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秦岭之尖 2017-04-30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同年,孙传庭、洪承畴率军在周至黑水峪伏击高迎祥部,高迎祥被俘,残部投奔李自成,经过商议,李被推选为新的闯王;1638年,李自成部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和孙传庭布下的包围圈,除其本人与核心将领刘宗敏等17人外,全军覆灭。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清兵入关图

1639年,李自成率数千人再度起事,同年,明清在松锦地区开战;1640年,李自成入河南,部众迅速扩张,次年,克洛阳;1642年,松锦战役结束,清军获胜,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1643年,李自成破潼关,杀孙传庭。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清军使用过的长枪和斧头

李自成在同明军作战时,往往先陈大队骑兵于阵前,这些骑兵会被分为三列,然后在指挥官的命令下依次冲击敌阵,第一队冲杀不胜,则返回休息,第二队跟上,第二队再不胜,则第三队跟上,这种战术被称为“三堵墙”战术。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李自成进京

如果骑兵反复冲杀无果,则假装败退,然后以精锐步兵手持长枪伏击敌军追兵,趁敌军措手不及时,骑兵再度返回战场,与步兵一起合力攻击敌军。

1644年一月,李自成称王,建立“大顺”政权,三月,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四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清军击败顺军,占领北京;五月,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政权,立朱由崧为帝,改次年为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被地方武装势力袭杀。

其后,南方军阀先后拥立朱明宗室建立数个政权,这些政权以及先前的弘光政权,都延续明朝的国号,因此一般称呼这些政权为南明政权。南明诸政权最后均为清军扑灭;1664年,清军攻灭夔东十三家,大陆地区再无奉朱明年号为正朔的反清武装。

清军入关前,主要使用长枪、弓箭、藤牌和各式刀剑作战,鸟铳的装备量很少,清军入关后,鸟铳的装备量开始增多;顺治五年,清廷组建专门使用鸟铳的鸟枪兵;康熙年间,鸟枪兵规模不断扩大;雍正时期,在多数部队中,鸟铳已经基本取代长枪,成为步兵的主要武器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欧洲使节笔下的清军火枪手形象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卷

阿玉锡原为蒙古人,于雍正年间归顺清朝。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春天,随清远征军出发,立下了赫赫战功,当他凯旋归来,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勉励,并获得画家郎世宁为其单独画像的殊荣,以表彰他的功勋。这是一幅肖像画式样的作品。坚毅勇敢的阿玉锡全身戎装,持矛跃马向前冲杀

雍正五年(1727年),根据雍正帝的命令,兵部对国内军队的武器装备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调整意见,兵部经过分析,认为内陆部队鸟铳装备率的合理数字应该是30%,沿海部队鸟铳装备率的合理数字应该是40%,关于几个主要省份驻军中不同武器的装备比例,兵部的调整意见如下:

山东地区,鸟枪兵50%,长枪兵10%,刀牌兵10%,弓箭兵30%。

山西地区,鸟枪兵40%,弓箭兵60%,另设炮兵和刀牌兵。

福建地区,鸟枪兵50%,大刀兵5%,炮兵5%,刀牌兵5%,马军弓箭兵20%,步军弓箭兵10%。

浙江地区,鸟枪兵40%,长枪兵5%,炮兵5%,刀牌兵10%,弓箭兵30%,扁刀兵10%。

广东地区,鸟枪兵50%,挑刀兵10%,炮兵10%,刀牌兵10%,弓箭兵30%。

云南、贵州地区,鸟枪兵60%,炮兵10%,刀牌兵10%,弓箭兵20%。

河南地区,不作变更。

直隶地区,整体不作变更,紫荆关驻军大刀兵全员换装鸟铳。

江南、江西水师,整体不作变更,三眼铳兵全员换装鸟铳。

陕西、四川地区,整体不作变更,马军弓箭兵需兼习枪棒,守兵需兼习扁刀。

从兵部的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清军当时普遍装备刀牌,大量装备鸟铳和弓箭,很少装备长枪,而在入关前,长枪、刀牌和弓箭都曾是清军广泛装备的武器。

清代常用的长枪延续了明代长枪小枪头的特征,包世臣的《齐民四术》中说到:枪头长度最好不要超过6.4cm,重量最好不要超过37.3g。

《皇朝礼器图式》中录有16种不同形制的枪,其中普通长枪13种,短枪1种,带有火药喷筒的长枪2种。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上图中枪式均源自《皇朝礼器图式》,

自左至右,依次为

a·绿营火焰枪:通长211.2cm;骹长12.8cm;木柄长176cm、直径4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12.8cm。

b·绿营十字镰枪:通长147.2cm;直刃长19.2cm,横刃长32cm;木柄长128cm、直径3.1cm,髹朱漆。

绿营钩镰枪:通长230.4cm;直刃长25.6cm,曲刃径6.4cm;木柄长192cm、直径4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12.8cm。

