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对仲景学说继承与创新】

 太行郎中 2017-04-30
对痰饮病的证治,更是法不离仲景,方不出《金匮》,处处恪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辨证治疗,以肺、脾、肾三脏为纲。病在肺,外寒引动伏饮,饮浊阻肺,肺气郁闭不宣者,当开太阳以导浊饮,小青龙汤去麻、辛之辛温发散,或合越婢汤;咳逆倚息,咳唾浊沫,气喘不能平卧者,当泻肺平喘,用葶苈大枣汤。病在脾胃者,如饮邪聚胃,症见咳呕涎沫,纳呆,脘痞者,以小半夏汤出入;脾阳虚者,运化失健,聚湿成痰者,每以苓桂术甘汤加味;脾虚饮停咳逆者,用茯苓甘草汤,常加苡、杏。老年真元亏虚,肾阳式微,温运无力,寒饮肆逆者,惯用真武汤合肾气丸。
对中风病病机,叶桂提出本病并非外风,而是由于肝肾阴伤,肝阳亢逆,内风旋动所致的理论,从而建立了“阳亢化风”的内风学说,扬弃了中风病机的各种旧说。叶氏这一学说的创立,其实是从仲景炙甘草汤的组方原理中领悟而来的,根据炙甘草汤重用生地、麦冬、麻仁、阿胶的组方特点,认为此方重在滋阴,遂去参、桂、姜、酒,仿黄连阿胶汤法加白芍,组成咸寒滋阴基本方,从而创立了咸寒滋阴的治法理论以及肝肾真阴损伤的病机理论。再仿鳖甲煎丸法在咸寒滋阴基本方中酌加牡蛎、鳖甲、龟甲,制订二甲、三甲复脉汤法,创立了咸寒滋阴息风法,用于治疗肝肾真阴大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阳亢动风的病证。这一治法的创立,不仅为温病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肝肾真阴,甚至引动肝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法,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悟出杂病中风的病机为“阳亢化风”的内风学说,并确立咸寒滋阴息风法是治疗中风、肝风、痉厥等病的基本治法。
3.运用经方,精到纯熟
叶氏方药,自成一派,影响深远,研究者历来不绝,前有徐灵胎、章虚谷、吴鞠通、王孟英、吴坤安等,后有程门雪、裘吉生、何廉臣、俞岳真等,迄今犹兴而不衰。然叶氏用药法度,长期来被人误解为轻轻平淡,与经方大相径庭。深研叶氏医案不难发现,其遣方用药,大多简洁精纯,结构严谨,变化灵活,大有经方法度,且其对经方运用精到纯熟,不但熟谙仲景原文理法,且辨方证,拓方用,创新说,应今病,实为后世研究与运用经方之楷模。程门雪曾评叶案云:“选药味至精湛,一味之换,深意存焉。六味之中,涵泳不尽,每含古昔名方数种为一炉冶。加减变幻之美,从来所无。清真灵活,如思翁书法,渔洋绝句,令人意远……天士用方,遍采诸家之长,不偏不倚,而于仲师圣法,用之尤熟。案中所载,历历可证。”诚为肯綮之言。
叶氏运用仲景之方,不但数量多,而且应用范围广。据《临证指南医案》及《未刻本叶氏医案》初步统计,叶氏涉及仲景方达八十余首,近四百余案。而且善于巧悟,从原方中推其组方之理,从而扩大原方用途,一方多用,异病同治。如经方之祖的桂枝汤,仲景用于太阳中风,叶氏深谙其调和营卫,温通之特性,不但用治虚人外感,亦治阳伤饮结之咳嗽,阴阳营卫并损累及阳维之寒热,及疟、泻、喘、痞、胃脘痛、腹痛、胁痛、身痛、时常发疹等。仲景的五泻心汤开辛开苦降之先河,叶天士继承仲景经验,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强调“辛以开之,苦以降之”,“辛以通阳,苦以清降”,“苦降能祛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不墨守“寒热互结”“上热下寒”之说,精当地阐发了辛开苦降法的配伍机理,拓宽了其临床使用范围。叶氏并将此法进一步细化为轻苦微辛法、苦辛泄肝法、苦辛开结法、苦辛平胃法、苦辛泻浊法、苦辛泻热法、苦辛平冲法等法,化裁出多个治疗脾胃及湿热诸疾的泻心汤类方,广泛用于湿热所致的痞、呕、关格、反胃、脾瘅、痢疾、疟疾、肢厥、胃痛等证。为结合病机,常去守补之甘草,大枣,而加宣通之枳实。


