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古诗词中的“点睛之笔”(二)...

 JieZHoun 2017-04-29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评:该词当是柳三变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除此之外,就是雨霖铃了吧?而在这首词里,大部分人只记得末二句,不正是点睛之笔?为传世名句也。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点评:如柳三变之凤栖梧,此首末二句,与“落花、微雨”句为千古工对。知晏小山者必知此二句,次之为“歌尽桃花扇底风”。

《踏莎行》

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点评:末二句为传世名句,然今人不解其美。“月冷千山”极言清冷广远,“冥冥归去”指离魂已远,永不可回。王静安先生赞曰:“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反二语。”大概姜白石的“二四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更为人广知吧。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点评:末句连用三个比喻,置愁绪于无穷无尽。贺方回这样的词句还有很多,把警句、名句、点睛之句放在结尾,这是他的特色,炼句已入化境。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例举贺方回的词就够了。

《生查子》

贺铸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点评:末二句有乐府民歌风味,本来人不胜愁,想上床睡觉,越急着解衣带,却越糟糕,把衣带打了个死结。它写出了烦恼人处处不顺心的烦乱意态,画龙点睛,乃全词之精髓。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点评这是贺方回苏州悼念亡妻所作,全词情真意切、哀伤动人。与潘安仁的《悼亡》、元微之的《遣悲怀》、苏子瞻的《江城子》等同类题材并传不朽的名作。

夜间辗转难眠中,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末二句于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慧,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

《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点评:以少胜多,妙不可言。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点评:以“斜阳烟柳”来比拟国家前途的惨淡,寄托遥深,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讲,这可能是发牢骚,但是对于我们知道宋朝结局的人,稼轩君真的是一个洞彻局势的人,这末二句因此可称为警句。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点评:末句不用说,它同样是辛弃疾最广为人知的名句。梁启超评曰:“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可见含蓄之深。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点评:南宋将亡,文人垂暮,值此佳节,面对旧友河山,忧国伤时齐涌心头,情不能禁,纵有美酒,也全无乐趣。末句以一个否定式的结论,给全词划上一个沉痛的句号,触人心惊,因此使人印象深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