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经典名家之明清紫砂家时大彬

 红豆居士 2017-04-28


时大彬的壶可谓是“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


吴骞在《阳羡名陶录》里说:“明代良陶让一时”,此一“时”即时大彬。


▲时大彬画像


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


时大彬 号少山。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


造才铭刻赌有深入研究,善用各式陶土或在陶土中掺 缸土制作。有”浙江省 粗 古,肌理匀”的赞语。


▲ 时大彬制圈钮壶


时大彬的父亲时鹏是当时文化名流。明嘉靖年间,流传着“四大名家”,即董翰、赵梁、元畅、时鹏。


时大彬最初喜欢做大壶,按画作比例,用现在的眼光看,应有2500cc之大。


后时大彬游娄东,遇到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壶艺收藏家陈继儒。


▲ 时大彬制紫砂醴泉壶


陈继儒对茗壶有很高的鉴赏能力,曾聘请制壶好手蒋时英至家中制壶,然后陈继儒为之书铭,名工名士,后来世称“双绝壶”。


时大彬常与陈继儒讨论品茶试茶之奥妙,一天,陈继儒建议:“把壶从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执之、一手捋须吟诗的雅器,那该多好。”


于是,时大彬开始改制小壶,茗壶才由大而改小,改到只有300-400cc左右。


▲ 时大彬款铺砂菱形壶


时大彬这一变革,将制壶工艺手法和壶型大小规格基本固定下来,并流传至今,成为史上一件趣闻乐事。


时大彬的紫砂壶并不力求雕琢,而以朴素的雅致和整体感见长,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


大彬作品欣赏


古人用款,有印章款、刻款,但极少能分辨出风格特征。


也有官窑形式的款,但只有康熙、乾隆两朝,进宫多少把壶,宫廷档案都有明确记录,而且只进不出,民间几乎没有。


鉴定紫砂壶时,绝不能仅凭款识而已,一定要结合泥质、泥色、造型、制作工艺、烧成以及制壶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一起来判断。


▲时大彬刻章


如果将考古发现的三件大彬壶进行相互比较,不难发现扬州出土的六方壶制作工艺要差一些。


紫砂壶由圆器到方器,从工艺上来说,方器难于圆器,或许六方壶也可能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


流与纽的处理都已强调了茗壶的使用功能。时大彬一生约八十余岁,所制作品当数以千计,流传其广,但流传存世者极少。


至清乾隆年间,时大彬的作品已视为稀世珍宝了。  


▲时大彬制提梁壶


从现已见到的明代晚期其他壶艺与之相比较,当时以大彬制壶工艺为最佳。


不少制壶者,虽与时大彬为同时代人,但制壶工艺却相差甚远。


据史料记载,在晚明,时大彬在世时,就已出现仿时大彬作品。


▲时大彬制玉兰花六瓣壶


时大彬是从13岁私塾结业后,就做起了紫砂壶,当时供春已是80多岁的老者。


偶然见到时大彬,觉得他很有潜质,就招入门下悉心指导,时大彬因此成为供春的关门弟子。


时大彬继承了供春的捏塑法制壶技巧,并加以创新,采用拍打成型“围身筒”的方法制作,还请了木工和刻工做了印盘。


增加了紫砂壶的品种类型和象形装饰;并且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承上启下,发展了紫砂艺术。


▲时大彬制六方大彬壶


在成形技法方面,大彬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


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又首创方形、圆形壶式,成为紫砂壶造型的典型壶式。


▲时大彬制特大高执壶


目前博物馆展示的“时壶”都是其容量较大,多采用简洁、大度的点线面构造。


并在壶盖和壶肩、壶裙恰到好处地点缀了一些用木龛印制出来的花样图案,虽然略显粗糙,但不失气韵,浑然一体。


同时具备了使用功能和欣赏效果。“时壶”的最大特点是简洁,所以后人称其为“光货”。


这就从供春的承袭自然过渡到时大彬的人为创意,这是早期紫砂壶的质的建树。


▲如意纹盖三足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