叶氏运用经方,绝不机械搬抄,而是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特长,加减出入变化运用。例案:“通下,下通,脘中仍结,上下格拒者,乃上热下寒。古人用麻沸汤煮凉药以解上,浓汁温补以治下,使阳气不脱,郁热自罢。今仿之。黄芩、小川连、枳实(左三味,入滚水中煮五十沸即滤)、人参、淡附子、干姜(上三味,煎浓汁一杯,和入前药服)。”案由误下,渐成上下格拒、寒热错杂之局,推敲叶氏制方之义,用方乃从仲景附子泻心汤及半夏泻心汤二方中衍化而来。参、附同用,回阳补虚;姜、枳同用,辛通开结;芩、连同用,清热燥湿。合之,共成补虚消结,辛开苦降,清上实下之剂。方证对应,力挽危重。甘麦大枣汤为仲景治妇女脏躁证而设,乃平淡之剂,常为世人所轻。叶氏取其甘缓之性,补养心脾之功,加减用之,常能克敌制胜。案牍劳形,心脾两虚者,加柏子仁、白芍养心脾之营,茯神宁心益智;心中营阴亏损,烦热,笑不休者,加柏子仁、茯神、辰砂以养心阴,镇心神;阳越汗出者,加牡蛎、人参镇浮阳以理其虚;心虚惊恐畏惧者,加龙骨、枣仁以镇摄心神;阴阳两伤,神迷微笑,厥逆者,加人参、龙骨、白芍以益气养阴宁智;肝阴亏虚者,加阿胶、白芍、北沙参以柔肝缓急;崩漏或产后营血亏虚者,加阿胶、当归、白芍、生地以养阴血。无怪乎程门雪云:“叶氏运用甘麦大枣汤最得法,屡获大证。”运用经方,叶氏认为应有变化,绝不是像徐灵胎所说那样,“《伤寒论》诸方,字字金科玉律,不可增减一字。”其余各方增减之美,有案可稽,不复一一详述。与此同时,叶氏还善于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创立新方,兹举二案以剖析之。例案:“潘。入夜咽干欲呕,食纳腹痛即泻。此胃口大伤,阴火乘内风劫铄津液,当以肝胃同治,用酸甘化阴方。人参、白芍、诃子皮、炙草、陈仓米。”久泻滑脱不固之证,仲景有桃花汤之订,本案久泻阳虚液涸,脂膏尽失,且以阴伤为甚,故甘温涩肠之桃花汤非其所宜,叶氏善于巧悟,以人参、白芍代干姜,陈仓米代粳米,诃子皮代赤石脂,一变为酸甘化阴止泻之方,与原方两两相对,殊途同归。例案:“舌缩,语音不出,呼吸似喘,二便不通,神迷如寐。此少阴肾液先亏,温邪深陷阴中,瘛痉已见,厥阳内风上冒。阿胶、鲜生地、玄参、鲜石菖蒲、川黄连、童子小便。”本案乃温邪深入阴分,劫铄少阴肾液,厥阳化风内动之证。至其用方之妙,程门雪曾评云:“叶氏此方是从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化出,彼则寒伤少阴,故用附子、干姜温经,葱白通阳,人尿、猪胆汁反佐为引;此则热伏少阴,故用阿胶、玄参育阴,鲜生地、川连清热,鲜石菖蒲通窍达邪,童子小便为引。一寒一热,两两相对。仲景之秘,惟叶氏能通变之。”从以上二案可见,叶氏遣方用药既不失经方法度,又经过化裁,自出机杼,诚为推陈出新之高手。
通过叶氏医案的研究分析可知,叶天士继承了仲景的治学方法,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理法研究有极为高深的造诣,他一改各家注释《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独辟蹊径,研究如何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证指导临床辨治,如何变通化裁经方使之能有效地治疗当时的各类疾病,并在应用经方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了许多新的学说。他在研究伤寒基础上创立了温病学说,为外感热病的证治开创了新局面,可以说温病学与伤寒学一脉相承,二者并无对立之处。同时叶氏用药也不是有的医家所认为的轻清、平淡,而是极有经方法度,正如程门雪先生所说:“天士为善用经方之法者,历来诸家之用经方,当以此翁为最善于化裁。”金寿山先生在《叶案初探》中也指出:“有人误解叶氏用药偏凉、偏轻,其实,叶氏未尝不用温药与重药,医案俱在,可以复核。至于后人用药轻淡,亦自附于叶派或被人称为叶派,却不是叶氏所能负责,而且这种情况,正是叶氏所最反对,斥为‘借和平以藏拙’。”我们不难发现,古今医家留存医案用经方最多、最活的当推叶天士,他在经方变通应用与《伤寒论》理法创新应用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叶氏是经方化裁应用的大师,是经方今用的典范。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6-4-8 19:2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叶天士对仲景学说继承与创新】

医圣张仲景,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启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并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他对仲景学说颇有研究,具体有哪些继承与创新呢?且看正文!
