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验方39—小儿遗尿症6方

 钟家台 2016-01-11

中医验方39—小儿遗尿症6

小儿遗尿症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较常见。轻者每夜或隔数夜1次,重者每夜尿床23次。有些严重病人,可延至10余年,甚则成年仍有尿床。多因先天不足,下焦虚寒,闭藏失职;或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约于下;或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等因所致。

1、遗尿方治小儿遗尿症

方剂 党参、冤丝子各12,蚕茧10只,补骨脂、金樱子、覆盆子各9,炙甘草4.5,桑蝶蛸、黄芪各15

加减  睡眠深加生麻黄9或石菖蒲9,炙远志4.5

兼阴虚加当归9克,五味子4.5克;

舌质淡有阳虚加肉桂34.5克。

制用法 上药制成浓缩煎剂加糖浆适量,每次服20毫升。具益气补肾固涩之功效。

疗效 44例,痊愈24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8例。

验证 ××,男,11岁,198491日诊。患儿自幼遗尿至今,经中西医治疗效不佳。近日夜尿次数增多,每夜23次,不易唤醒;纳差,面色苍白,身倦怯寒,腰酸足软,小便清长,舌淡,脉沉无力。证属下焦虚冷(肾气虚)。

仿遗尿方加减:党参、麻黄、益智仁、冤丝子、金樱子各10克,桑蝶蛸、黄芪各15克,远志、鸡内金各6克。

5剂,水煎服。每21剂,同时用丁香、肉桂各6共研末与米饭搓匀敷脐部。

月余后其母告知,药后患儿未见遗尿,追至今未发。

2、穴位贴药法治小儿遗尿

方剂 麝香3,蟾酥、桂枝、麻黄、雄黄、乳香、没药、皂角刺各5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以酒精调成膏状(为增强粘附力,可加入少许阿拉伯胶)。再取药膏少许(如火柴头大小),置于2公分大小的方块胶布上,贴于所选的穴位上〔主穴:内关(双)、气海、中极、三阴交(双)。〕

〔配穴:肾俞、膀胱俞、复溜。一般只用主穴,若病情较重者,则酌用配穴〕。34天换药1次,3 次为1疗程,若未愈,可间隔3日再贴敷。

功效 调气血,复功能。

验证 治疗293例,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以上。经治13疗程后,痊愈170例,显效88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88.1%。

备注 引自《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骗》(乙)。贴后,少数人皮肤发痒,应坚持治疗。若发生皮疹,可用紫药水涂搽患处,待皮疹消失后,再继续贴药。

3、丁桂散治小儿遗尿

方剂 丁香、肉桂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1020 克,以黄酒(或白酒)调匀后敷于脐部(范围约5厘米×5厘米),外以纱布,三角巾等固定。每日换药1次(临睡前敷药)。连用57天,如不再遗尿,继巩固治疗3天。

功效 温肾止遗。

验证 治疗9例,年龄为69岁,全部治愈。

备注 引自《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

4、遗尿散治小儿遗尿

方剂 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萸肉、补骨脂、桑螵蛸各60,丁香、肉桂各30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用时取药粉,填满脐孔,滴上12滴酒精或白酒后,再贴上烘热的暖脐膏(中药房有售),再用薄层的棉花纱布覆盖好。每3天换药1次。部分病人可同时口服此药粉,每天早晚各1次,310 岁,每次口服35克,10岁以上每次口服56克。用白糖水送服。

功效 补肾缩泉。

验证 治疗15例,如上法用之,痊愈13例,有效2例。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暖脐膏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5、遗尿膏治小儿遗尿

方剂 白术50,甘草20,白矾、五倍子各10,硫黄粉50

制用法 先将前2味药水煎取浓汁,后3味药共研细末,2者混合拌匀烘干研细末,备用。用时以药粉5,用大蒜盐水调匀敷于肚脐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25天换药1次。

功效 温补脾肾,收敛固涩。

    验证 验之临床多效。一般2次可愈。

6、加味生姜膏治小儿遗尿

方剂 生姜30,炮附子20,补骨脂12

制用法 生姜捣烂,余药研细和匀,备用。用时取药膏510克敷于脐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功效 温肾固涩。

验证 屡用有效。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或有黑胡椒粉,填脱、胶布固定,每日1次,或五倍子粉,水调敷脐。用治小儿遗尿,效果亦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