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0年前,我想Made in China一定是更伟大的。

 信手摘 2017-04-30


在喜爱古典家具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尤其是喜欢造型简约、曲线优美的明式家具,在这一明式家具的特点上,甚至有“设计上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说法。


其实,明式家具首先考虑的是礼教之端庄尊严,然后才是器形上的美学要求……“ 圣人为腹不为目 ”就是这个意思,审视美,不要被眼睛所看到的打动或迷惑,而是用思想融入其中。静下来想一想,对明式家具的评价不是语言文字能表达清的。



两把椅子

德国包豪斯设计大学是现代设计史上一座里程碑。



上图是包豪斯教师Marcel Breuer一百年前设计的Wassily Chair ,当时在世界上名噪一时。


下图则是中国400年前造的黄花梨大禅椅,根本无需多言。


三层空间

清代黄花梨圈椅。曲直相依,构成空间。我曾经想过,空间之外是什么?简单地讲,应该是分为三层的。


第一层,即我们所看到的感知空间,如圈椅围合的空间。


第二层,是工匠看到圈椅设计图时感受到的三维空间。


第三层,最为玄妙,即观者心中圈椅形成的空间,这层空间,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是决定艺术品命运的空间。



筷子-明式家具上的线条


东方,一个用筷子的民族;西方,一个用刀叉的民族;开始就注定走向不同的道路。我一直赞赏筷子的灵活自如,至今常常为此感到自豪,夹起方便,插起快捷。


筷子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建筑上和生活上都有所体会。最早的中国木结构建筑,传说就是鲁班当年用筷子在白米饭上一根一根插起所得,而在眀式家具上的这种感受就更比比皆是了。



中国椅

丹麦设计师 Hans Wegner(汉斯·格瓦纳)在世界上很有名气,做过500把椅子的设计。他做的圈椅是从中国家具中找的营养,融入西方人的文化理解设计出来的。



两张北官帽椅

北官帽椅两只,一只扶手出头,一只扶手不出头。


当时在文人的参与下制作,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状态,都是当官的看你想不想出头了。很像宋徽宗和赵孟頫的书法对比,锋芒外漏与含而不发。其实这两种东西的对比,没有优劣,若非论出个短长,也只是大众与小众的审美对比。不过我相信价格的高低大多数站在大众的一边。




400年前的Made in China


明式家具看似简洁,其实并不单调。大多含蓄,在平凡中见不平凡是眀式家具的特点。




看到这几条腿真有点感动。古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么硬的木头做出如此柔美的线条!黄花梨的木性,决定了只有这种木材才能做出如此曲度的三弯腿,历经几百年风采依旧,很像T型台上模特的大长腿。


明 黄花梨香几


400年前,我想Made in China一定是更伟大的。



拓展阅读-->藏美于器 / 因美而生感知,因明式而知家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