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春寒,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及预防

 诚惠种子商行 2017-05-01



      2017年春季寒潮侵袭全国大部分地区,甘蓝未熟抽薹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甘蓝抽薹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有什么预防的好方法呢?



 一、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

1、播种期

甘蓝种子播期愈早,通过春化阶段的机会愈多,发生未熟抽薹的几率愈大。准确掌握播种时期是解决未熟抽薹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

2、幼苗大小

定植时幼苗愈大,未熟抽薹率愈高。育苗期间必须控制幼苗生长过快,大苗未熟抽薹率高远远高于中、小苗,因此,在育苗期间防止幼苗生长过快,是避免未熟抽薹现象发生的关键。

3、育苗期间温度管理

早熟春甘蓝播种期有早有晚,一般早播幼苗大,但早播也并非绝对都长成大苗,这与育苗期间温度管理有密切关系。只要温度掌握得好,未熟抽薹是可以控制的。

4、定植时间

若早熟甘蓝定植太早,尤其是定植后受到倒春寒的影响,更易促发未熟抽薹,这是因为露地温度比育苗床低,定植早,缓苗慢,幼苗感受低温时间长,因而未熟抽薹率高。准确掌握定植时间是降低未熟抽薹发生率的重要条件。

5、早春气候条件

若育苗期间气温反常,也易引起早熟甘蓝未熟抽薹。今年冬季,结球甘蓝幼苗床内生长期,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幼苗生长快,植株大,具备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而定植后的气温比常年低,2、3月下旬比常年低,这种倒春寒年份的天气更促使早春甘蓝发生未熟抽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防治甘蓝未熟抽薹的措施

1、科学播种,适时定植

早熟春甘蓝的播期有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内播种一般不易发生未熟抽薹。12月下旬温室或阳畦育苗,用种量750 g/hm2,播前温水(20~30 ℃)浸种2~3 h,捞出,置于20~25 ℃条件下催芽3 d.种子露白尖即可播种,播后覆0.5 cm厚的细砂土,再覆盖塑料薄膜。采用4 m中棚或2 m小拱棚进行覆盖栽培,前者日平均气温达到6 ℃时为定植适期,3月上旬定植。后者宜在3月下旬定植。4 m中棚覆盖栽培时,一般棚长为20~30 m,跨度2.5~2.8 m、0.9~1.0 m,4 m竹片做拱架,4.5 m塑料薄膜,2根竹片之间距离62~80 cm.定植前深翻整地,按50 cm行距开沟,栽6行,提前3~5 d插好竹片,盖好薄膜,烤地。幼苗出齐至第1片真叶展开,保持白天温度18~20 ℃,高于20 ℃时,中午放小风。三叶期以前,保持白天温度20~25 ℃,夜间不低于2~3 ℃,以促壮苗防徒长。土壤湿度以保持湿润、不裂缝为宜。幼苗长到2叶1心时按8.3~10.0 cm的距离分苗,三叶期后增温保温,防先期抽薹,分苗后保持白天温度23~25 ℃,夜间不低于12 ℃,以后逐步放风,保温18 ℃,当植株长到4~6片叶时,将苗带土铲起,囤苗2~3 d,即可定植[3].苗期应在茎粗0.6 cm以前控制低温,到大龄苗时停止低温控制。定植太早在田间遭受低温时间长,易抽薹;定植太晚造成晚熟,同时苗床期加快生长被迫进行低温控制,以后定植反而因苗大受低温影响易抽薹。

2、施足底肥,增施复合肥

施有机肥45~60 t/hm2、复合肥750~900 kg/hm2,株、行距为40~50 cm,栽植4.95万~5.25万株/hm2,定植后立即浇水,洇透土壤,并立即盖上薄膜,以利于缓苗,培育适龄壮苗,促进早缓苗、早发棵。结球期给以大肥水促进营养生长。

3、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

控制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防止苗期徒长,以培育壮苗。

4、加强定植后期管理,争取早熟丰产

根据苗情、天气状况采取蹲、促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定植后10 d内处于缓苗期,当棚内温度超过25 ℃时开始通风炼苗,莲座期中耕1~2次。4月上旬撤膜,撤膜前浇水1次,于包心期结合浇水,追肥2次,每次追尿素300~450 kg/hm2.以后5~7 d浇水1次,5月初可以收获。


双环种业


专注甘蓝、松花菜育种3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