叶天士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也被视为时方派代表,以至人们把叶桂的学说与仲景的学说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叶桂之学与仲景之学是不可融合的两大学派。程门雪先生在《未刻本叶氏医案》校读记中曾感叹说:“近人以叶派与长沙相距,以为学天士者,便非长沙,学长沙者,不可涉天士,真真奇怪之极。其实即以温热发明之故,貌似出长沙范围外……不知叶氏对于仲师之学,极有根底也。”笔者沉浸仲景、香岩之学,通过研究叶天士的医案,认为研究和分析叶氏对仲景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探讨“伤寒”“温病”的关系,消除寒温对峙之偏见,正确运用仲景方,熟练掌握辨证论治之规范,了解经方与时方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继承《伤寒论》,创立温病学说
外感热病论始《内经》,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续《内经》之医绩,以“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为依据,著《伤寒论》于世,广扩《素问·热论》汗、泻二法为三百九十七法,制一百一十三方,创立六经辨证,开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垂训后世。然细考仲景之学,在外感热病的论述方面,所言“伤寒”虽取《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及《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之广义“伤寒”。但主要还是以“寒”立论,寓有“以寒统热”之意。诚然是书亦有“温病”“风温”“中热”“中暍”等之记载,而于其病因、病机及证治大法的阐述,均不若论“寒”之详。对此,后世医家早有认识,奈多为“伤寒”二字所束,而未出其门庭。叶天士承先启后,大胆创新,认为外感热病有寒、热之分,非仲景“伤寒”所能统括,从而辨其源流,将温病从伤寒中分离出来,可谓一扫从前固习,别开生面。王孟英云:“伤寒者,外感之总称也,惟其明乎伤寒之理,始能达乎伤寒之变。变者何?温也,热也,暑也,湿也,四者在《难经》皆谓之伤寒。后人不解,遂将四时之感,一以麻黄、桂枝等法施之……独叶氏悟超象外,善体病情,世之所谓伤寒,大率皆为温病,一扫从前固习……然则善学仲圣者莫如香岩矣。”且叶氏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经过反复观察,知温病症状错综复杂,变化万端,非伤寒六经所能概括,因此,根据温病的病理特性,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把温病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为温热病的证治打下了基础。并进一步认识到温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逆传心包等的特点,不若伤寒由表入里,步步传入,故云:“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同时阐发了温病营血发斑、虚风内动、灼津伤液等证候,大大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所以章次公指出:“推断病情之演变,把握体质之强弱,举营、卫、气、血四字为纲领,其归纳证候之方法,凭借客观的事实,固与仲景之划分六经,异曲同工者也。”叶氏成功地创立了温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且在突出卫气营血辨证的同时,并未舍弃伤寒六经辨证,而是将二者融为一体,提出了“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这一有见之论。所谓“同”,要之,寒温虽属异气,但均为六淫之邪,其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说卫气营血的辨证可以羽翼六经,反之,将六经的概念用于温病的辨证,同样可以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叶氏深谙于此,如温邪久羁气分,既不外解,亦不内传,而留恋三焦,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口苦纳呆,溲短赤,苔腻等症,若照“到气方可清气”(注:王孟英云:“所谓清气者,但以展气化以轻清,如栀、芩、蒌、苇等味是也。”)显然有悖辨证。于是,叶氏借用“少阳”这一概念,提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寒温虽易,辨证相同,治法各异,纵横有别。再伤寒邪传阳明,能形成腑实之变;温病热邪内蒸阳明,同样可以出现大便秘结、腹满甚或狂言谵语等腑实证。叶氏云:“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不可以气血之分”真可谓一语破的,弥合了六经与卫气营血的界限,值得玩味。此外,在其医案中将六经用于温热病的辨治亦是屡见不鲜的。


