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中草药图谱161

 龙叔文馆 2017-04-28

地黄

地黄 Radix Rehmanniae

(英)Chinese Fox-Glove Root

[别名] 酒壶花、山烟根、山烟、山白菜。

农村中草药图谱161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葶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花冠钟形,略2唇状,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萼和花柱。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田埂、路旁。主产河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多栽培。

[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为鲜生地;根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熏蒸至黑润,为熟地黄。

[性状] 鲜地黄纺锤形或圆柱形条状,中间常缢缩作连珠状;表面淡橙色,具皱纹、皮孔及芽痕;肉质,易断,断面黄白色,皮部有橙红色小点;味微甜、微苦。生地黄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黑色,极皱缩;质韧,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化学成份] 含梓醇(catalpol)、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β-谷甾醇及菜油甾醇(campesterol)等。

[性味] 鲜生地性寒,味甘、苦。生地黄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用量鲜生地黄12~30g,生、熟的黄9~15g。

地榆

地榆 Radix sanguisorbae

(英)Garden Burnet Root

[别名] 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

农村中草药图谱161

[来源] 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有时带紫色。羽状复叶,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互生。托叶镰状,有齿;小叶7~21,矩状椭圆形,长1.5~6cm,宽0.5~3cm,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圆而锐的锯齿,小叶柄基部具小托叶,穗状花序顶生,圆柱形,花小而密集;花被4裂,花瓣状,紫红色。瘦果椭圆形,褐色,花被宿存。花果期7~9月。

生于山坡、草地、林缘灌丛及田边。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 干燥。生用或炒炭用。

[性状] 根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或扭曲,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或暗紫色,粗糙,有纵皱纹、横裂纹及支根痕;质硬,断面较平坦或皮部露出绵状纤维。味微苦涩。

[化学成份] 含地榆甙Ⅰ、Ⅱ(ziyu-glycoside Ⅰ,Ⅱ)、地榆皂甙A、B、E (sanguisorbin A,B,E)和没食子酸、鞣质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涩。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用量9~15g。

[附注] 同属植物长叶地榆S.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 Yu et Li的根亦作地榆入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