立?吕氏乡约?,首开民间自治管理之先河,再到明代秦关先生王之士,清末民初一代大儒牛兆濂讲学芸阁,弘扬理学,再到蓝田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鄂豫陕与鄂豫陕革命老区,这些煌煌业绩无不烙下深深的印记。承载这些博大精深、凝聚先人智慧,反映尊重历史的文化资源,集完整性、至高性、独特性于一体,这些遗存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极高的文化品味,是实物考古、史实佐证、艺术审美、科学展示、传统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是古人和先贤馈赠给我们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蓝田史前文明,更是一份不复多得极为罕见的世界级文化遗存。

       蓝田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的地下遗存十分丰富,累计有1312处,(其中按全国普查标准登录的不可移动的文物416处)其种类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与其它共六大类。复查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的文物点167处,新发现文物点249处,其中古遗址14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45处,其它15处。

       蓝田县是陕西境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区县之一。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数量位于陕西各区县之首。旧石器遗存和化石出土点大多数分布在灞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半坡台地边缘。

       新石器时代遗存则位于河流沿岸的二级阶地上。在灞河及其支流浐河、汤峪河、岱峪河、鲸鱼沟、辋峪河等河流沿岸分布较为集中。

       商周时期遗址分布不甚集中,主要位于灞河、鲸鱼沟、辋峪河沿岸的二级台地上,规模均较小,文化内涵较为简单。

       秦汉时期的遗址主要分布在灞河、岱峪河和鲸鱼沟沿岸,规模均不大,堆积不甚丰富。

       隋唐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和终南山地区,主要为聚落遗址和寺庙遗址。

       蓝田自古乃三秦名邑,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天然历史博物馆。文物遗存密度大、数量多、等级高。仅旧石器时期到明清时期古遗址141处。境内既拥有蓝田猿人、陈家窝人、涝池河、洩湖、新街、嘴头等新旧石器遗址,还有华胥陵、尊庐氏陵、华胥沟、女娲谷、伏羲画卦台、女娲补天、黄帝梦游华胥国等传说和神话故事,民族永久记忆中所播种下的华夏民族根文化。这些既浇灌着中华文明,也滋润着世界文明,并推动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蓝田史前文化,理应成为文化自信的先行者和示范者。这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时代的重托,更是义不容辞的文化担当。

       蓝田之所以成为人文遗存最为丰富的区县,这与蓝田山、川、塬、岭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有着很大的关系。

       蓝田盆地南依秦岭,北依骊山,占据着“汾(河)渭(河)地堑的东南一角”。自新生代始新世纪以来的5000多万年期间,从持续上升的秦岭和骊山上不断冲刷下来的泥沙和石块,加上风力从遥远的西北戈壁、沙漠吹来的黄土,在盆地里逐渐建造起一层又一层的巨厚堆积,仅露出地面的地层厚度就有1300多米。像这样保存完整又出露落良好的新生界盆地,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亚洲也不多见。这些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色彩斑斓鲜艳夺目。有紫红色的、白色的、橘黄色的,远远望去让人仿佛置身于瑶台仙境之中。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地层里蕴藏着各时代丰富的动物化石和地球变迁的信息。以灭绝的远古兽类来说,这里就发现过大约4千万年的两栖犀,2千多万年前的板齿犀、利齿猪、复角柄杯鹿、三梭齿象等,1千多万年到300~500万年前的刺猬、四棱齿象、三趾马、双角犀、羚羊的化石,还有100多万年以来的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伴生动物化石等等。蓝田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蓝田盆地发育良好的新生界地层和巨大的科学考察潜力就引起科学家的注意。1959年国家地质部地质科学家曾河清,他报道蓝田是一个良好的地质剖面,引起科学界的注意。2004年获得国家科学大奖的第四纪地质和地球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的刘东生。那一年,他和他的考察组在蓝田采集了许多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并且提出了蓝田新生界地层的划分方案。这些成果为蓝田迎来地质研究的黄金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接促成了中国科学院专家们后来对蓝田的大规模考察活动。

       蓝田在人类早期史前活动的考古发现遗存和记载,不仅引起过科学界的轰动,在文学艺术领域也产生过石破天惊的效应。2006年农历二月二,参加完四万多名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的著名作家陈忠实触景生情,有关灞河流域史前文化的记载,触发了他头脑中最敏感的神经,竟然不顾年近七旬的疲劳,直接驱车追到蓝田猿人的发现地“公王岭”,在参观考察“蓝田猿人”陈列馆后,竟然浮想联翩,对蓝田史前丰富的人文遗存,发出了如下的感慨:“从公王岭顺灞河而下五十公里处,即是灞河最大支流浐河河边上的半坡氏族村落遗址。从公王岭的蓝田猿人进化到半坡人,整整走过了一百多万年。用一百万年的时间,才取掉了那个“猿”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是太漫长太艰难了。我更为感慨乃至惊诧的是,不过百余公里的灞河河道,竟然给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从猿进化到人的实证,一百多万年的进化史,在地图上无法标识的一条小河完成了。还有华胥氏和她的儿女伏羲、女娲美妙的神话,在这条小河边创造开来,传播出去,写进史书典籍,传播在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子民口头上。这是怎样的一条河啊!”

