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航空业精心打造卡特尔,绝对垄断带来绝对傲慢

 小云丽21 2017-04-29

编者按:前段时间,美国联合航空发生的暴力拖拽亚裔乘客事件,着实在世界范围内火了一把。最近,又传出美联航以1.4亿美元的赔偿金与受害人达成和解。在羡慕这笔赔偿金的同时,人们也不禁幸灾乐祸地对美联航说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然而,不仅是美联航,整个美国的航空业都处于绝对垄断的傲慢之中。《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分析了美国航空业只手遮天打造卡特尔的过程和影响。

最近,因为美国联合航空发生的暴力拖拽亚裔乘客事件,社会各界开始呼吁航空公司对自愿放弃座位的乘客给予奖励的制度进行改革。近日,达美航空就给出高达9950美元的付款来吸引乘客放弃超额预订航班的座位。

然而,在这些细节方面的改变已经无法解决航空业更深层次的混乱了,如今的航空旅行行业,已经在离开自由竞争市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78年,有关机构决定对航空公司放松管制。那时,以民航组织主席阿尔弗雷德·卡恩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航班和机票与市场中的其他产品并无二致,还把它们称为“带翅膀的边际成本”。然而,近40年来,在放松管制下的航空业已经逐渐走向混沌状态——因此也证明了上述观点是不全然成立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eronautics Board)一直监管航空公司的定价和飞行线路,同时也保证着航空公司体面但不太高昂的利润。在此条件下,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不断投资新一代的更省油的飞机来让机票价格逐年下降。事实上,在对航空产业放松管制之前的几十年里,机票价格的下滑速度确实比以往更快。

卡恩认为,如果能有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并且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定价,机票价格的下降速度将会更快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选择飞机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然而,事实却不如想象美好——航空公司需要承担以昂贵的设备为形式的固定成本,但是由于作为产品的飞机座位对消费者来说并无太大差异,所以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混乱的秩序中,每个企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在放松管制的头几年,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太过激烈以至于集体都损失了大量财富。于是,他们开始谋划合并。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反垄断机构批准了全部21项被提交的合并提案,此后,又陆续批准了20多项合并提案。

从此,航空公司开始设计更加频繁的飞行计划,也大力拓展属于本公司的主力机场,以求能最大化自身定价能力。到1988年,只有两家航空公司来竞争85%的市场份额。他们一直密切监测着对方的票价,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战争鲜少存在——美国航空行业的垄断局势实际形成。

航空业本不具有天然的竞争性质。几十年中,从被管制的卡特尔,到经历短暂的破坏性竞争时期,最后发展成一个不受管制的卡特尔——这个过程对航空业服务质量的下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这个过程貌似恢复了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是整个行业都在客户体验和经济效率方面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随着辐射交通系统用于维护航空公司的定价能力,直达航班开始渐渐减少。乘客浪费时间、经常错过转机的同时,航空公司也在浪费燃料。

飞行比实际到达目的地所需里程更长的距离是航空业的“潜规则”。这些所谓的“盈利策略”为航空公司带来了虚假的“效率”——这些“效率”实际上却是以增加乘客花费来冲抵成本的。

其实,现在奖励制度其实是1976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一次判决的衍生品——美国最高法院在这次裁决中认为,如果乘客已经确认购买了机票,那么航空公司将他赶下飞机的行为就属于诈骗行为。此案后,航空公司开始积极思考补救措施。最终,他们提出了一个奇妙的市场解决方案:用奖品激励乘客自愿下机。

然而,现在开始调整市场激励措施已然无法拯救走入混沌的航空业。 从一开始,飞机就不应该被允许如此满额飞行,因为这将无法为意外情况留出余地。当天气原因、机械故障或乘务人员延误导致航班取消时,航空公司因为这套无法留出足够弹性空间的制度而导致在安置乘客方面困难重重。其实,如果航空公司能够在每个航班上都预留几个空座位,整个航空系统的运作效率都能相应地被提高。

另外,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则来限制对乘客因改签或退票而造成的罚款。在生活中,计划时有改变,再正常不过。但航空公司却将这些改动统统贬称为“未出现”。事实上,很多乘客都是因为正当原因需要修改旅行时间,他们往往会在几小时或几天前进行改签或退票。只有少数乘客是无理由的“未出现”。

此外,我们也需要明确地规定每趟航班可以乘坐多少乘客,以及会有多少额外费用——也就是说,价格欺骗行为应该被更严格地限制。在航班几乎满员时买票票价接近天文数字,提前预定却可以享受低廉的价格——这是不合理,也不应该被允许的。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规则会破坏现在的航空行业生态吗?我们可以看看这些例子:美国运输公司(Amtrak)运输往返纽约和华盛顿的乘客量是其他航空公司总和的三倍,但是如果乘客退票他们并不会收取罚款。西南航空公司也从不因为改签收取乘客任何手续费,更不会随意收取隐藏的附加费用。

大型航空公司一手打造出现在的商业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为航空公司带来合理利润,抑或是为乘客带来良好服务;相反,这种模式恰恰反映出了一种行业垄断所带来的绝对傲慢。

除此之外,航空行业还存在集中化程度太强的问题。联邦贸易委员会或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应该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航空产业,因为如果再不制定管制规则,任由航空公司如此野蛮生长,再大的航空公司也会走向破产。

其实,在旅游产业的其他行业中(如酒店行业和租车行业),这些混乱情况就并不存在,因为行业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实际的竞争,但航空行业中就不存在这种自然的竞争行为。

天空中,还存在着一个在混乱卡特尔和毁灭性自由之间的中间地带——受监管的自由竞争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