叶氏在“剂之寒温,视疾之凉热”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的观点,不仅从伤寒的辛温解表中解脱出来,创立辛凉解表、凉血解毒、清心开窍、育阴潜阳、凉肝息风等治法,均为仲景所未逮。叶氏还善于将仲景法及方运用于温病的证治。如对下法的运用,仲景《伤寒论》有缓有急,有早有迟,有夺实有存阴,法度严谨,详而有要。叶氏不但运用娴熟,尚能存同求异,悉心辨识,认为温病下之宜早,就是邪热盛而未成燥屎内结者,也可用下法,其云:“乃上焦气热铄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而湿邪为病,忌用下法,仲景已列为治禁,叶氏能突破成规,明智地认为湿邪化燥,里结肠胃,亦须用下法,惟在运用时以轻下为上,且见粪燥则止,移用小陷胸汤、泻心汤等苦泄之法,实寓轻下之意。关于辨证,叶氏在重视脉证的同时,还非常重视舌苔的变化,单在《温热论》中论下法的舌苔就有六条之多,其云:“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谆谆告诫:“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实补充了仲景详于脉证而略于察舌的不足。又如温热之邪易耗津液,与伤寒易伤阳气有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纵观叶案,其养阴之法脱胎于仲景,养胃津者源于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而有益胃汤之设,增肾液者则有加减复脉汤之订,这是叶氏养阴之核心。
综上可见,叶氏温病之学是在继承《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仲景学说不但没有只言片语的指责,而且还沿用了仲景六经辨证的纲领,以补卫气营血之未逮,说明他本身并无寒温对峙之见。他这种师古而又不泥古,在理论上能融古之学,独创新见的精神,正是其学术高超之处。后世医家执叶氏“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一语,而割裂温寒的关系,实属偏见。伤寒与温病源出一辙,辨证上,卫气营血虽离不开脏腑经络,但终有别于脏腑经络。伤寒传变有循经、越经、直传的区别,温病也有顺传、逆传之分;伤寒有合病、并病;温病则有表未解、里已结。且叶氏的验齿,辨战汗、斑疹、舌苔等,对外感热病辨识又是新的发展。治疗上,“辛温”与“辛凉”、“和解表里之半”与“分消上下之势”、“回阳”与“救逆”等,在临床上是对立统一、互相补充的,均不能偏废。概而言之,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温病是对伤寒学说的发展。
2.调治杂病,遥承仲景圣法而创新
叶氏不仅是温病学派之宗师,而且对内、妇、儿诸科均有深入研究,造诣极深。于杂病证治方面,创立了许多新的学说,如养胃阴学说、肝阳化风学说、络病学说、奇经论治学说等,通过叶案的深入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叶桂的这些学说都是在研究经方变通应用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谓是遥承仲景圣法而独得精髓。
叶氏对脾胃证治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养胃阴”及“通补阳明”的养阴通补学说是继东垣《脾胃论》后,对脾胃学说的又一发展。考其源流,则可以说是在仲景保胃气、存津液的启迪下,感悟而来。盖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仲景设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以治肺胃津液不足,虚火气逆之证,二方均用麦冬、人参、甘草、粳米以养胃阴,冀阴液得复,胃气和降,上逆之证,自然平调。叶氏本此而发明甘凉益胃方法,尝谓:“阳明阳土,非甘凉不复。”药以北沙参、麦冬、石斛、粳米、梨皮、扁豆为基础,进退出入,曲成妙用。“通补阳明”是叶氏治胃虚之证的总则。这里的“通”非通腑泻实、辛开苦降之谓,其云:“通者,非流气下夺之谓,作通阴、通阳训则可。”胃气虚者移用大半夏汤而变通之,人参益气生津,药味和平,既无白术之守,亦不同于黄芪之升,为胃虚益气必用之品,配半夏之辛以开通阳明,因叶氏立法之意异于仲景,故调换主药,更以茯苓之淡渗易白蜜之缓润,虽只一味之异,使治“胃反呕吐”之方成“通补胃气”之剂。其云:“胃虚益气而用人参,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非通剂矣。”若胃阳虚者,则用附子粳米汤通补胃阳;胃中阴阳齐损者,则以小建中汤建中补虚,通阴温阳;若胃虚络阻者,更以旋覆花汤加减理虚通络,使“通补阳明”之法趋于完善。因此,叶氏的“养阴通补”学说,弥补了东垣“详于脾,略于胃”不足,可与补中益气升阳之法,并肩而立。
治虚劳,叶氏上承《难经》、仲景之遗训,综合二家之长,以上、中、下损为经,阴伤、阳伤为纬,论治独重脾胃,其云“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且得仲景之教又深。尝谓:“男子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夫脉大为气分泄越,思虑郁结,心脾营损于上中,而营分委顿……脉极虚亦为劳,为精血内夺,肝肾阴不自立。”指出上中焦者,多为阳伤之损;下焦者,多为阴伤之损,从而提出了“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需投复脉”的治虚大法,充分体现了法宗仲景,扶阳顾阴,独重脾胃的治虚特点。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8 19:2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叶天士对仲景学说继承与创新】

医圣张仲景,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启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并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他对仲景学说颇有研究,具体有哪些继承与创新呢?且看正文!
