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带给我的仅仅是痛苦吗?(中)

 大漠胡杨968 2017-04-30
3
父母带我去求医问诊

父母一边忙着姐姐的婚事,一边带我去市医院。医生不带一点感情地说了声“神经衰弱”,开了几盒安神补脑液,便和别人聊天去了。爸爸赶紧去买那些平时想都不想的补品,开始知道高三的学生要加大营养,多吃蔬菜、鸡蛋和肉,有条件要喝一些营养品。于是我的饭菜丰富起来,顿顿都有了肉。可是我无动于衷,从未和我有过精神沟通的爸爸开始问长问短,可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说不想去上晚自习了,他就责备我没能和同学搞好关系。他的话打击了本来就不懂处理关系的我。他说,我付出他人一般的努力,收获却不及他人,这令我更怀疑自己的能力了。那段日子真的没有了一点希望。那时候以为,这一生就该结束了。

 

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却又对这种状态很焦灼。学校的老师原本对我的期望很高,后来也不如之前那么关心了。


医生说:要多运动! 

于是我想和一位生病前对我很友好的、离我家很近的女同学放学后打羽毛球。她答应了我的邀请,我又有了一丝希望,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那时我没想到自己得了抑郁症,这个名字都很陌生。 

有一天,我从班门口出来的时候,无意间听见班主任跟她说,有人在说我俩闲话,希望她注意一下。我苦笑了一下,离开了。

 

很快她找到我,说自己现在不舒服,以后就不去打羽毛球了。


于是,我放弃了挣扎 

早晨,我又很早从噩梦中醒来。为过去的天真和一味的学习,不通世故得罪人而悔恨。在妈妈的反复催促下去上学。到班级后,开始眼花缭乱的看书。过去很清晰的复习思路完全没有了,很简单的解题方法没有了。我呆呆的望着那一道道陌生的题。课上老师们提问我的次数越来越少........

 

有些老师很关心地问我的情况,我纳纳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同学起哄说我傻了,大家哄堂大笑。我呆呆的坐下,对这一切感到很茫然。学习上不会了就问周围的人,他们的回答要么我听不懂,要么不能让我满意。以前我很少问别人题目的,有问题也是直接问老师,可是现在我觉得这些问题太简单,不想问老师。


虚荣心也并未因我生病而远离 

同桌的女生也开始势利起来,她对我的打击,我记得很清楚。一见我来了,便赶紧把胳膊拦在我这一侧,好似我得罪了她,和前后排的却是谈笑风生。她不会的题目也不再问我了,前后排的很热情地给她讲。可是彼此的说法互相矛盾。令人惊奇的是,我的逻辑并没有损伤,仍可以听出他们的矛盾。她夸赞着每个人,除了我,说他们多有前途。这个适合做企业家,那个适合当官等等。说到我时,便不屑地说,看不出他现在还能做什么。

 

旁边人也微微地笑,我的内心却在呼喊、挣扎:决不是这样的,我不会碌碌无为。可是我无可奈何。一天里最害怕上的是体育课。他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我孤孤伶伶的站在一边,比在教室里还孤单。最难熬的是晚自习。那个副班长座位离我不远,他又开始把一些人聚在一起嘀咕什么,不一会就有一些人对着我不怀好意地笑。这其中,有些想必是我的多疑,可有些是事实。下课的时候,趁我不注意,他们在背后用小纸块和小石头砸我。

 

一个平时我觉得很朴实的同学,竟然当着我的面说,谁愿意和你这样的呆子玩呢。这也是我至今无法原谅他的原因。那些恶人我都逐渐忘却了,可是他,曾经还一块畅谈理想和人生。在我生病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使我万分伤心。他肯定不知道我病了,可是面对别人处于弱势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难以让我再对他产生好感。晚上回家,爸爸又开始拿他的过去教育我,我听得很心烦,早些你们都干嘛去了,有谁关心过我?!

