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士大夫咄咄逼人,宦官集团的应对

 西家泉 2017-04-30
士大夫咄咄逼人,宦官集团的应对 
泪痕春雨 
     张让临死时,史书是这样记录的。张让等人悲痛地哭着向天子告辞说:“我等灭绝,天下大乱啊!希望陛下自己爱惜自己!”说完,都投河自杀。(摘自《白话后汉书》)。      史官在写这段话时,恐怕也是充满了欲说还休的感觉,因为张让的预言,显然被历史证实了;张让等人死了,小皇帝不久后,就被废杀了;新上来的皇帝呢,也一直稳坐傀儡之位;而天下呢,在在那些一心要清除宦官的大佬(士大夫与军阀)折腾下,更乱的不可收拾了。      汉灵帝死后,基于张让、赵忠等大宦官的想法,自然是主动退让一番,然后继续保持两大集团并立的格局;因为这是帝国的传统。换而言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小皇帝继位后,皇帝与宦官集团通常都会退出政治舞台的正中央,而外戚和士大夫集团开始全面进入政治舞台的正中央。      所以,在汉灵帝死后,大宦官蹇硕提议用武力解决何进时,马上受到张让、赵忠等大宦官的集体反对,因为这种计划实在不符合东汉帝国的传统,更主要的是,这有可能会让帝国走向混乱。所以,张让、赵忠就把蹇硕的书信交给了何进,张让、赵忠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希望何进与士大夫集团相信,他们愿意适当退缩,保持帝国传统的权力格局。当然了,在这种背景下,大宦官蹇硕就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第一个牺牲品。      当然了,蹇硕被火并的背景非常复杂,因为汉灵帝死前并没有立太子;关键是汉灵帝一直有废长立幼的意思,所以汉灵帝死后,整个上层的博弈焦点,还有一个应该让谁继承皇位的问题。最后蹇硕支持的皇幼子(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失败了。当然了,这也为董卓后来掌握政治主动权,留下了伏笔。因为董卓进京后,又翻出了这笔历史旧账,并废掉皇长子(也就是汉少帝),扶植皇幼子(也就是汉献帝)上位了。      这个问题说来比较复杂,所以相关问题,在董卓废立皇帝一节中再展开。这里就不多说了。      大宦官蹇硕在汉灵帝末年,也算个大人物,因为在平定黄巾、凉州叛乱的过程中,地方军队已渐渐军阀化了,所以汉灵帝就想着加强帝国中央政府的直属军事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汉灵帝就组建了西园八校尉。      西园八校尉的第一校尉就是大宦官蹇硕,而其它校尉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就是袁绍与曹操;还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就是淳于琼(这位老兄出名,就是因为他在官渡之战中,还曾出过场)。其它人,似乎只是一个符号,因为相关的背景资料,几乎都是空白,所以也就没有罗列的价值了。      汉灵帝在组建西园八校尉时的主要目的。大约有三个,第一就是加强帝国中央政府的军事力量,所以相关军队就驻扎在帝国都城。第二,就是让相关军事力量与士大集团也捆绑在一起,所以袁绍、曹操等士大夫集团代表人物都成了八大校尉之一。第三,就是让相关军事力量的控制权,掌握在内廷手中,所以大宦官蹇硕就成了八大校尉之首,关键是,在军事上大将何进也受蹇硕节制。      汉灵帝死后,蹇硕因为在禁军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他认为宦官集团没有必要对外戚、士大夫集团妥协;但是他的这种想法,并没有得到其它大宦官的认同。于是,蹇硕瞬间就被淘汰出局了。      面对士大夫集团的步步进逼,宦官集团一直是选择退让的,至少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士大夫集团近于公开的讨论如何消灭宦官集团,但是宦官集团显然没有这样磨刀霍霍,甚至在一开始,就主动把试图火并何进的蹇硕清理出局了。但是,退来退去,却始终无法让士大集团满意,因为士大集团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宦官集团。      在这种背景下,何进处于两大势力集团平衡点上,自然成为双方归怨的对象。      在士大夫集团看来,何进实在有些该死,因为让他下令清洗宦官集团,他却是想方设法的推脱,甚至不惜拉新兴的军阀集团进来搅局。      