叶天士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也被视为时方派代表,以至人们把叶桂的学说与仲景的学说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叶桂之学与仲景之学是不可融合的两大学派。程门雪先生在《未刻本叶氏医案》校读记中曾感叹说:“近人以叶派与长沙相距,以为学天士者,便非长沙,学长沙者,不可涉天士,真真奇怪之极。其实即以温热发明之故,貌似出长沙范围外……不知叶氏对于仲师之学,极有根底也。”笔者沉浸仲景、香岩之学,通过研究叶天士的医案,认为研究和分析叶氏对仲景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探讨“伤寒”“温病”的关系,消除寒温对峙之偏见,正确运用仲景方,熟练掌握辨证论治之规范,了解经方与时方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继承《伤寒论》,创立温病学说
外感热病论始《内经》,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续《内经》之医绩,以“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为依据,著《伤寒论》于世,广扩《素问·热论》汗、泻二法为三百九十七法,制一百一十三方,创立六经辨证,开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垂训后世。然细考仲景之学,在外感热病的论述方面,所言“伤寒”虽取《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及《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之广义“伤寒”。但主要还是以“寒”立论,寓有“以寒统热”之意。诚然是书亦有“温病”“风温”“中热”“中暍”等之记载,而于其病因、病机及证治大法的阐述,均不若论“寒”之详。对此,后世医家早有认识,奈多为“伤寒”二字所束,而未出其门庭。叶天士承先启后,大胆创新,认为外感热病有寒、热之分,非仲景“伤寒”所能统括,从而辨其源流,将温病从伤寒中分离出来,可谓一扫从前固习,别开生面。王孟英云:“伤寒者,外感之总称也,惟其明乎伤寒之理,始能达乎伤寒之变。变者何?温也,热也,暑也,湿也,四者在《难经》皆谓之伤寒。后人不解,遂将四时之感,一以麻黄、桂枝等法施之……独叶氏悟超象外,善体病情,世之所谓伤寒,大率皆为温病,一扫从前固习……然则善学仲圣者莫如香岩矣。”且叶氏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经过反复观察,知温病症状错综复杂,变化万端,非伤寒六经所能概括,因此,根据温病的病理特性,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把温病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为温热病的证治打下了基础。并进一步认识到温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逆传心包等的特点,不若伤寒由表入里,步步传入,故云:“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同时阐发了温病营血发斑、虚风内动、灼津伤液等证候,大大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所以章次公指出:“推断病情之演变,把握体质之强弱,举营、卫、气、血四字为纲领,其归纳证候之方法,凭借客观的事实,固与仲景之划分六经,异曲同工者也。”叶氏成功地创立了温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且在突出卫气营血辨证的同时,并未舍弃伤寒六经辨证,而是将二者融为一体,提出了“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这一有见之论。所谓“同”,要之,寒温虽属异气,但均为六淫之邪,其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说卫气营血的辨证可以羽翼六经,反之,将六经的概念用于温病的辨证,同样可以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叶氏深谙于此,如温邪久羁气分,既不外解,亦不内传,而留恋三焦,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口苦纳呆,溲短赤,苔腻等症,若照“到气方可清气”(注:王孟英云:“所谓清气者,但以展气化以轻清,如栀、芩、蒌、苇等味是也。”)显然有悖辨证。于是,叶氏借用“少阳”这一概念,提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寒温虽易,辨证相同,治法各异,纵横有别。再伤寒邪传阳明,能形成腑实之变;温病热邪内蒸阳明,同样可以出现大便秘结、腹满甚或狂言谵语等腑实证。叶氏云:“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不可以气血之分”真可谓一语破的,弥合了六经与卫气营血的界限,值得玩味。此外,在其医案中将六经用于温热病的辨治亦是屡见不鲜的。


