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展览时,如何做一名靠谱的观众?!

 紫憂angle 2017-04-30

看不懂还是拒绝看懂?为什么“艺术品要晦涩”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凭什么我们非要去看作品的文字解读?艺术家究竟在想些什么奇怪的事情?这些诡诈的艺术作品跟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想过这些问题,那么你已经准备好成为一名优秀的观众了。



跑动的孩子们


去过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的朋友们,有一种经历你一定不陌生:在展厅里,特别是油画、国画这样需要保持安静,又必须用一定耐心去欣赏的展览中,总有几个孩子到处跑动、左顾右盼,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家长在一旁屡次制止,尴尬难堪。


遇到这样的熊孩子,第一反应便会觉得是家教不好,转念一想毕竟是个孩子,自我约束力差也是正常,遂做罢。


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的吵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在孩子的眼中,画面并不那么精彩。上图为正常身高的成年人观赏角度,下图是儿童观赏角度。


没错,排除了“欣赏绘画是需要学习的”这一点,其实他们看画的视角也是不舒服的。因为展厅挂画的高度是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去设置的,一般作品中心离地的高度是1.4-1.5米,而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儿童的身高——也就是说,他们不抬头看的话,往往连画面的一半也无法看清。所以他们多半处于一种“看不懂”的情景之中,当然会跑开去别处玩耍了。

临摹是一种让较年长的孩子安静下来去观看、学习的好办法。


处理这样的情况步骤有二:一是抱起小朋友,让他们进入成人的视野;二是家长耐心的讲解,让他们懂得这幅作品在表达什么。


当我们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时,就会得到新的答案。但即使是成年人看展览时,“看不懂”又何尝不是我们离开展厅的一个理由?艺术家Jacob Hashimoto的风筝装置作品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雕塑作品


看不懂的背后


细想,“看不懂”是个别现象吗?并不是!似乎走进美术馆的展厅,遇见难以理解的作品已经成为了常态。人们在作品前驻足,常常感到“不明觉厉”。的确,如今的艺术作品形式千奇百怪,看看策展人写的展前介绍,方才可以减少对作品的“误读”。艺术家乔·沙皮罗作品


在默认“艺术品很晦涩”这个前提成立的情况下,愿意切换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作品,似乎成了我们“看展态度很端正”的表现。可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作品和展览呢?艺术家徐冰作品《天书》


新奇的形式,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观点。在当代艺术中,“价值观”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这个词语背后代表着别人认为重要和美好的事物。艺术家的角色是什么呢?正是启迪人们以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生活。也就是说,每位艺术家都像是一扇独特的窗口,观众通过这些窗口望进去,就对应着一个被艺术家重塑过的世界。艺术家Edgardo Aragon作品艺术家Peter Fritz的387座房屋模型


按照唯物主义的角度,艺术并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只有艺术家本人,以及由他出品的“作品”。所以,在每一个个体都被重视的当下,去挖掘不同的“价值观”几乎成为了当下的观念艺术面临的最紧要挑战。艺术家Mrs. Yuki作品


举一个较为特殊的例子,美国艺术家马修·巴尼的电影《重生之河》就用非常极端的方式打破了人们的认知洁癖——他拍摄的电影长达六个小时,其中反复出现性爱和暴力的镜头:被金箔纸所包裹的生殖器、腐烂的食物、肮脏的地下水以及排泄物等等。画面不断地挑衅着观众的承受极限。在去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放映场中,很多观众最后因为尺度大得让人难以接受而提前离场。《重生之河》剧照 


但反过来想,作者简直是在刺探观众的心理底线——无论是令人感到疲惫的观影时间,还是看到令人作呕的画面时观众的反应,对于作者而言,这不仅仅是反美学的宣言,更是对人类社会所谓“体面感”的挑衅。《重生之河》剧照


至少,我们看完这部片子后会感叹:“天哪,电影居然可以这么拍!”《重生之河》剧照


相对应的,是当年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可谓一曲绝世经典,不看背景的阐释,你都没法欣赏这件作品。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先锋派大师。艺术家约翰·凯奇


