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诚素之先达兮:定情信物挑选指南 | 旁浙博引

 由感而发 2017-04-28

小编最近复习96版《红楼梦》到第25集“贾二舍偷娶尤二姨”,末尾尤三姐自刎耻情归地府,使得正是柳湘莲赠她以定情的鸳鸯剑。


柳湘莲曾以祖传宝剑为誓:“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性,然亦断不舍此剑者”;尤小妹也曾“每日望着剑,自笑终身有靠”。



三姐看时,上面龙吞夔[kuí]护,珠宝晶荧,将靶一掣,里面却是两把合体的。一把上面錾[zàn]着一“鸳”字,一把上面錾着一“鸯”字,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


“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讨论定情信物以二郎三姐起,确实惨烈了些。



《大话西游》中,紫霞亦是因至尊宝拔出宝剑而倾心,亦是算不得善终,可见宝剑定情有风险,诸位请慎重。


定情信物,表记情投意合之物,物未有一定,古今中外层出不穷,泛滥成灾,一方手帕,一枝桃花,一半玉佩……


纵无定说,但还是能找到那些出镜率异常高的物品,曹魏一朝即有繁钦《定情诗》作此归纳,简直可以说是常见定情信物大全


定情诗 

作者/繁钦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上下滑动查看全诗)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此“南宋 臂钏”为银质,素面。将银条锤扁,盘绕成8圈螺旋状,镯头用银丝缠作的活环与下层的连环套接,可以调节松紧。


缠臂金即金臂钏,多戴于上臂,在当时私密性极高。吴自牧的《梦粱录》载宋朝订婚聘礼有“三金”之俗,即金钏、金鋜[zhuó]、金帔坠。金钏是手镯,金鋜[zhuó]是脚镯,帔坠是挂在霞帔底部保持平展的小坠子。


↑ 宋 弦纹金指鋜

↓ 宋 卷草纹金钏


↑ 南宋 满池娇纹金帔坠


苏胖有言,“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想象一下宋朝妇女还是挺朋克的。但随着封建礼教日渐苛刻,约明晚期,臂钏便退出了佳人妆台。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戒指定情并非西方独有,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以指环一双赠之作为信物,“会面安可期 , 见指环如见其人”。


明 嵌宝石金戒指


到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

十五玉童色,双蛾青弯弯。

鸟衔樱桃花,此时刺绣闲。 
娇小恣所爱,误人金指环。

艳花句引落,灭烛屏风关。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耳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山海经》有载:“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xià]。”



宋金耳饰以蜂蝶花草为主要装饰题材,到了明代,葫芦耳环成为“爆款”。《天水冰山录》便记录有 “金光葫芦耳环” “金摺丝葫芦耳环” “金累丝葫芦耳环”等,其材质及制作工艺各异,尽显新巧。



明 金镶水晶葫芦耳环


明 金镶宝蝶赶花耳环


明 金累丝葫芦耳环


明清时期,还流行一种小型金属耳环名丁香,小巧轻便、简约随意、不碍劳作,非常适于家常佩戴。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

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

高能虐汪的“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香囊,即荷包,多贴身佩戴,怀儿里放,枕袋里藏。故而林妹妹在乎也是有道理的,金线银线交错之下,“和清愁一处装”,是慕意情思,是“芳心偷付檀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跳脱”为手镯古称,在明清以后就渐渐被镯、钏取代。



费以群款桃花仕女图轴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君子比德如玉,以玉承情自是显得风雅自持。“罗缨”指的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的“人面吊坠”玉佩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梁武帝萧衍《有所思》“腰中双绮罗,梦为同心结”,“同心”、“连理”,为寄情思所常取。以“绑定”表衷情,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独立性,有时不仅局限于爱情。



在白居易在《赠元稹》中写到,“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惟元君......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左右滑动查看)


搔头即簪,簪钗作为寄情之物自不必多说。旧时情人之间有分钗赠别之俗,玄宗杨妃为人艳称的情事里,最初是明皇“授金钗钿合以固之”,中间是“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的兵荒马乱,最终海上仙山的太真寄将旧物,“天上人间会相见”。金钗钿合,亦可称有始有终,不枉两心知一场。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古代的绢称为纨素,而裙是从“裳”演变而来。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称。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武则天《如意娘》




金环

约指

同心之绣

纨素之裙

……

寄情思之物当然远不止这些

静秋和老三的玻璃丝小金鱼


和叶和平次的护身符

蝙蝠侠和猫女的珍珠项链


白云大妈和黑土大爷的“秋天的菠菜”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