绿营双钩镰枪:枪头与钩镰枪相同,唯将单钩改为双钩,通长224cm。木柄直径2.7cm,外裹桦树皮。

e·绿营钉枪:通长478.4cm。刃长32cm,用藤捆绑在柄的顶端;攒竹柄长448cm、直径3.7cm,髹朱漆。

f·绿营雁翎枪:通长230.4cm。刃长25.6cm,旁刃与钩镰枪相仿,但较阔,径16cm;木柄长192cm、直径4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12.8cm。

g·绿营矛:通长352cm。刃长22.4cm;木柄长320cm、直径3.7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9.6cm。

h·绿营长枪:通长448cm。刃长22.4cm,下悬红缨;木柄长416cm、直径3.7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12.8cm。

i·绿营蛇镰枪:通长230.4cm。刃长25.6cm,单个横刃长22.4cm;木柄长192cm、直径4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12.8cm。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上图中枪式均源自《皇朝礼器图示》

自左至右,依次为

a·护军骁骑长枪:通长329.6cm。刃长28.8cm,骹的末端为一铁盘,厚0.64cm,下悬红缨;木柄长288cm、直径4.6cm;鐏为铁制,长12.8cm。

b·健锐营长枪:通长329.6cm。刃长28.8cm;木柄长288cm、直径4.6cm,髹朱漆,顶端附有铁刃,长44.8cm、阔1.6cm;枪身下缀黑缨,末端为木圆珠;鐏为铁制,长12.8cm。

c·绿营火镰枪:通长294.4cm。顶端为一竹管,长25.6cm,内置火药,战时点燃,以火烟灼熏敌手;竹管顶端有两刃,一前一后,前刃长12.8cm,后刃长9.6cm,骹长12.8cm;竹管两侧置小管四个,盛放蒺藜,各长6.4cm;攒竹柄长256cm、直径3.1cm,髹朱漆。

绿营梨花枪:通长233.6cm。顶端为一竹筒,内置火药,用法与火镰枪同,长83.2cm;竹筒顶端有两并行直刃,各长16cm;直刃两旁各有一横刃,长19.2cm;木柄长121.6cm、直径4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12.8cm。

e·虎枪:通长265.6cm。刃长28.8cm;白蜡木柄长236.8cm,顶端横系鹿角二,各长3.2cm;鐏为角质,枪刃平常套以革囊。

f·绿营手枪:通长109.4cn。刃长18.2cm;攒竹柄长92.8cm、直径1.7cm,外裹桦树皮;鐏为骨质。

g·绿营虎牙枪:通长291.2cm。刃长22.4cm,中起脊,旁有两尖刃,各长5.4cm,枪身下缀红缨;木柄长256cm、直径2.8cm,髹朱漆;鐏为铁制,长12.8cm。

故宫中藏有若干清军使用过的长枪,有的与皇朝礼器图式中所绘枪式基本一致,有的虽然名字与图式中所绘枪式相同,但形制却稍有变化。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故宫藏品,

自左至右,分别为:

骁骑长枪:长264cm,枪身钢质,中起脊,尖锋利刃,木柄。

长枪:长224cm,枪身钢质,中起脊,尖锋,白蜡木柄。

矛:长218cm,矛身钢质,中起脊,平锋,木柄缠皮,外髹黑漆。

阿虎枪:长249cm,枪身铁质,长29cm,中起脊,有血槽,枪身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木柄顶端缠黑皮,横系二鹿角。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故宫所藏长枪枪头细部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故宫所藏手枪,枪头钢质,中起脊,刃锋利,红漆木柄,尾錾金火珠二。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为了锻炼军队,清初的几位皇帝经常会在和平时期举办大规模的围猎活动,参与围猎的除了皇帝和八旗精锐部队外,还有朝中的重臣和宗室王公。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康熙围猎图-清郎世宁

清代的围猎实质上是一种军事演习,围猎时,参与者必须严格依照纪律行事,无论是行军扎营还是合围射猎,都有着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1681年(一说为1683年),在康熙帝的命令下,热河兴建木兰围场。清代前半叶,皇帝频繁在木兰围场举行围猎活动,称“木兰秋狝”,亦称“秋狝之礼”,从木兰围场兴建开始,到嘉庆帝驾崩为止,清朝皇帝前后共在木兰围场举行过百余次秋狝围猎,其中康熙帝40次(一说41次或53次)、雍正帝0次、乾隆帝39次、嘉庆帝11次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乾隆围猎聚餐图轴》

