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IT新技术:让芯片组装自己

 郑公书馆298 2017-04-30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以让芯片按照预定的设计和结构自行组装。

这项技术有望进一步推进有着50年历史的“摩尔定律”,从而继续压缩计算设备的成本。该研究项目的重点是在芯片上自行组装线路,而这恰恰是芯片制造行业最大的挑战之一。

有了这种技术,就不必像现有的方式那样在硅片上蚀刻细微特征,而是可以利用名为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的材料进行扩张,并自行组装成预定的设计和结构。

MIT化学工程系教授卡伦·格里森(Karen Gleason)表示,这种自组装技术需要向现有的芯片生产技术中增加一个步骤。

现在的生产技术要利用长波光在硅晶圆上烧制出电路形态。目前的芯片需要采用10纳米工艺,但很难使用同样的波长填满更小的晶体管。EUV光刻技术有望降低波长,在芯片上蚀刻出更细微的特征。这种技术有望实现7纳米工艺,但即便已经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研发资金,这种技术依然很难部署。

MIT认为,他们的新技术很容易融入现有生产技术,无需增加太多复杂性。该技术可以应用于7纳米生产工艺,有关这项技术的论文已于本周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