叶氏在“剂之寒温,视疾之凉热”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的观点,不仅从伤寒的辛温解表中解脱出来,创立辛凉解表、凉血解毒、清心开窍、育阴潜阳、凉肝息风等治法,均为仲景所未逮。叶氏还善于将仲景法及方运用于温病的证治。如对下法的运用,仲景《伤寒论》有缓有急,有早有迟,有夺实有存阴,法度严谨,详而有要。叶氏不但运用娴熟,尚能存同求异,悉心辨识,认为温病下之宜早,就是邪热盛而未成燥屎内结者,也可用下法,其云:“乃上焦气热铄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而湿邪为病,忌用下法,仲景已列为治禁,叶氏能突破成规,明智地认为湿邪化燥,里结肠胃,亦须用下法,惟在运用时以轻下为上,且见粪燥则止,移用小陷胸汤、泻心汤等苦泄之法,实寓轻下之意。关于辨证,叶氏在重视脉证的同时,还非常重视舌苔的变化,单在《温热论》中论下法的舌苔就有六条之多,其云:“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谆谆告诫:“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实补充了仲景详于脉证而略于察舌的不足。又如温热之邪易耗津液,与伤寒易伤阳气有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纵观叶案,其养阴之法脱胎于仲景,养胃津者源于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而有益胃汤之设,增肾液者则有加减复脉汤之订,这是叶氏养阴之核心。
综上可见,叶氏温病之学是在继承《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仲景学说不但没有只言片语的指责,而且还沿用了仲景六经辨证的纲领,以补卫气营血之未逮,说明他本身并无寒温对峙之见。他这种师古而又不泥古,在理论上能融古之学,独创新见的精神,正是其学术高超之处。后世医家执叶氏“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一语,而割裂温寒的关系,实属偏见。伤寒与温病源出一辙,辨证上,卫气营血虽离不开脏腑经络,但终有别于脏腑经络。伤寒传变有循经、越经、直传的区别,温病也有顺传、逆传之分;伤寒有合病、并病;温病则有表未解、里已结。且叶氏的验齿,辨战汗、斑疹、舌苔等,对外感热病辨识又是新的发展。治疗上,“辛温”与“辛凉”、“和解表里之半”与“分消上下之势”、“回阳”与“救逆”等,在临床上是对立统一、互相补充的,均不能偏废。概而言之,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温病是对伤寒学说的发展。
2.调治杂病,遥承仲景圣法而创新
叶氏不仅是温病学派之宗师,而且对内、妇、儿诸科均有深入研究,造诣极深。于杂病证治方面,创立了许多新的学说,如养胃阴学说、肝阳化风学说、络病学说、奇经论治学说等,通过叶案的深入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叶桂的这些学说都是在研究经方变通应用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谓是遥承仲景圣法而独得精髓。
叶氏对脾胃证治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养胃阴”及“通补阳明”的养阴通补学说是继东垣《脾胃论》后,对脾胃学说的又一发展。考其源流,则可以说是在仲景保胃气、存津液的启迪下,感悟而来。盖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仲景设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以治肺胃津液不足,虚火气逆之证,二方均用麦冬、人参、甘草、粳米以养胃阴,冀阴液得复,胃气和降,上逆之证,自然平调。叶氏本此而发明甘凉益胃方法,尝谓:“阳明阳土,非甘凉不复。”药以北沙参、麦冬、石斛、粳米、梨皮、扁豆为基础,进退出入,曲成妙用。“通补阳明”是叶氏治胃虚之证的总则。这里的“通”非通腑泻实、辛开苦降之谓,其云:“通者,非流气下夺之谓,作通阴、通阳训则可。”胃气虚者移用大半夏汤而变通之,人参益气生津,药味和平,既无白术之守,亦不同于黄芪之升,为胃虚益气必用之品,配半夏之辛以开通阳明,因叶氏立法之意异于仲景,故调换主药,更以茯苓之淡渗易白蜜之缓润,虽只一味之异,使治“胃反呕吐”之方成“通补胃气”之剂。其云:“胃虚益气而用人参,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非通剂矣。”若胃阳虚者,则用附子粳米汤通补胃阳;胃中阴阳齐损者,则以小建中汤建中补虚,通阴温阳;若胃虚络阻者,更以旋覆花汤加减理虚通络,使“通补阳明”之法趋于完善。因此,叶氏的“养阴通补”学说,弥补了东垣“详于脾,略于胃”不足,可与补中益气升阳之法,并肩而立。
治虚劳,叶氏上承《难经》、仲景之遗训,综合二家之长,以上、中、下损为经,阴伤、阳伤为纬,论治独重脾胃,其云“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且得仲景之教又深。尝谓:“男子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夫脉大为气分泄越,思虑郁结,心脾营损于上中,而营分委顿……脉极虚亦为劳,为精血内夺,肝肾阴不自立。”指出上中焦者,多为阳伤之损;下焦者,多为阴伤之损,从而提出了“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需投复脉”的治虚大法,充分体现了法宗仲景,扶阳顾阴,独重脾胃的治虚特点。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6-4-8 19:2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叶天士对仲景学说继承与创新】

医圣张仲景,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启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并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他对仲景学说颇有研究,具体有哪些继承与创新呢?且看正文!
