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78—带下病10方 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以湿为主,与脾虚肾亏、湿热、湿毒、病虫等诸多因素有关。涉及现代医学之阴道炎、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或附件等疾病。 1、荞麦粉蛋清治带下病 方剂 荞麦粉 制用法 将荞麦粉炒成金黄色,晾凉,鸡蛋清倒人碗内,放入甘草末搅拌,再加人荞麦粉和温水调成小丸,晒干备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 功效 健脾祛湿,理中止带。用治白带黄白相兼,伴小便胀满、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身有微热。 验证 据《锦方实验录》介绍:易某,女,38岁。自诉患带症已8年,带下黄白相兼,并觉灼热疼痛,小便腹胀,头晕目眩,手指发冷,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身微热。服此方1剂即愈。 2、墨鱼猪肉补虚止带 方剂 墨鱼2个,瘦猪肉 制用法 两味加食盐煮食。每日吃1次,连吃5日。 功效 补虚损,止带下。用治妇女白带过多。 验证 杨某,女,30岁,白带过多已久,服药无效,身体日渐消瘦,服本方5 日而愈。又,樊某,女,46岁,漏症已愈,白带如涕,绵绵不绝,头昏闷,精神不振,面黄苔白,脉缓弱,服药不愈。用本法服5日白带减少,又服2剂而愈。 3、胡椒鸡蛋止带 方剂 胡椒7粒,鸡蛋1个。 制用法 先将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将鸡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人蛋内,用厚纸将孔封固,置于火上喂熟。去壳吃,日2次。 功效 温中散寒,化湿止带。用治寒性白带色清如水、面色苍白、口淡无味。 验证 据《新中医》介绍,疗效颇佳。 4、高梁根止带 方剂 陈年(3年以上)高粱根、红糖各适量。 制用法 将高粱根洗净,晾干,炒研为末。用红糖水(或米汤)送服。 功效 温中散寒,化湿止带。用治白带过多、有臭味。 验证 李××,女,34岁,患带下日久,经服上方治愈。 5、白扁豆止带 方剂 白扁豆、红糖、怀山药各适量。 制用法 白扁豆用米泔水浸后去皮,同另两味共煮,至豆熟为度。每日2次,经常服用收效。 功效 健脾祛湿,化带浊。 验证 屡用屡佳。 6、小丝瓜止带 方剂 小丝瓜(经霜打的)三指长。 制用法 置新瓦焙焦黄,研末。每服 功效 清热凉血,止带浊。用治年久不愈的赤白带下。 验证 杨××,女,40岁,经服上方后痊愈。 7、荞麦粉鸡蛋止带 方剂 荞麦粉 制用法 将荞麦粉炒成金黄色,晾凉,鸡蛋清倒人碗内,放人甘草末搅拌,再加人荞麦粉和温水调为小丸,晒干备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 功效 健脾祛湿,理中止带。用治白带相兼,伴小便胀满、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身有微热。 验证 经临床治疗117例,103例治愈,13例好转,1例无效,总治愈率99.6%. 8、墨鱼瘦猪肉止带 方剂 墨鱼2个,瘦猪肉 制用法 两味加食盐煮食。每日吃1次,连吃5日。 功效 补虚损,止带下。用治妇女白带过多。 验证 据《老年报》推荐效佳。 9、鱼鳔胶、猪前蹄止带下 方剂 鱼鳔胶 制用法 以清水四碗,砂锅内文火炖烂。食肉饮汤。 功效 行瘀补血。用治带下。 验证 屡用效佳。 10、向日葵梗或根荷叶治带下 方剂 向日葵梗或根 制用法 以向日葵梗或根与荷叶加水三碗煎至半碗,加红糖当引子。每日2次,饭前空腹服下。 功效 温中止带。用治白带过多。 验证 张××,女,24岁,经服上方后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