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九句经典,道尽人生真谛!

 sxhzcy 2017-05-01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位饮,耕田为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击壤歌》


大概意思就是:我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干活,太阳落山的时候休息,打井喝水,种地吃饭,帝王的力量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封闭式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山高皇帝远,造就了中华民族稳重、内敛、偏保守的性格。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道德经》


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孕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最合乎自然哲理和科学规律的名言,是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源头。其中“道”、“法”二字蕴含多少深邃的文化精神。



3、仁者爱人。

——孟子《仁者爱人》


“仁”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核心思想,更是中国魂。仁爱、道德、礼法三位一体,最终的目标是社会和谐,直到今天仍是时代的主题。



4、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孟子》


原文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人普遍信奉的一种人生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虽有其狭隘性,但是可行度比较高。

这句话其实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陈涉世家》


这是古代社会所有对当局不满者的至理名言,引发了后来的多少农民起义和政变改革!这是人性思想的解放,更是积蓄已久的力量的迸发。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这句话影响了多少人的价值观与现实选择。古往今来。不少仁人志士因为这句话,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在今天,这句话依旧有用。



7、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


原话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人一直拿这句话诟病曹操。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操只不过是大胆的说出了实话,中国古代历史上在政治上获得成功的人无不遵循此原则。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中国文人崇尚的人生境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内心的平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真是让人向往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


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努力奋斗,将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架起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价值的桥梁,这句话永远是时代的主旋律。


文章来源:古典诗词古典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