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设计院的图,想学校的教育

 houfour 2017-05-01

本文收录于即将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建筑教育笔记》


应朋友之邀,去某国营大建筑设计院做“年度原创作品评比”的评委。


说实话,去之前我是抱有期待的。因为一般来讲,能进入该设计院工作的年轻人,大多是毕业于“中国建筑名校”、学习成绩(尤其是设计课成绩)比较优秀的建筑学学生,而且,借助该设计院的平台,会比较容易接触到一些有一定自由度、一定规格、一定档次的设计任务,得到较好的专业实践锻炼。



下午一点到六点,二十多个方案评下来,我却有些失望。

失望的,不在所谓“基本功”上,比如功能排布的合理性、空间组合的层次关系、形态的比例尺度把握、表达的精致时尚等方面,这些,如我之前所料,普遍属中上水准。失望的是,如果将这些设计用 “原创”视角考察,我发现,一些“基本观念与方法”出现了普遍缺失与错位


问题一:对功能Function缺乏针对性解析

大家似乎在观念上普遍有个前提:所谓“原创”,只能在形态、空间、概念等方面开展,所谓“功能”,在设计资料集中的功能类型泡泡图、甲方所提任务书中,早已有标准答案,无需设计师深究,“标准功能答案”只要在最后被包裹上一层“原创酷新”外衣,即可过关。因此,很少有人会主动去追问,资料集里的功能泡泡图,是否可以完全清楚解释某个特定情况下,某个特定设计任务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并找到设计潜能?功能泡泡图的本质,我以为其实是一种以效率为首要原则的图表关系(Diagram),很多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在泡泡图中是严重缺失的。以评审中看到的几所大学设计为例来说,什么是上海的大学?什么是二、三线城市的大学?什么是边疆地区的大学?……依照泡泡图,差异只体现在面积大小、采光方向、用材贵贱上,但深究这些大学具体内涵(规模、所属关系、学生类型)很容易就会明白,它们之间的差异,远超过面积、朝向等几个“效率”指标。由于对功能理解单一、标准化,很少有人会对甲方初始阶段提供的功能任务书,制定出进一步深化、精确的内容(Program),给出个性化、“原创性”的解释(explain)。如此一来,一个重要的“原创源泉”,消失了。


问题二:对基地Site缺乏敏感性

很多设计者以为,一块好的基地,应该是四通三平、干干净净的,那些有高差、河流、复杂边界的基地,是不好的基地,应被当作(或处理为)一马平川来处理。跟设计师们讨论基地特性时,他们的直接反应,往往围着“民居、传统风貌”打转转,如果民居拆毁了,旁边再没有所谓“历史保护建筑”,他们就会觉得基地已经没有特色了,世界开始大同了。在缺乏基地敏感性,或者说在不知道如何观察、提取基地特征元素,包括不同基地限制所带来的设计潜能的状况下,可以依赖的,只能是轴线、对景、几何形态构图、空间序列等“套路”,一个创造“原创多样性”的源泉,被无视了。



问题三:在设计前期缺乏一个深入的理性研究(Research)阶段

这应该是一个推敲各种数据,收集多方资料,进而探讨设计多种可能性的理性推导过程。作为设计师,不能仅局限在单体设计任务这个狭小领域,不能只盯着设计红线这个狭小范围,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多方案比较,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于是,又一个“原创”源泉,干涸了。


问题四:缺乏一个与甲方深入互动Interaction过程

甲方单方面拿来的任务书,往往被当作一个无需反思、调整、深入的“法律戒条”。这样的态度与过程控制,很容易将自己被动地摆在“甲方绘图笔”位置。设计师这一职业蕴含的互动、介入、内容策划(programming)的可能性,消失了。于是,再一个“原创”源泉,干涸了。