       这些考古与文学传媒都无疑地验证了蓝田是中华民族早期主要的活动舞台,是人类的摇篮,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不断地发展演变,生息繁衍的过程中,正是在蓝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揭开了民族演进历史的序幕。

二、 史前考古发现遗址文化遗存

1、蓝田猿人遗址:1964年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九间房乡公王岭发掘出土了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这是中华民族最远古的根,今天中华民族的巨树就是从这远古的根上发的芽。这块化石属旧石器遗址的化石,根据古地磁的测定,并将结果与华北黄土、古土壤序列、深海氧同位素对比,得出结论是:公王岭遗址距今约110~115万年,陈家窝猿人遗址为距今65万年。蓝田猿人遗址的发现为我国土地上存在比北京人更古老的人类提供了第一佐证。在国际考古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迄今为止公王岭蓝田直立人仍保持亚洲北部年代最早的人类化石的记录。

       公王岭人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根部,以及一颗左上第二臼齿,这是一个约30多岁的女性个体。

       公王岭人头盖骨化石的显露,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国际考古界重大科学发现。二十世纪末,被中国新闻界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发现之一。伴随着化石出土的50余件旧石器及两千多件动物化石和第四纪黄土剖面的凸显,为研究人类进化史、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地质学及第四纪地质活动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陈家窝蓝田猿人遗址

       此遗址位于县城西北11公里处。洩湖镇陈家窝村约100米冲沟的左侧,属灞河右岸第四级阶地,其时代属于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Q2),遗址保护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

       1963年7月19日,蓝田县人委派员协助古脊所野外工作队,在该遗址发现了一具完整的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几件旧石器和几种与古人类共生的哺乳类动物化石,从而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1964年经古脊所等11个单位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陈家窝蓝田猿人下颌骨经科学家研究认为属于一个老年女性个体。下颌骨倾角为55o,齿面磨损为2o,具有多颏孔,有明显的联合部突起和联合棘,二复肌窝全位于下颌体粗壮度及其形态,与北京猿人下颌骨化石大体一致,不同之处是蓝田标本前部倾角度小,联合部高度与额孔高度差别极大,经用古地磁测定的年距今约65万年。科学家建议命名为“陈家窝亚种”,俗称“陈家窝人”。

       陈家窝出土的旧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和有人工打制痕迹的石核、石片等。其打制石器的材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石器具有交互打击和二次加工的痕迹。较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具有较大的进步性。与古人类共生的哺乳动物如虎、葛氏斑鹿等化石14种,都属北方动物群类型,其软体动物也基本属于现代生活于华北地区的种类。

       蓝田猿人的复原像就是用公王岭出土蓝田猿人头盖骨和陈家窝猿人的下颌骨组合在一起,复原蓝田猿人的雕塑像。

3、涝池河沟遗址:

       位于厚镇乡涝池河沟一带,西距三官庙约2公里。该遗址分布三个点:第一点位于涝池河沟东岸龙潭出口处约64091地点。第二点位于涝池河沟西岸陈家村南约半里,淡水沟出口处64029地点。第三点在涝池河沟西岸,南距陈家村约500米的64095地点。其中以64095号遗址最大,面积南北800米、东西200米,内涵比较丰富。三个点均为新生代更新世的旧石器文化遗址。1957年曾在这里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石英岩打制的大型砍砸器等旧石器。1963年至1964年,古脊所对涝池河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曾出土了一段人类的肱骨化石,先后出土的旧石器有2000多件,其中成型的石器有100多件,主要材料是石英石、脉石英、乳状脉石英、石项砾石、也有少量的石片系用燧石或砂岩打制而成。石器的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等,其中一件打制规则的月牙状凹刃刮削器,其原料为乳状脉石英,刃缘由劈裂面向背面做过仔细加工。石器大部分是用“锤击法”制成。

