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家儒宗叔孙通:死道可贵,守道更可贵

 老刘tdrhg 2017-04-30
儒士社2017-04-30

01.

上次讲了叔孙通为汉朝制朝仪,震慑群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叔孙通这个人。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关于叔孙通的部分篇幅不长,但言简意深,颇能展现叔孙通的风貌。

叔孙通长于文章,在秦朝时被征召。几年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消息报至朝廷后,秦二世召集众博士、儒生商议对策。参与讨论的大都说,臣子不能聚众,聚众就是叛乱,朝廷应当立即发兵征讨。而此时的秦二世一心贪图享乐,不愿起刀兵、劳心力,因此当他听到这群博士和儒生的议论后面露愠色。这时叔孙通说,如今天下一统,君主贤明,法令完备,这不过是一群盗贼行窃罢了,郡守县丞自会将其治罪论处,不值得君主忧虑。二世听后大悦,赏赐了叔孙通,并擢升其为博士;而将那些要朝廷发兵镇压的人治罪。叔孙通离开宫堂后,有儒生问,先生怎么尽说阿谀奉承之辞?叔孙通说,我差点就要逃不掉了!说罢便逃亡到薛县,投奔了项梁。

02.

后几经辗转,叔孙通投靠至刘邦帐下。刘邦对儒生的痛恨想必已众所周知了,“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所以当刘邦见到叔孙通着儒服,便觉十分讨厌。于是叔孙通脱去儒服,改着刘邦的家乡装束——楚装。这下刘邦见了才面有喜色。

时值楚汉争霸,刘邦需要大量勇武壮士,叔孙通就不断向刘邦举荐“群盗壮士”。跟随叔孙通一同投靠刘邦的百余名儒生不满意了,议论道:跟随了他这么多年,他不举荐我们,却偏去举荐那些奸猾之人,这是什么道理?叔孙通听到传言后说,汉王(刘邦)如今冒着利箭坚石争夺天下,你们能上阵搏斗吗?所以我才举荐能冒死厮杀的壮士。你们等着吧,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03.

后来刘邦扰于混乱无序的朝堂,命令叔孙通制朝仪。具体的细节已在上篇文章中做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流氓都震惊了,这群儒生不简单!)。总之,叔孙通不辱使命,新制的朝仪肃穆威严,合宜周备,让刘邦“第一次感受到了君王的尊贵”。刘邦重赏了叔孙通,并拜其为太常。叔孙通对刘邦说,我的那些弟子们追随我很久了,制朝仪他们也功不可没,希望陛下能起用他们。刘邦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将他的弟子都封了官。

叔孙通制朝仪中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叔孙通受命之后,去招揽鲁国的儒生一起完成这项工作,有两个人不肯去,并且说,你侍奉了将近十位君主,并且都是靠阿谀奉承取得显贵。如今天下初定,死者未安,伤者未愈,你又要来制定礼乐法规。礼乐要积百年之功德,方可有成。你办的这事不合古法,我们不去。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却说,“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再后来,叔孙通做了太子傅,并且力排众议打消了刘邦换储之念。新帝即位后,叔孙通徙太常,制定宗庙的仪礼法规。此后他又陆续地制定了汉朝诸多仪礼制度。

太史公对叔孙通的评价是“汉家儒宗”,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赞扬了。然而后世仍然有不少人像那两个不肯帮助叔孙通制朝仪的鲁国儒生一样,抱着书生一贯的清高和孤芳自赏,用鄙夷的眼光看待叔孙通。

04.

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从来都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消极避世。而是在极端条件下,仍然要保全性命,并且不断修身,以期可以东山再起。记得有一位老师讲过,作为当代儒生,要有“我之所在,即道之所在,即教之所在,即儒之所在”的气魄和使命感。只要一息尚存,道统就不会断绝。叔孙通正是有了这样的气魄和使命感,才使得他在乱世苟全性命,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孔子说,“守死善道”,说的就是既入此道,便应将生命交付于此。从此以后贵贱生死皆不凭一己之愿,而全凭是否有利于此道的传承和弘扬。用死来表明自己的气节,勇气可嘉,然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矣”;倒是如叔孙通一般,审时度势,知时变而后动,最终得以承继和发扬此道的行为更值得推崇。

end

作者 南浦

知行合一 I 天下大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