问题五:误将“商业口号”当作“设计概念”Concept

这一行为作为应付甲方的商业手段可以理解,但如何将其转变为控制整个设计过程的“主心骨”,缺乏必要的思考与知识、技能储备。这一现象,除了相关训练匮乏外,我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起作用,那就是设计师普遍缺乏立场——即明确的价值观Value,这包括“专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两部分。因此,接下来的设计,就找不到可以持续深入的方向与取舍标准。比如评选过程中,讨论到一些中小城市巨大的城市广场设计时,我询问设计者是否清楚,从“社会立场”出发,他(她)的倾向是怎么的?是与民同乐,还是气势磅礴、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从“专业立场”出发,他(她)应当清楚,什么问题虽然超越了专业领域无法彻底解决,但如何通过专业手段进行适度调节?……这一些列产生自价值观的思考,会触发很多设计的原创性,而不只是轴线、对景、绿化、水面等套路手段。


问题六:方案表达与回答问题缺乏精确性与针对性

我就一直在想,这样的状态如何与业主进行高效、点穴到位的交流呢?也许,今天我们几个少壮派评委过于坦率直接的评图意见,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因此导致场面有些火药味,以致发挥失常吧。

 


一位设计院的资深总建筑师向我解释说,设计院的情况与学校有很大不同。我非常理解,因为我曾在一个国家大型设计院里扎扎实实工作过两年。我在这次评选中,并没有拿在学校评学生作业时常用的西扎、卒姆托、霍尔、冯纪忠等人的作品作为标准,而是放在与SOM(美)、GMP(德)、AREP(法)这样的国外大公司对比的角度来看的,是用“优质产品”而非“优质作品”的原创性进行观察的。


我理解,设计院是生产单位,中国设计师们有时忙得或许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因此,很难对手头每个设计细细深究;


我理解,市场上有很多甲方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无理要求,比如,小城市要做得如首都一样气派,小商品市场要做得堪比阿玛尼专卖店,建筑形象一定要象征什么,一定要几十年不落后;


我理解,设计院的经营管理体制,会将设计师、甲方、基地调研、策划互动、评标后反省等应该联系在一起的环节,反而会相互隔绝;

……


这些我全都理解,但我还是倾向于认为,这些问题,不应当成为这些优秀学生“基本观念与方法”缺失与错位的理由。


 

上述问题如此普遍,有些像武术里常说的“起手”时姿势就错了, 我将反思延伸到教育领域,最后发现,其实,根子在我们教育这里!因为从年纪看,大部分建筑师的工作时间,应该都是本科毕业后不超过8年,他们的很多设计习惯,其实更多地,是从学校教育里带过来的。


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将建筑划分为一个个“标准功能类型”进行理解与训练。毕业后,他们就不可能自主追问每个功能背后的理由,以及通过具体化解析功能,进而寻找设计的潜能;


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关注最后漂亮的形态结果与图纸。他们工作时自然会认为,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个“时髦的样子”,而不是对整个过程的研究、推理、掌控,与不同专业的合作、互动,自然也很难自主创造出原创的形态,只能陷入抄袭的旧路;


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把基地抽象、缩减为一张标有红线、退让要求的白色A4纸对待,他们工作时对待基地,就不可能产生敏感,也不可能掌握相应的视野、分析与提炼方法;


如果我们的教学,告诉学生,建筑师所有目标都是做设计方案的大师,而不是整个设计活动(前期策划、沟通,中期设计,后期多专业协调、施工驻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协调砝码,他们工作时自然会将自己的阵地,退回在电脑前、图板上;


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教给学生一种带有人文价值、社会关怀的专业价值观,而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解决技术问题的工程师看待,他们工作时,怎么会有明确的立场,坚定的取舍标准,以及由此训练出来的思考、推理能力及专业技巧呢?

……


我们的建筑学教育,问题如山,要一个个去解决呀!想到此处,我的冷汗,已开始淌淌滴了。


苹果用户点赞专用




《建筑教育笔记》以往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