在宦官集团看来,何进也实在该死,因为宦官集团、士大夫集团并存的格局,是先帝生前既定的基本国策,你何进身为大将军,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竟然不敢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你实在有些愧对先帝的信任。      而在这种背景下,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显然成为宦官集团比较中意的对象。因为,从历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何苗那是旗帜鲜明的站在宦官集团一边。      据史书所说。何苗对何进说“: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和好。”何进的思想更加狐疑了。      当然了,上面的内容,显然是士大集团的说法,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何氏兄弟控制了话语权,何苗在历史书上,自然不会这样说话的。这就好像孔明写到历史书上,劝刘备与曹操火并到底时,自然只会说汉室、国贼云云,而绝不会说,如果曹操胜利了,您自然是没有机会当皇帝了,我也没有机会当臣相了,至于一统江湖就更不用奢望了。所以,何苗一系如果控制了话语权,何苗也会开口闭口把忠君爱国、人民利益挂在嘴边的;总而言之,先帝尸骨未寒,有人就想全面否定先帝时的一切,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们这样破坏先帝的既定政策,肯定会弄得天下大乱的;总而言之,为了大汉帝国、为了天下百姓,我们绝不能任由袁绍一伙胡来。      当然了,何苗在历史书中怎样说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何苗旗帜鲜明的试图站在宦官集团一边,显然是无可否认的。      宦官集团为什么会突然产生火并何进的想法呢?一方面自然是受形势所迫,因为士大夫集团现在越来越露骨了,如果宦官集团再不反击,估计只能坐待而亡了;另一方面呢?宦官集团大约是希望让何苗取代何进。      因为在当时背景下,如果没有一个态度强硬的外戚主持局面,士大夫集团这种蠢蠢欲动的局面,是不会停止的,相反随时都会失控的。在这种背景下,既然何进不能胜任这个角色,宦官集团自然就想换一个角色。      基于何进的利益,自然也是希望土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和平解决争端,但是面对士大集团的嚣张气焰,何进显然一直不敢旗帜鲜明的反对。      与此相比,他的弟弟何苗则不同了,何苗显然是旗帜鲜明的表示,何氏家族应该与宦官集团站在一起。      在这种背景下,宦官集团自然认为,如果击杀何进,换何苗上位。就有可能实现新的平衡。但是,大家的争斗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以宦官集团的这种想法,终于还是落空了。因为,当宦官集团杀掉何进后,还没有来得及重新布局,袁绍一伙就冲进皇宫把宦官集团屠杀殆尽了,而且趁机把政治上倾向于宦官集团的何苗也火并掉了。      小时候看这段,我最疑惑不解的地方就是,在大家剑拔弩张的时候,何进竟然再一次进宫了。因为我们必须得知道,在何进最后一次进宫时,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首先何进、袁绍、曹操一伙密谋屠杀宦官集团的计划,已快成为公开的秘密了;其次,帝国中央政府已秘密(其实是公开)的调动地方军队向帝国都城靠拢;更主要的是,袁绍以何进的名义,还向地方政府发布了拘捕宦官集团外围成员的命令;而且董卓还向帝国政府正式上书,总而言之,我要率军清理祸国殃民的宦官集团。      在这种背景下,宦官集团就算全是由瞎子、聋子组成,肯定也知道马上风雨欲来了;而宦官集团是一个庞大的、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他们的情报系统也不是摆设;所以何进、袁绍、曹操一伙的行为,在宦官集团的眼中,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所以,在何进入宫时,士大夫集团的人都劝何进,千万不要进宫了。因为,都到了这般田地,你何进入宦官集团控制的皇宫,那不是找死吗?      简单的去看,自然是因为何进蠢的跟头猪一样,所以才会没事自投罗网;甚至而言,就是一头猪,也会知道,在这种背景下进宫,是注定无法活着走出来的。      但是细分析下去,应该没有这样简单。因为何进在政治舞台上,已混了十多年,那是天天吃猪肉,又天天看猪跑的人啊,这种大家都能想到的问题,为什么独独他不会想到呢?