 

父亲看着我每况日下,心急如焚,才发现原来家里的精神支柱其实是我!而现在我垮了。我们在一个风雪之夜拜访一位据说很有名望的老中医,说要不休学吧,去学牙医好了,将来不愁吃不愁穿的。又开了多种药。路上爸爸问我有没有想过休学,我说没有。他说想不想休学,我茫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脑袋里也没有答案。我不会思考这么简单的问题。那个时候,好多问题我都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沉默。

 

爸爸又让舅舅来开导我,毕竟他文化比较高,也很耐心地安慰我,对学习不要着急,不要强求,慢慢来,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给他说。我那时听得很感动,类似的话爸爸从来不会说,当我去舅舅家里玩的时候,表妹鄙夷的态度使我了解舅舅一家的真正看法——幸灾乐祸。

 

平时我们这一辈数我的成绩好,最有希望。表哥连高中都没考上,被姥爷经常骂。表妹也经常被舅舅批评,要向我学习。现在看我这样了,都乐得在一旁看笑话。妗子的眼光就不用说了。唯独使我宽慰的舅舅对我不错,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现在始终铭记在心。事实上,生病期间对我好的,我一一记在心里,期待以后报答,生病期间对我坏的,起先我打算一一报复,可是后来我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这些人我也逐渐淡忘了。淡忘,是我唯一想做的。


4
治疗的转折点

治疗的转折点在于:在市郊找到了一位好医生,不仅是医术高而且医德也好。他让我对医生的印象有点改观。爸爸带我找到他。林医生,他矮矮的个子,但是有一张很亲切的脸。不像我爸爸,那么严肃,没有一点亲和力。他问了问我的情况后就明白我已经是典型的抑郁症了,但并没把这个词说出来。

他问:“是不是觉得一切都很灰暗?”

 

我点点头。

 

他又问:“是不是觉得思考很迟钝,很容易犹豫不决?”

 

我又点点头。

 

他问:“是不是老是悔恨过去,老是有负罪感?”

 

他安慰我说:“一切都是假象,都是情绪低落的表现。等治好了以后,一切都会很灿烂的。”

 

说的我很开心,真希望和他永远呆在一起。

 

爸爸怎么从未和我谈过如此开心的话题?

 

林医生给我开了丙咪嗪,又开导了我一会,我们便回家了。

 

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路上爸爸给我的谈话。

 

他说:“幸亏不是抑郁症。我见过一个抑郁症患者,每天躺在床上,呆呆的望着天花板,麻木得不得了,吃饭都不能自理。”

 

我当时听了心里一阵发麻。他给我说这个干吗?不是吓唬我么!我本来有点轻松的心再一次陷入低谷。

 

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我对世界充满好奇。你什么东西都不让我碰,见我拆开姥爷买给我的玩具,便骂我是败家子,破家乌龟。你从未给我买过一件玩具,从未跟我谈过一次心,从未问过我在学校的表现。我在小学交的朋友你说没什么意义。

 

记的小时候有一次我爬上了一个中堂座椅,你罚我跪下。现在我大了,想问问你,我幼小的心灵就连那个椅子都不如吗?一次我在你们大人谈话时插了一句,就挨了你一顿骂,说小孩子不要插嘴。我想让你告诉我一点儿历史,你说告诉你,你也不懂,大了就知道了。于是又是那般严肃地看自己的电视。现在想起来,你压抑了我外向好动的一部分,知道么?

 

那些大胆的表现,对知识的渴求,个性的张扬,全被你压抑了,知道么?