       出土的动物化石有:斑鹿、野牛、东北麂子、野马、野驴、虎、狼、狐、獾、鬣狗和麝等十三种,这些哺乳动物化石属新生代晚更新世北方动物群成员。涝池河遗址晚于蓝田猿人文化。1992年被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保单位。

4、洩湖一号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

       位于洩湖村北灞河二级阶地、西邻沙河沟,南至洩湖后崖背,北至乡办砖厂。遗址呈南北阶梯型,文化厚度3~6米,面积约为1.5×1公里,1958年发现。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曾进行过两次发掘,出土的器物有陶器、骨器、石器。可见器型有彩陶盆残片、泥质孔陶交错纹残片和夹砂灰陶、杯、缸、纺轮等;石器以磨制为主,也有部分打制石器。骨器比较精致,有针、笄、椎等,骨针比较细小,可能用于医疗。1985年又清理出土的有西周车马坑一座。该遗址主要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至龙山文化聚落遗址,还包含有客省庄二期文化和西周。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保单位。

5、其余旧石器遗址主要的有如下几处

       (1)水子沟遗址:属新生代更新世早期,发掘地点位于九间房乡公王岭村西南约200余米,整个遗址面积约80000平方米,1964年发现,出土文物有石英岩、盘状刮削器、砍砸器数件。

       (2)安沟遗址:属旧石器遗址。发现地点普化镇安沟村,遗址面积1200平方米,1963年发现,有石英岩、砍砸器等。

       (3)锡水洞遗址:属旧石器遗址。遗址在今玉川镇锡水河下洞,文化层厚度8米。内含石器、骨器、烧骨、动物化石等。出土的石器以大理石、花岗岩、脉石英为主,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锤等。石器大多采用单面反向打击,制造较粗糙。用出土的有西藏黑熊、豪猪、中国犀牛、水鹿、葛氏斑鹿、羚羊、水牛等哺乳动物化石,属中更新世早期遗存。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保单位。

       (4)嘴头遗址:属新石器时期。位于焦岱镇嘴头村南侧,面积约2万㎡,文化层厚度0.5—3米,暴露灰坑多处。采集有仰韶文化、庙辰沟类型的泥质孔陶和灰砂孔、灰陶、饰绳纹、麻点纹、篦纹,器形有罐、盆等。还发现有磨制石斧、石刀等。1969年被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保单位。

       (5)黄沟遗址:位于蓝关镇黄沟村东南150米,属新石器遗址。面积约1.65万㎡,文化层厚1.5—2米,采集有泥质和夹砂孔、灰陶片。纹饰有绳纹、指印纹、刻划文,器形可辨小口尖底瓶、翁、罐等。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球和骨镞、骨刀,属仰韶文化遗存。1969年被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文保单位。

       (6)堡子沟遗址:属新时期时代,位于洩湖镇洩湖街西北1.5公里处。面积12万㎡,文化层厚1—3米,暴露灰坑灰层多处。采集有仰韶文化泥质孔陶和灰砂孔、灰陶片,饰绳纹、刻划纹及黑彩,器形可辨钵、盆等。龙山文化的泥质灰、黑陶及夹砂灰陶片,纹饰多为篦纹,器形有罐、翁等。另采集有磨制石斧。1969年被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保单位。

       (7)新街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位于华胥镇新街村北200米,东南30米。1916年及上世纪80年代调查,面积约10万㎡。文化层厚0.5—3米,暴露灰坑及白灰居住面多处。采集有泥质或夹砂灰陶片,纹饰以绳纹、蓝纹为主,器形有钵、盆、罐等。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打制刮削器等。属仰韶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1969年被蓝田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小寨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位于蓝关镇小寨村周围。面积约1.6万㎡,文化层厚1×1.5米,显露灰坑多处。采集有泥质孔、灰陶和灰砂孔陶、灰陶、褐陶片。纹饰有绳纹、锥刺纹及黑彩宽带纹。可辨器形有尖底瓶、钵、盆、罐等。还发现磨制石斧、石球。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1969年被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保单位。

三、史前传说文化遗存

       史前文明是人类幼年时期凝固了的岁月之歌,是蒙昧时期人类进化的年轮。华胥氏时代是一个无文字考据的时代,它依赖史前先民们口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将人类史前的历史流传下来。我们知道人类的历史通过三种形式流传下来,一是考古发现证明;二是依赖大量的典籍史书记载表明那逝去的历史;三是依赖史前先民口头传说和流传的神话来表明那些逝去的历史,从文明的兴衰发展的交替中,感到历史的必然。人们正是通过以上三种形式而破解那扑朔迷离的历史。