所以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何进相信,他曾试图阻止士大集团火并宦官集团的努力,宦官集团也是知道的。而且何进这次进宫的目的,从情理上分析,大约还是想着与宦官集团密谋,如何和平解决相关争端。所以他相信宦官集团缺乏火并他的动力。但是,何进却没有想到,他的努力并不能让宦官集团满意,所以宦官集团已决定用他的脑袋,拉开反击士大集团的序幕。      宦官集团的杀何进的目的,大约有三个。      第一、就是让何苗取代可进,因为何苗的政治态度比何进更倾向于宦官集团。      第二、就是把何进当成替罪羊交出来,总而言之,以前秘密清洗宦官集团的罪魁就是何进,何进已死,这件事就到此结束了。换而言之,宦官集团还是希望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回应,让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就此暂时化解。      更主要的是,宦官集团也借何进的人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得具体点,那就是你们千万不要把我们的忍让,当成我们的软弱;换而言之,我们不希望与你们火并,并不代表我们不敢与你们火并,更不代表我们没有资本与你们火并。只要你们不服气,咱们就刀刀见血的打两局,看看谁会认怂?      现在,何进只是第一个牺牲品,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小打小闹不过瘾、不刺激,咱们慢慢的往大铺摊子,到时大不了让洛阳城血流成河;最后大不了把大汉帝国打得崩了盘;总而言之,你们既然不给我们留活路,咱们大不了就同归于尽。只要你们觉得这样最符合你们、或大家的利益,咱们就这样玩。      如果袁绍等人知道后来的结局,肯定会被宦官集团这种气势镇住,问题是,大家谁也不知道后来的结局,更认为事情不会演变得这样难以收拾。所以,一看宦官集团敢这样玩横,当时就率军火并宦官集团了。      第三、就是扶植与宦官集团关系比较密切的士大夫集团代表人物,接管政府主要官职,然后重新实现两大集团相互制约的格局。而且从历史书的字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张让一伙早已与士大夫集团的一些代表人物建立了合作关系,因为杀掉何进后,张让马上就以皇帝的名义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这两职务,不久前才由袁绍、王允担任的)。关键是,从后面的情形去看,樊陵与许相,都也愿意接受这个任命。因为,随后发生的事就是,“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樊陵、许相没有流露出与宦官集团合作的意思,更没有要接受宦官集团发出的召书,绝不会这样死于非命。      如果慢慢分析整个斗争过程,宦官集团的选择,应该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但是,宦官集团没有想到,何进的脑袋刚被扔出皇宫,士大夫集团就开始了疯狂的反攻;因为他们竟然马上就率军开始强攻皇宫了。      一切生的太突然了,突然的都有些让人来不及思考。又因为禁军内部又有军阀势力(董卓的弟弟当时就是禁军中的重要将领)瞎起哄[注1],所以整个局势当时就混乱了起来。      我在写西晋初的政治博弈时,曾说过,在一片混乱的背景下,任你再聪明、再理智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在那种背景下,你除了拿刀猛砍出一条出路外,似乎只能求上帝保佑了。因为,在那种一片混乱的背景下,你越聪明、越理智,通常只会死的更快些。因为,你越聪明、越理智,就越容易认为对方不会干傻事,问题是你的对手就是顾前不顾后的二杆子,你有什么办法呢?换而言之,你认为对手不敢砍你(因为对手砍了你,他也是死路一条),但是对手就是敢砍你,你能有什么办法?在这种背景下,你还击,自然是没有出路的;你忍让更是没有出路的。      宦官集团的选择,按理说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因为,政治斗争并不是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大火并。宦官集团怎么也没有想到,何进的脑袋刚被扔出去,外面的军队就开始大举进攻皇宫了。      士大夫集团当时的决定,是仓促间做出的。所以,整个行动就充满了盲目性,而且整个过程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因为皇宫内有着强大的武装力量,更有着复杂的工事;几千临时起意的军队,想迅速攻进皇宫谈何容易呢?