《4分33秒》让很多人误以为是一件让天天沉浸在噪音的人享受静谧的作品。实际上,它创作的背后希望传达的理念并非如此。

艺术家约翰·凯奇表演现场


当年,哈佛大学搞了一个无声舱,根据某些科学道理,能够完完全全屏蔽掉所有的声音,是真正无声的空间。凯奇这种声音艺术家当然在第一时间满怀好奇心去体验。结果,他发现了一件惊奇的事情:正常的人类,一辈子都不可能体验完完全全的无声。艺术家约翰·凯奇作品展览现场


他以此为灵感创作了《4分33秒》,初衷并非是让听众去享受安静,而是让听众去倾听他们平时忽略的声音——那些偶然的声响:衣服的摩擦声、某个人的咳嗽、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呼吸的声音……并且由听众本人成为声音的发出者。约翰·凯奇《4分33秒》视频


在约翰·凯奇看似荒诞的作品中,传递出了这样一种价值观:人是不可能逃离声音的,声音永远都存在。如果没有这件作品去巧妙地“利用”科学发现,可能并没有那么多人会注意到这个真实的细节。用“科技魔术”包装成艺术品去“吓唬”观众并不难,难得的是,能够站在科学家的盲点去提问,找到专属于艺术家的独有视点。


为什么艺术家独特的“价值观”又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呢?艺术家Bahk Seon Ghi作品


与“价值观”密不可分的一个词语正是“全球化”。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展示人类发展史的地方。近日,国家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中,竟有一件山寨的德罗巴球衣。为什么在高大上的国博展览中,会出现这件球衣呢?细想一下,德罗巴生于科特迪瓦,成长于法国,效力于由韩国三星赞助、俄罗斯老板所有的英超球队切尔西。这件球衣又产自印尼、销往秘鲁,完美地阐释了当下全球化的现状。


全球化为生活的带来了许多改变,也带来了很多问题。“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现场


抵制思维的固化


“全球化经济”是一个热门词语,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它代表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享受着相同的消费品、图像和信息。你和纽约的青年喝的星巴克味道一样,穿的GAP款式相同。人人虽然高喊着“追求个性”,但事实上则在追逐着相同的流行趋势,个性在被缓慢地阉割。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作品


相应的,艺术品也受到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艺术被理解成为一种语言,当大量复制的图像固化着人们的思维时,艺术家们选择了反抗。其中不少人继续创造那些在选材、技术、对象和形式上,看起来都和本地身份息息相关的艺术品,这可以被当作是一种抵抗全球化的形式。而体现在地域、身份上的文化差异,正对应着种种不同的“价值观”。艺术家郭熙、张建伶 “告诉我一个故事:地方性与叙事”展览现场


通俗点说,看展览就是观众和艺术家在一起对话。假使这位艺术家足够真诚,那么他必然用作品传递出大量信息:他的经历、生活、思辨甚至是反复修改的思考轨迹——肯定有和你不同之处,也有可以让你产生共鸣的地方,这些都是值得去体味的。

韩国艺术家徐道获作品


观赏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就像是在聆听一场精彩的演讲,我们有时为他的观点鼓掌;有时被他的精妙措辞所震撼;同时,听众又带着批判思维去思考:为什么他会这么想?一个优秀的观众愿意去花时间了解令自己砰然心动的作品,并且带着疑问像侦探一样去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轨迹。这样的观众也是每一位艺术家所期待的。艺术家Julio Le Parc作品


毕竟,我们每一天都要接触到那么多的庸俗,让我们不断麻木,感知不断钝化的现实。有时,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有了固定的套路,成为了一种机械性的反应。 艺术家沃尔夫冈·彼得森作品


而优秀,至少是真诚的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你恢复感受世界无限的可能性。新的体验,促使你去站在他人的角度欣赏这个世界。


而正是这种可能性,促使着人类不断进步。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批判性的思维进入艺术展厅,乐于提问,你就是一名优秀的观众。

 



精彩回顾:

高级就是性冷淡?太无知了!

这些声光电艺术,美到让你哭!

他与草间弥生齐名,生死轮回竟然都藏在他的作品中?





[编辑、文/沙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