叶天士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也被视为时方派代表,以至人们把叶桂的学说与仲景的学说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叶桂之学与仲景之学是不可融合的两大学派。程门雪先生在《未刻本叶氏医案》校读记中曾感叹说:“近人以叶派与长沙相距,以为学天士者,便非长沙,学长沙者,不可涉天士,真真奇怪之极。其实即以温热发明之故,貌似出长沙范围外……不知叶氏对于仲师之学,极有根底也。”笔者沉浸仲景、香岩之学,通过研究叶天士的医案,认为研究和分析叶氏对仲景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探讨“伤寒”“温病”的关系,消除寒温对峙之偏见,正确运用仲景方,熟练掌握辨证论治之规范,了解经方与时方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继承《伤寒论》,创立温病学说
外感热病论始《内经》,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续《内经》之医绩,以“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为依据,著《伤寒论》于世,广扩《素问·热论》汗、泻二法为三百九十七法,制一百一十三方,创立六经辨证,开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垂训后世。然细考仲景之学,在外感热病的论述方面,所言“伤寒”虽取《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及《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之广义“伤寒”。但主要还是以“寒”立论,寓有“以寒统热”之意。诚然是书亦有“温病”“风温”“中热”“中暍”等之记载,而于其病因、病机及证治大法的阐述,均不若论“寒”之详。对此,后世医家早有认识,奈多为“伤寒”二字所束,而未出其门庭。叶天士承先启后,大胆创新,认为外感热病有寒、热之分,非仲景“伤寒”所能统括,从而辨其源流,将温病从伤寒中分离出来,可谓一扫从前固习,别开生面。王孟英云:“伤寒者,外感之总称也,惟其明乎伤寒之理,始能达乎伤寒之变。变者何?温也,热也,暑也,湿也,四者在《难经》皆谓之伤寒。后人不解,遂将四时之感,一以麻黄、桂枝等法施之……独叶氏悟超象外,善体病情,世之所谓伤寒,大率皆为温病,一扫从前固习……然则善学仲圣者莫如香岩矣。”且叶氏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经过反复观察,知温病症状错综复杂,变化万端,非伤寒六经所能概括,因此,根据温病的病理特性,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把温病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为温热病的证治打下了基础。并进一步认识到温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逆传心包等的特点,不若伤寒由表入里,步步传入,故云:“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同时阐发了温病营血发斑、虚风内动、灼津伤液等证候,大大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所以章次公指出:“推断病情之演变,把握体质之强弱,举营、卫、气、血四字为纲领,其归纳证候之方法,凭借客观的事实,固与仲景之划分六经,异曲同工者也。”叶氏成功地创立了温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且在突出卫气营血辨证的同时,并未舍弃伤寒六经辨证,而是将二者融为一体,提出了“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这一有见之论。所谓“同”,要之,寒温虽属异气,但均为六淫之邪,其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说卫气营血的辨证可以羽翼六经,反之,将六经的概念用于温病的辨证,同样可以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叶氏深谙于此,如温邪久羁气分,既不外解,亦不内传,而留恋三焦,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口苦纳呆,溲短赤,苔腻等症,若照“到气方可清气”(注:王孟英云:“所谓清气者,但以展气化以轻清,如栀、芩、蒌、苇等味是也。”)显然有悖辨证。于是,叶氏借用“少阳”这一概念,提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寒温虽易,辨证相同,治法各异,纵横有别。再伤寒邪传阳明,能形成腑实之变;温病热邪内蒸阳明,同样可以出现大便秘结、腹满甚或狂言谵语等腑实证。叶氏云:“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不可以气血之分”真可谓一语破的,弥合了六经与卫气营血的界限,值得玩味。此外,在其医案中将六经用于温热病的辨治亦是屡见不鲜的。