最后,为了攻入皇宫,袁绍一伙竟然决定用大火烧开皇宫大门;这样一折腾,自然是折腾的惊天动地;最后虽然攻进了皇宫,并把宦官集团杀得一片狼籍,但是张让、赵忠却逃出了皇宫,更把小皇帝、陈留王(后来的汉献帝)也带出了皇宫,而且还逃出了洛阳城。      董卓的情报系统获得了这个惊人的信息后,自然下令马上火速行军,等士大夫集团在黄河边找到皇帝一伙时,董卓也率军赶到了。虽然士大夫集团把张让、赵忠都逼得跳了黄河,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董卓,却一下傻了眼。      表面上,董卓与皇帝一行人相遇,是偶然的。其实呢,它显然是董卓的情报系统,在获悉洛阳城这种惊人巨变后的成功行动。因为,董卓早已驻扎在了洛阳城效外,只是因为帝国中央政府还没有发生大火并,所以董卓一直不敢率军强行接近洛阳城罢了[注2]      但是,在洛阳城内发生巨变后,董卓的军队自然马上就开始了行动。当时的董卓,并没有选择直接进入洛阳城,因为这样进入洛阳城,多少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更主要的是,洛阳城也绝不是地方军队,想进就能进的地方。别看当时一片混乱,只要洛阳城的大门都关闭,不要说董卓不敢率军攻城了,就算他敢率军攻城,也不可能攻入洛阳城的。      但是,董卓率领的三千军队,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相关的情报工作自然不会作的太差,更主要的是,董卓的弟弟当时就是何进的重要下属之一;在火攻皇宫的时候,董卓的弟弟就是重要参与者之一[注1]。在这种背景下,董卓对洛阳城发生的一切,自然会知道的非常详细(因为整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注3],当他得知皇帝已逃出洛阳城(或是被宦官挟持出洛阳城)后,马上就想办法与皇帝偶遇了,因为只要与狼狈不堪的皇帝相遇,自然可以用护驾的名义进入洛阳城了。      当士大夫集团阻止董卓和他们一块进入洛阳城时,董卓就问了,凭什么啊?士大集团就说了,这是皇帝的旨意。董卓一听,当时就火了,因为我操你大爷的,皇帝就在我眼跟前,我怎么没听见皇帝说让我撤军啊?你们再胡咧咧,老子现在就按假圣旨的罪,法办了你们。再说了,皇帝这副怂样,连个话都说不清楚[注4],在这种非常时候,我们还听皇帝的指挥,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就凭你们能说出这种弱智的话来,我也必须得跟着皇帝进洛阳城,否则,帝国就任由你们这种人瞎折腾,随时都可能崩盘的。      你们这帮人,工作是怎么干的?不就是清理几个为害国家的大宦官吗?随便派几个司法官员,拿着圣旨就能解决的事,你们竟然弄得洛阳城火光四起,弄得皇帝都跑出了洛阳城。叫我怎么说你们呢,看来二代就是二代,除了会拼爹,你们还会干什么?      你们现在叫我撤军,我凭什么撤军?因为我实在怀疑你的工作能力,我更怀疑你们保护皇帝的能力。所以,我现在就要担负起保卫皇帝的责任,总而言之,在我没有确定皇帝处于绝对安全位置前,我是不会离开皇帝的;更主要的是,我现在还要担负起保卫中央政府的责任,总而言之,在我没有确定中央政府工作步入正轨前,我是不会离开洛阳城的。因为,在这种时候,还任由你们这些二代胡折腾,我能对得大汉列祖列宗,能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在这种背景下,士大夫集团显然丧失了阻止董卓进京的合法借口,因为他们当时干的事,实在太差劲了。更主要的是,它让董卓军取得合法参政的机会,总而言之,你们一伙人让洛阳城一片动荡,让皇帝无法安居,所以我有义务也有权利,代表全国人民监管你们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以后举行任何大型会议,董卓自然都有权列席参加了。      从法理上、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无法阻止董卓干政了;那用武力呢?显然也是不能的,因为想火并这三千虎狼之师;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惊人的;董卓这三千虎狼之士,既然敢进入洛阳城,肯定就已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想把这三千虎狼之士拿下,肯定得把洛阳城打得血流成河。      更主要的是,刚刚结束的一轮火并,已把洛阳城折腾的一片混乱了。如果再来一轮大火并,洛阳城肯定更会乱成一锅粥的。到时侯,洛阳城也就不是洛阳城了。换而言之,洛阳城就有可能丧失号令天下的资格。      