       蓝田史称“三皇故居”,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主要舞台,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实际上最早就是指居住在骊山周围、灞河之滨、以花作为图腾的华族部落,即华胥部落族团,又称华胥国。

       华胥氏是史前中国母系氏族部落一位杰出的女首领,在史前的传说中她被称为“九河神女”,可见华胥氏活动范围十分广泛,影响也十分深远。九河在《尔雅·释水》文章中记载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絮、钩盘、鬲津等九条河。尽管这些河流目前已无法确认,但大体都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还有记载华胥氏率领它的族团,北至延川,南至四川、广元、阆中,东到济宁,西到寿安(今甘肃天水)一带,足迹遍布黄河中下游地区。华胥氏是伏羲、女娲的生母,炎帝、黄帝、蚩尤的远祖,她被人类奉为人神结合的圣女。华胥民族的始祖母,是她孕育了一个古老民族智慧的灵光。

       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华胥履大人之迹,于雷泽而生伏羲。”又据《竹书记年·前篇》记:“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大人之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此段文字记述了华胥氏于雷泽之中与雷神结合的过程,也正是在华胥氏在黄河中下游的不断迁徙中,创造了亘古常新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远逝的史前历史中,是华胥氏、女娲和伏羲创造了史前文明,即前仰韶文化的辉煌时代。是她(他)们抟土造人,繁衍人类;正姓氏、置婚姻,结束了人类早期群婚历史(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是她们教疱置厨、结网养畜,开始了畜牧养置和采集农业种植,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是她们制笙簧,以悦耳目;听风辩气,画八卦泄天机之蕴,作书契代绳结,肇文字之源;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积芦灰而止淫水,结束了洪荒时期洪水为患的历史。正是伏羲创立的八卦二进位的成果福泽了千秋万代,使人类将凝视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于古华胥国那七彩的往昔。

       华胥氏创立的华胥国和华夏文明创造了一种“天人合一”部落间和谐相处的一种自然状态,恬淡朴素的生活情趣,一种规范有序具有国家管理萌芽的社会形态。

在《列子》一书中记载了黄帝梦游华胥国。黄帝对华胥氏的记忆;

       “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翕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不知亲已,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惜;不肯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独无所爱惜,无所畏惧,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责无痛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自然而已……”

       黄帝时代离华胥氏时代已过去二、三千年之久,黄帝梦游华胥氏之国是如此美好、如此神奇,反映了战国时期一位哲人思古之幽情,但也透露了一些历史信息,说明在华胥时代人们是平等的,“无帅长”是说看不出谁是帅长,还没有私人占有的嗜欲。为了部落的生存,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华胥氏时代是令古代中国人入梦的时代,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永远记忆。

       华胥氏时代尽管目前尚无法勾画出细节,但是它实实在在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伟大的时代。蓝田华胥陵在苏醒的民族意识里正在受到关注,因为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正是需要从民族演进的历史中汲取凝聚力和智慧,而华胥氏、华胥国正是一个实现复兴的伟大平台。

华胥氏是中华民族始祖母,华胥陵中华民族母亲陵,华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华胥文化宣言》

       华胥陵亦称为羲母陵。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埋葬始祖母华胥氏的陵寝之地。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是中华民族母系祖先祖根之所在,被称为东方圣陵。其陵墓北枕骊山,南临临潼,隔河与白鹿原相望,是一块纯阳的风水宝地。

华胥陵原周长200余米,高8米,陵冢为长方体覆斗型,东西长80米,南北60米。原陵区古树参天,钟鼓高悬,殿宇宏伟,常年祭祀不断。

       《据太平寰宇记》载:“蓝田为三皇故居,境内有华胥氏陵。”

明、清、民国几部《蓝田县志》均载:“蓝田有华胥氏、尊庐师陵、女娲谷遗址,史称“三皇故居。”

       华胥陵周围分布着许多同华胥氏与之有关的遗迹,有华胥沟、三皇庙、毓仙桥、娲氏村、女娲堡、人宗庙、磨合沟、华胥窑、画卦台等。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明代碑石,碑石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字样,左右两边分别刻着:“伏羲肇娠,黄帝梦游”等字样。这些遗存都进一步印证了《陕西通志》所记的“羲母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的记载”。华胥陵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陵冢,是一个令全球华人向往祭奠的圣地。

       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她彰显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寻根华胥,振兴中华,不仅是民族根文化与凝聚力的再现,更是华胥文化所体现的历史性、人民性、稳定性与持久性的进一步再现。华胥文化尽管作为远古时期的文化,但是,它所倡导的敬畏自然,顺应规律,开拓创新,淳朴和谐的精神底蕴,是永远值得后人所提倡和效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