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位从事电影工作的指挥家,“音响魔术师”斯托科夫斯基

 小黑爷爷 2017-05-01


Leopold Stokowski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1882年4月18日

1977年9月13日


具有传奇色彩的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既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家,也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浪漫乐章的诠释家,被称为“音响魔术师”。


伟大指挥家



1909年,年仅27岁的斯托科夫斯基应邀担任了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的指挥。在这个职位上,他的指挥技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使得乐团的音乐会票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争相竞购情况,从而使得斯托科夫斯基的名声逐渐为人知晓并传播远扬。


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挥风格算得上是不拘一格,年轻时的他曾在一次指挥音乐会演出时,因动作过猛而折断了指挥棒,从此以后他就干脆徒手指挥。从1908年初次登台到1975年离开指挥台,前后经历了60多个春秋,共演出了七千多场,现场听众超过一千多万人。钢琴家格连·古尔德斯托科夫斯基是难得的几个能让他由衷的佩服的指挥家之一



斯托科夫斯基主持过大概2000场的作品首演,而且他对巴赫作品的改编使得他名气崛起。因“音响魔术”而倍受赞誉,但也因他对原曲的肆意改动而受到非议。


古典音乐改编家


斯托科夫斯基是第一个从事电影工作的指挥家,他加盟迪士尼的电影《幻想曲》,使影片的配乐成为经典,还因此获得了奥斯卡荣誉奖。


在美国,这部影片常常被用来做儿童的古典音乐启蒙。


斯托科夫斯基本人也参演了

本色出演音乐指挥家,和蔼可亲,站在台阶上,无台词,每次出境都配有五光十色的背景,但是通常只露出背影或侧面。


《幻想曲》首次运用卡通和真人相结合的手法,并配以宏大的管弦乐演奏获得了意外的效果,在这部影片中,斯托科夫斯基充分发挥了他的管弦乐天才,改编了许多古典音乐名作,并配以迪斯尼奇幻莫测的精美画面,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多彩图景,当时使用的是18个不同声道录音,这实际上就是早期立体声的先驱,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39年就运用这些手法。


巴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

开场曲,将器乐节奏和音色通过画面来呈现,这是全片最具实验精神的段落。抽象动画大师奥斯卡·费钦格也短期参与了制作。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

蘑菇、精灵、花朵随着四季更迭翩翩起舞,画面不是临摹原歌剧的故事,而是进行了全新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诠释。



杜卡:《魔法师的学徒》

总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米老鼠,在这一段中变成了见习魔法师,他趁师傅不在时,悄悄戴上魔法帽,企图让扫把替自己打水,却没想到情节急转直下,是全篇最受欢迎的一段。



全片最受欢迎、被认为最为成功的一段《魔术师的学徒》,其实是这部旷世杰作的开端,最早被拍摄于1938年。当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在费城交响乐团前伏下身来与米老鼠握手致意的时候,米老鼠的形象便占领了全世界孩子的童年。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原本是讲述俄罗斯献祭的古老传说的音乐,在本段被改编为一部史前历史书,展现了地球诞生和生命出现,也成为了恐龙时代和恐龙灭绝的挽歌。据说霸王龙的形象是照着斯特拉文斯基本人指挥时的样子画的。



《中场休息/音轨登场》 Fantasia


在影院原版《幻想曲》中,观众可以看见银幕上的乐队暂时离场休息,随后是一段精心制作的“声波”向大家展示音轨是如何录制的。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奥地利的乡间生活,这是贝多芬为数不多明确描绘一个场景的作品。在《幻想曲》中,动画师们的脑洞里钻出来的却是希腊众神、半人马、农牧神以及其他神话生物共庆节日,最后被宙斯投掷的闪电搅得兴致全无的故事。



蓬基耶利:《时光之舞》

这段《祭神舞》经过改编,变成了全片最能让人捧腹的桥段,鸵鸟、大象、河马以及鳄鱼跳芭蕾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你还能想象以上舞者试图共舞时,那个混乱不堪的滑稽场面吗?本段熟练运用真人捕捉技术,也不知道是用了谁的舞姿。



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舒伯特:《圣母颂》

魔王在夜晚召集各路魔怪,黑暗、暴力,并以一声钟声宣告结束,随后《圣母颂》响起,修道士在荒山附近的森林中前行,直至阳光普照大地。



音响魔术师


有人说,斯托科夫斯基无疑是20世纪指挥中的音响魔术师,他所指挥的作品极尽音响效果之能事,也极尽乐器音色表现之能事。听他的唱片,就好像为整套音响器材来个大专联考般,大概什么细节都考到了。


斯托科夫斯基的《狂想曲集》


发烧友因封面上斯托科夫斯基的一头白发而将这张专辑亲切地称为“白头佬”,可见其在发烧友心中的份量。斯托科夫斯基对于狂想曲中情感冲突的深刻理解,全部被收录在他这张最畅销的现场立体声录音中。


在斯托科夫斯基这位“音响魔术师”的指挥下,每首曲子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音色之美。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埃涅斯库:《第一号罗马尼亚狂想曲》

斯美塔纳:《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

瓦格纳:《唐豪塞:序曲和维纳斯之歌》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三幕前奏









* 更多唱片详情请点击公众号后台菜单【古典天碟】

* 投稿方式:请点击公众号后台菜单【点我】-【乐迷投稿】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