当然了,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城,也并不意味着董卓可以控制帝国都城,因为董卓毕竟只率领了三千人,而帝国都城内的军队,显然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如果事情只是发展到这一步,董卓的野心也不会膨胀的,因为事情只发展到这一步,董卓不过是洛阳城内几大军事力量之一,绝不会在洛阳城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      宦官集团的反击,应该是没有明显错误,只是士大夫集团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非常复杂的政治问题,宦官集团自然只能认栽了。      宦官集团击杀何进时,大约有三个意思。      第一、换一个强硬的外戚首领。      何进实在太软弱了,他前怕狼后怕虎,始终不敢态度鲜明的表达自己的立场。而何进的弟弟何苗(时任车骑将军),显然要比他的立场明确。从某种意义上,宦官集团杀何进的时候,就是计划让何苗取代何进的位置。      第二、让几个亲宦官集团的豪门成员,占据中央政府的重要岗位。      “张让、段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      第三、表明自己的立场,换而言之,如果你们真把我们逼急了,我们也会采取强硬反击的。到时大不了鱼死网破。      但是,何进的人头刚被扔出去,就遭到袁绍一伙的猛烈进攻。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好像太祖与林帅相争,太祖布的局非常精妙,但是林帅在与太祖相见之时,突然拔枪就撂倒了太祖,那太祖布局再巧妙,估计也是啥用都没有。当然了,林帅用这种方式取得胜利,那也是啥价值也没有的,因为等待他的结果,肯定是给太祖偿命。      宦官集团的布局,应该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是面对士大夫集团这种快刀斩乱麻的破解方式,当时就被冲破了。当然了,士大夫集团也因为这种仓促间做出的决定,让董卓捡了现成的便宜。      [注1]:何进对部属本有仁恩,士卒都流泪说“:愿以死相报!”吴匡就带兵与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攻杀何苗,把尸体抛在苑中。摘自《白话后汉书》。      [注2]:种邵迎接慰劳他的军队,并劝令他退军。董卓疑心洛阳政局已发生变动,命部下用武器威胁种邵。种邵大怒,用皇帝的名义叱责他们,士兵都害怕地散开。于是种邵上前当面责问董卓,董卓理屈辞穷,只好撤军回到夕阳亭。(摘自《白话资治通鉴》)。夕阳亭就在洛阳城的郊外,因为后来贾充出镇关中时,公卿们就是在夕阳亭为贾充饯行的。      [注3]:“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事情发生在黄昏时分。      “张让、段等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陈留王刘协等数十人步行出门。夜里,到达小平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张让等人是夜深后才逃出洛阳城的。      “董卓率军到显阳苑,远远望见起火,知道发生变故,便统军急速前进。天还没亮,来到城西,听说少帝在北边,就与大臣们一齐到北芒阪下奉迎少帝。”从这句话中,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董卓等人遇到皇帝,已是快天亮的事了。      事实上,仅这样分析相关内容,就可以知道,董卓遇到皇帝,实在说不上偶遇。因为,相关过程是整整一黑夜,这样长的时间,董卓自然有足够的时间运作这种偶遇。      如果再看《白话资治通鉴》中的日期,就更知道,这绝不是什么偶遇。因为,何进是戊辰日被杀,这一天是25日;而张让等人领着皇帝出逃,则是庚午日,这一天是27日;至于董卓遇到皇帝那一天,则是辛未日,这一天是28日。这样说来,从何进被杀,到董卓遇到皇帝,连头带尾是四天时间,实打实的算,也有两天两夜的时间。      如果《通鉴》中的相关日期记录无误,而且相关的日期折算也没有错误,那仅从这种简单的日期里面,我们也可以知道,整个洛阳城的博弈,肯定比史书所说的内容复杂一百倍。因为,相关战斗进行了整整进行了两天两夜,这么长的时间里,洛阳城的各力量都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更有可能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进去。