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植物生长调节剂怎么来的吗?

 昵称39856387 2017-04-29

0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Regulators,简称PGRs):通过人工合成、生物发酵、提取的化合物,具有与内源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激素的合成、运输、代谢及其生理活动。


特点:PGRs不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矿质元素,不具有营养作用,也不能代替植物的营养物质。它只是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活动,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不参与植物的结构组成。


02

世界PGRs应用简史

PGRs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那时人们知道把橄榄油滴在无花果树上可以促进无花果的发育,后来才知道高温使橄榄油分解,释放出的乙烯影响无花果的发育。20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烟熏可以导致菠萝开花,直到30年代,人们才明白烟熏导致菠萝开花的原因是烟中含有乙烯,从而促进了菠萝的开花。


PGRs的研究和应用其实从20世纪30年代才真正开始,之后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植物生理学家Thimann和Skoo等开展了吲哚乙酸(IAA)对植物的顶端优势、插枝生根、形成无籽果实等调控研究,标志着PGRs研究和应用的开始。


20世纪40年代,随着新的PGRs的合成,尤其是苯酚类化合物的合成,大大推动了PGRs的应用范围。除了用于促进插枝生根外,还包括用于果树的采前落果,促进结实,形成无籽果实,破除体眠,抑制发芽以及化学除草等方面。这一时期最大的成就就是2,4-D的成功筛选。


50年代,除生长素类PGRs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外,赤霉素(GA)的应用也已展露头角,PGRs的应用范围也扩大到了开花和结实。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用GA处理作物,取得成功。


60-70年代,ABA(脱落酸)和ETH(乙烯)被列入植物激范畴。PGRs的应用范围继续扩大。


80年代,PGRs在生产上的应用,不断出现新的突破,这一时期,甲呱嗡的面市使棉花产量取得了很大的飞跃(中国研发)。


至此,PGRs的用途包括促进发芽、生根、生长、开花、成熟、抑制发芽、防止倒伏、打破顶端优势、控制株型、保花保果、疏花疏果、调节性别、化学杀雄、改善品质、增强抗性、贮藏保鲜、促进脱叶、促进干燥、抑制呼吸和抑制蒸腾等多个方面。


20世纪末,许多新的PGRs被发现,比如芸苔素内醋、多胺、茉莉酸等,它们同样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


目前,人工合成了上百种PGRs,有几十种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GRs调控是当前及今后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03

我国PGRs应用简史

我国植物生理学家在植物激素应用的研究方面,首先从促进无籽果实、促进扦插生根等方面开始的。


50年代,吲哚乙酸(IAA),2,4-D,萘乙酸(NAA)等小范围的生产示范逐渐展开,其中在防止苹果采前落果、防止棉花落铃、防止番茄与茄子落花等方面得到了推广应用。


1963年,我国成功合成矮壮素(CCC),并在控制棉花徒长和防止小麦倒伏上获得显著效果。


1971年试制成功乙烯利,广泛应用。


80年代,我国棉花栽培技术领域的最大变革一甲呱嗡(缩节胺)的应用出现,它取代矮壮素成为棉花种植上延缓营养生长、缩短节间、塑造理想株型、改善光照条件、增加结铃的第一生长延缓剂。


近年来我国PGRs的研究合成和推广应用也发展很快,产量逐年增加;对赤霉素、乙烯利、甲呱嗡、多效唑、烯效唑、DA-6等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04

PGRs应用现状

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始是划归为肥料管理,上世纪90年代后划归为农药管理。


总体情况:

世界农药市场382.0亿美元(作物保护部分),植调剂份额占5%(我国3%左右),但以10%速度增长。


美国EPA批准登记PGRs成分20多种、品种200多个。


国际农化巨头纷纷涉足PGRs业务,不断并购专业公司。


全球农药10强销售排行

Syngenta:抗倒酯、氟节胺


Bayer:棉花脱叶剂(噻苯隆、脱叶磷、乙烯利)


BASF:调环酸钙、二氢赤霉素


Dow:1-甲基环丙烯(2008并购RohmHass)


Nufarm:单氰胺等


SumitomoChemical:ProGibb?,AVG


ArystaLifescience:复硝酚钠


国内PGRs登记情况

乙烯利、多效唑、赤霉素、甲哌鎓登记品种较多。氯吡脲、噻苯隆比较少。



责任编辑:小白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