虎枪是清朝皇帝围猎时用来刺杀或驱逐猛兽的武器,清代设有虎枪营,为禁卫军九营之一。虎枪营兴建于1684年,负责在围猎中护卫皇帝和协助围猎,士兵从上三旗中的勇士中选拔,初建时有三百六十人,后增至六百人。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虎枪细部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乾隆刺虎图

道光帝继位后,木兰秋狝制度被废除。

1851年,洪秀全率众反清,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太平军定都金陵,改称天京。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

太平军早期缺乏火器,士兵装备大量冷兵器,以刀矛为主,太平军设有专门的长矛队,根据英国人伶俐的记载,太平军的长矛用竹竿做柄,长256~384cm不等。

太平天国出于各种原因,新造了若干字和词,例如长矛的“矛”字,便被太平军给加上了一个金字旁。

太平军起事时,清军八旗部队和绿营部队腐化严重,大多不堪战阵,各地乡绅为图自保,纷纷兴办团练以御兵灾,1854年,曾国藩在地方团练的基础上建立湘军。

湘军初建时,有陆军10个营,水军10个营。湘军主要将领多为儒生出身,与曾国藩或为师生同学,或为亲友同乡。湘军士兵从农民中选拔,由军官自行负责招募,各营士兵只服从相关营官的调遣,营官则由曾国藩直辖,湘军建立后,很快便成为清廷和太平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曾国藩的湘军

湘军陆军一营由4个普通哨和1个亲兵哨组成。每个普通哨辖8队,其中2个抬枪队,各装备4杆抬枪;2个鸟铳队,各装备10杆鸟铳;4个长枪队,各装备10杆长枪。亲兵哨辖6队,其中2个炮队,各装备劈山炮2门;1个鸟铳队,各装备10杆鸟铳;4个长枪队,各装备10杆长枪。

陆军作战时,长枪队和火器队间隔排列,长枪兵保护火枪兵和炮兵,火枪兵和炮兵输出火力杀敌,湘军使用的长枪长448cm,枪头长9.6cm。

但并非湘军所有部队的编制中都有长枪队,曾国藩麾下勇将鲍超的霆字营,每哨8队,4队抬枪4队鸟铳,不设长枪队。

1854年6月13日,湘军进攻岳州,岳州太平军守将曾天养不敌湘军,被迫率军撤出岳州,退守于城外的城陵矶;7月16日,曾天养在水战中击败湘军水师;7月18日,曾天养率三千人在城陵矶登岸,尚未扎营,湘军将领塔齐布便率军来袭。

交战中,塔齐布背负火枪,腰悬佩刀,左手持套马杆,右手持长枪,亲自冲击太平军阵地,两名手持长枪的亲兵骑马跟随其后;曾天养见状,绰枪跨马,直取塔齐布。

曾天养马快,很快就冲到塔齐布面前,塔齐布措手不及,被曾天养手起一枪,刺中战马,由于去势太猛,曾天养摔下马去(一说为清兵黄明魁刺落马下),塔齐布亲兵赶上前去,乱刀砍杀曾天养。

曾天养阵亡后,太平军撤退,湘军占领岳州。

1862年1月,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地方官无力抵御太平军,便派出代表,向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求援,曾国藩早有以湘军制度在两淮练兵的想法,于是令幕僚李鸿章回乡招募兵勇,伺机增援上海。

1862年3月,李鸿章招募的六千五百名兵勇在安庆整编完毕,称淮勇,又称淮军;1862年4月5日~5月29日,13营淮军前后共分七批,乘坐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军防线,抵达上海。

淮军抵达上海后,同上海地区的外国军队一起攻击太平军,李秀成攻上海不克,又逢曾国荃进逼天京,遂撤军。

此后,淮军配合湘军,在江浙地区同太平军多次交战,先后攻克常州和苏州等地。

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灭亡。

晚清时期,现代步枪传入中国,长矛从主力部队的兵器配置中消失。

民国时期,长枪已经沦为武术器械,也有部分民间武装组织和个人会使用长枪作为防身武器,当时人们多称呼长枪为梭镖或者红缨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战前期,红军和八路军缺乏足够的枪械,曾经大量装备梭镖。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大革命时期,江西青年农民梭

一份1934年的红军人员武器弹药攻击表中显示,梭镖是当时红军的制式武器之一,根据表中记录,当时中央红军全军一共86859人。装备步马枪29153支、短枪3141支,重机枪357挺,轻机枪294挺,自动枪28支、冲锋枪271支。迫击炮38门。刺刀17552把,梭镖6101支、马刀882把。

抗战后期,随着八路军的壮大,主力部队不再把冷兵器作为制式兵器使用。

建国后,长枪作为一种武术器械,继续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中国清朝时期的矛

谢谢转载 分享 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自丑橘先生)

公司微信号 jianshe____wuyue

作者私人微信号 zy8796h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