当然了,这样说来,一切未免太复杂了,所以我们权且当整个过程就发生了整整一夜,但是就算是整整一夜,董卓遇到皇帝,也实在说不上什么偶遇。      更主要的是,董卓28日进入洛阳城,鲍信、丁原也率军进入了洛阳城,几路大军在同一天进入洛阳城,显然是因为洛阳城局势失控,才是他们可以进入洛阳城的主要原因;否则,凭他们那点兵力,谁也缺乏强行进入洛阳城的实力。董卓因为找到皇帝了,所以跟随皇帝进了洛阳城;而董卓进了洛阳城,基于制约董卓的需要,袁绍等人,自然需要让丁原、鲍信也进洛阳城了。      [注4]:少帝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大臣们对董卓说:“皇帝下诏,要军队后撤。”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董卓上前参见少帝,少帝说起话来语无伦次。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摘自《白话资治通鉴》

复东瞰浮梁网友:
  感觉还差些还原度,持攻势的一方,总得在势力对比下,居于一定的优势。中间势力何进至少在公开的表态上,也是持亲近士大夫的立场,外在的势影响了场内人对于强弱的判断。外在的这个势楼主还需要再研究阐述一下。宦官的步步退缩,没有被解读为有理有节,而是软弱衰颓,不仅没有争夺到外界的理解同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大家下注的时候都很担心收回不了本钱。党锢之后,宦官与士大夫的仇结的太大了,若不是万不得已,也绝不是帝国传统二人转可以解释的。而是从上到下大家都认可,舆论汹汹都觉得,甚至宦官自己都认为要下课了。在宦官必然得下课一段时间的共同认识下,大家才越来越激进,最终失控了。那么在党锢之后,宦官居于执政党的地位时候,士大夫在野党们肯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消除了内部的矛盾,统一认识,士大夫毕竟扎根在帝国的各个郡县,他们之所以会被拆散击败不过是以前内耗太重。真要团结起来,宦官的资源是远远不能跟士大夫比拟的。祸兮福之所倚,再算上出了黄巾之乱,这种历史无法掩盖的大祸级黑锅,执政党的宦官也得背着,事实上灵帝就已经让宦官们背锅。总总而言,终于在灵帝死后,宦官们自己都觉得场子真的镇不住了,得是躲一下风头,让士大夫上台一段时间,等待他们再次内部分裂。
  宦官们愿意退避是基于两个历史规律,第一规律,他们在深宫之中,可以坐看风起云落,而只要皇帝成年想要抓权,就得找他们,收回拳头只是为了更有力的出击。第二规律,士大夫们的党派太繁多了,因地域、宗族、师生分成数不清的野狗群,而他们抢食似的,随时都在抢座位,分裂得又快又急。基于这两点必然性,宦官们在前面说的势的压力下,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机会大大的有,翻盘用不了十年。
  宦官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什么,因为党锢危及了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才尽量放弃或减少了互相间的敌视,团结起来先干翻了宦官,大家再继续野狗抢食。
  而妥协的这段时间,各个野狗群都觉得自己为了团结其他狗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吃了大亏了,很多能吃的没吃到,该吃的得注意吃相,他们都告诫自己这一切在弄翻了宦官之后,老子加倍翻翻的吃回来,因为那时的帝国就是没有保安收银员的超市。大家这种迫不及待的心理,已经压抑了桓灵两代,实在是憋不住了。
  外界这种势的压力,在曹操和董旻身上都能看到影子,曾经的宦官大佬老投资曹家,居然早早就换庄到士大夫这边来了,而新兴没二十年的新兴风投董卓,也把弟弟安排到何进这边,大家都感受到势的压力,都不会投在宦官这边。
  灭宦官是把利益纠葛纷繁复杂的士大夫们,拧成一股绳的唯一纲领和目标,当事人,袁家和曹家等,都是以这个为纲领才能稳固对于士大夫联盟的领导支配,势如骑虎,如果袁家和曹家要为大家出头,给大家出气,自然您是老大,您出头我们服气。若是背离了这个纲领目标,袁家和曹家又有多能,谁不是大佬,谁又不是地头蛇。大家从山南水北五湖四海而来,经历两代党锢,苦心孤诣缔造这么个反宦官联盟,难道就为了二十年后又被宦官翻盘?
  士大夫们能顶着宦官的迫害,排除万难,放下彼此的仇恨,形成今日的盛况,容易么?这就跟运动一样,真要发动起来了,当事人也是压制不住的,只能随波逐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