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首经觅初丝玄,吾今指出妙中妙。 水火即济交一遍,阴阳会合数三千。 我在文章中,不止一次的说过,所谓的拳论,就是修炼者对自己功感的描述。这如同是旅行回来的人所写的游记,同样是看游记的人,到此一游的人,与没有到此一游的人,看完游记后,内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们一学太极拳,讲到劲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掤”劲,如果功法没到,始终会对这个“掤”劲就一头雾水。我们先来看看秘谱里是如何说的? 在太极《八法秘诀》中对“掤”的释义为:“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这个描述就是功成者对自己体感的描写。 我平时实修静到极时,全身真气充盈,骨节节节松开,筋筋成网状拉紧,犹如一个充满气体的皮球,这个球的外皮是筋脉所织,中空而外实。 这使我突然想起了先师所言:“掤者,绷也。掤即是绷,绷即是掤。找到了绷,基本上就可自修了。”在我的家乡河北魏县,有一个方言,叫现在在银行扎钱用的橡皮筋为“绷筋”,可能外地的人看不懂,但只是我们老家的人,一看就能明白。这“绷筋”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具备能量的,只有当其被拉开、拉紧,才蓄积了能量,功成之时,全身的筋都被绷紧,周身都具备了掤劲,这时才是功态。 所以,我们无论练的是哪门哪派的太极拳,都要修出内功。如果没有修出内功,那么,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你还没有入门,赶紧去找明师,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以我们正常人的思维,我们的所想所悟,定是全错的! 我如实地记录下我的实修功感,当是随性所为,公开发表在互联网上,让他永久的沉淀在世界里,发光发热,以启迪盲修瞎练误入迷途之人。当一个人参悟了宇宙人生的奥秘,洞晓了世事无常的悲喜。这就是所谓修行的真正目的抑或说是境界吧。 有的人说我的这些感悟确实稀而贵,我感觉,可贵之处最多是有很多人知道不愿写亦可写不出来吧,其实,我认为更可贵之处,不在于悟到写出,而在于能平静地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