叶氏在“剂之寒温,视疾之凉热”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的观点,不仅从伤寒的辛温解表中解脱出来,创立辛凉解表、凉血解毒、清心开窍、育阴潜阳、凉肝息风等治法,均为仲景所未逮。叶氏还善于将仲景法及方运用于温病的证治。如对下法的运用,仲景《伤寒论》有缓有急,有早有迟,有夺实有存阴,法度严谨,详而有要。叶氏不但运用娴熟,尚能存同求异,悉心辨识,认为温病下之宜早,就是邪热盛而未成燥屎内结者,也可用下法,其云:“乃上焦气热铄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而湿邪为病,忌用下法,仲景已列为治禁,叶氏能突破成规,明智地认为湿邪化燥,里结肠胃,亦须用下法,惟在运用时以轻下为上,且见粪燥则止,移用小陷胸汤、泻心汤等苦泄之法,实寓轻下之意。关于辨证,叶氏在重视脉证的同时,还非常重视舌苔的变化,单在《温热论》中论下法的舌苔就有六条之多,其云:“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谆谆告诫:“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实补充了仲景详于脉证而略于察舌的不足。又如温热之邪易耗津液,与伤寒易伤阳气有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纵观叶案,其养阴之法脱胎于仲景,养胃津者源于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而有益胃汤之设,增肾液者则有加减复脉汤之订,这是叶氏养阴之核心。
综上可见,叶氏温病之学是在继承《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仲景学说不但没有只言片语的指责,而且还沿用了仲景六经辨证的纲领,以补卫气营血之未逮,说明他本身并无寒温对峙之见。他这种师古而又不泥古,在理论上能融古之学,独创新见的精神,正是其学术高超之处。后世医家执叶氏“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一语,而割裂温寒的关系,实属偏见。伤寒与温病源出一辙,辨证上,卫气营血虽离不开脏腑经络,但终有别于脏腑经络。伤寒传变有循经、越经、直传的区别,温病也有顺传、逆传之分;伤寒有合病、并病;温病则有表未解、里已结。且叶氏的验齿,辨战汗、斑疹、舌苔等,对外感热病辨识又是新的发展。治疗上,“辛温”与“辛凉”、“和解表里之半”与“分消上下之势”、“回阳”与“救逆”等,在临床上是对立统一、互相补充的,均不能偏废。概而言之,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温病是对伤寒学说的发展。
2.调治杂病,遥承仲景圣法而创新
叶氏不仅是温病学派之宗师,而且对内、妇、儿诸科均有深入研究,造诣极深。于杂病证治方面,创立了许多新的学说,如养胃阴学说、肝阳化风学说、络病学说、奇经论治学说等,通过叶案的深入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叶桂的这些学说都是在研究经方变通应用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谓是遥承仲景圣法而独得精髓。
叶氏对脾胃证治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养胃阴”及“通补阳明”的养阴通补学说是继东垣《脾胃论》后,对脾胃学说的又一发展。考其源流,则可以说是在仲景保胃气、存津液的启迪下,感悟而来。盖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仲景设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以治肺胃津液不足,虚火气逆之证,二方均用麦冬、人参、甘草、粳米以养胃阴,冀阴液得复,胃气和降,上逆之证,自然平调。叶氏本此而发明甘凉益胃方法,尝谓:“阳明阳土,非甘凉不复。”药以北沙参、麦冬、石斛、粳米、梨皮、扁豆为基础,进退出入,曲成妙用。“通补阳明”是叶氏治胃虚之证的总则。这里的“通”非通腑泻实、辛开苦降之谓,其云:“通者,非流气下夺之谓,作通阴、通阳训则可。”胃气虚者移用大半夏汤而变通之,人参益气生津,药味和平,既无白术之守,亦不同于黄芪之升,为胃虚益气必用之品,配半夏之辛以开通阳明,因叶氏立法之意异于仲景,故调换主药,更以茯苓之淡渗易白蜜之缓润,虽只一味之异,使治“胃反呕吐”之方成“通补胃气”之剂。其云:“胃虚益气而用人参,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非通剂矣。”若胃阳虚者,则用附子粳米汤通补胃阳;胃中阴阳齐损者,则以小建中汤建中补虚,通阴温阳;若胃虚络阻者,更以旋覆花汤加减理虚通络,使“通补阳明”之法趋于完善。因此,叶氏的“养阴通补”学说,弥补了东垣“详于脾,略于胃”不足,可与补中益气升阳之法,并肩而立。
治虚劳,叶氏上承《难经》、仲景之遗训,综合二家之长,以上、中、下损为经,阴伤、阳伤为纬,论治独重脾胃,其云“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且得仲景之教又深。尝谓:“男子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夫脉大为气分泄越,思虑郁结,心脾营损于上中,而营分委顿……脉极虚亦为劳,为精血内夺,肝肾阴不自立。”指出上中焦者,多为阳伤之损;下焦者,多为阴伤之损,从而提出了“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需投复脉”的治虚大法,充分体现了法宗仲景,扶阳顾阴,独重脾胃的治虚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