 

我的性格逐渐内向,你们该负多大的责任?生我养我者父母,教我知识者老师,育我者呢?普通学生,遇上好的老师,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到性格品行的教育,可是由于我成绩很好,老师很少批评过我什么。于是我从没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有缺陷。

 

我也曾抱怨过家庭,抱怨过父母,现在我已不再抱怨,因为随着成长,我渐渐明白父母之用心良苦,他们不是完人,只能用自己所知道的方式来爱孩子,尽管这种爱对孩子未必是恰当的。

 

话题转回来,再回到治疗上。我闷闷的回家后,丝毫不抱希望的吃了丙咪嗪,吃了太多的药都没有作用。我对它也毫不乐观。吃了大概一周吧,没有明显的改善。

 

后来爸爸又一次陪我去看林医生。他给我开了盐酸丙咪嗪,药的说明是治疗中度抑郁症。

 

我看到那三个字便想到上次爸爸形容的场景,感到不寒而栗。他描述的场景我至今都忘不了,而且每次心情低落的时候就会想起,使我觉得很恐惧。所以我现在常常觉得,是非善恶,恩怨情仇哪里有那么清楚的界限,我的亲生父亲都会无意中伤害我,何况一般人。

 

幸好,这种药对我的效果非常好。当天晚上吃了以后,第二天早上就感觉比较兴奋。起码不再像以前那样,早上起床的时候,被噩梦惊醒时的恐惧。那天早上是很兴奋地醒来。我特别激动,马上写了一张纸条,描述了那种感觉,并且交给了爸爸。我想留一份记录,供别人参考。爸爸很诧异的收了起来。他和我的距离始终很远,无法明白我的想法。


5
负面情绪减弱,开始阅读

每天按时吃药,心中那种孤独感、恐慌感、焦虑感、忧郁感渐渐没有了,别人的眼光我也不再在意了。不经意间,我也开始广泛阅读文学著作,接触历史、哲学、美学著作。并且从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明白了自己的性格缺陷才是生病的内因。

 

以前我的世界是多么的狭窄,我有种在烈火中重生的感觉!我开始与一个个古人对话,发现他们与自己的心是那么那么的靠近。庄子、老子、释迦牟尼、子建、子瞻、歌德、莎士比亚、泰戈尔、培根……他们的思想那么深刻,大智慧!

 

他们似乎很少思考过自我,他们超脱了小小的自己。第一次不再感到精神上的孤独。

 

近世之人,我接触了王国维以及他的人间词话,还有胡适和他的书信集,鲁迅和他的小说及杂文,金庸的武侠小说。我开始感谢生活,开始学会发现美。性格逐渐的张扬,再也没有以前的胆怯,行为上也开始不再拘谨。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夏日甚至戴上了墨镜。听着赵传齐秦的早期歌曲,开始大量的收购书籍,比如古文观止、诗经、易经(现在想起来这些其实是抑郁症患者病好以后的轻度的激动狂燥,但是并没有大碍)。


由于耽误了几乎半年,我的清华之梦破灭了,我只想报考一个重点大学就行了。考试的结果还可以,除了数学比较纳闷外,我的估计分数是145-150,可是实际分数是127,我没查分,因为一般也查不出来。我的提前志愿是国防科技大学,第一志愿是浙江大学。

 

后来我得到军校体检通知,在那里经历了军队招生的黑暗面。我在那里呆了四天,看着好多同学戴着深度眼镜在军长师长的陪同下顺利过关,看着隔壁的小伙子,一表堂堂,不近视不口吃被面试刷下。他哭了一个下午,我们都很难过。他的分数那么高,为人也很好,表达也很流利,报的也不是最有竞争力的国防科技大学,仅仅是第三军医而已,结果尚且如此,我们呢?被名牌军校录取的无论如何都是有靠山的,或者被要员亲自出面,或者手里握着小纸条,写着某个人的签名推荐。我心情很沮丧地回了家,后来又得知浙江大学的分数那年也很高,没被录取,调剂到一所我没听说过的省内院校――燕山大学。

 

我欲哭无泪,本来康复的我又一次有复发的危险,幸好,没有学习的压力了,没有交往的被孤立了,我只是心情郁闷而已。在暑假期间,我读了大量的书,写了自己的第一本文集,叫作流行雨,充满了伤感和彷徨。由于军校体检的切身体会,我变得愤世嫉俗,对现实充满了冷漠,对未来的学校更提不起一点点兴趣。

 

作者:子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