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拼命赚钱,真不知道人活着到底图个啥?

 妖城主 2017-05-01


本文2900字,阅读约6分钟


 

1.


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人类是要灭亡的,地球是要毁灭的,宇宙正在走向热寂。我们的一切聪明和才智、奋斗和努力到底有什么价值?”  

史铁生在倍受病魔肆虐时,曾经陷入过这样的困境。


2.


大抵是我十三岁的时候,我开始自问:“人为什么要活着?”
  

如今我知道,当一个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生命发问的时候,便是他从天真懵懂走向独立思考的开始,或者说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人类与其他动物质的差异就在于人类不但会本能的生存还会去思考生存的意义。
  

岁月迁流何其快,我的知识越积越厚,我的阅历也愈加增多。每增加一分知识,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随之深入一寸;每增添一段阅历,我对人生的感悟也随之深刻一许。年轻的心是易动的,敏感的,一次课上的发言,一句师长的忠告,一回愉快的出游,一张同学的笑脸,这些精细的小事却时常能勾起我无限的遐思……  


  

然而时间却是一台永动机,它总是拖着天地间万千生灵不断前行,断不会因此处风景甚美而停歇丝毫,于是遐思逐渐褪去,而我终究还是被光阴“唰”得一下,推到应该面对现实的年龄了。于是,我看到了官场上的相互倾轧,我看到了商海中的尔诈我虞,我看到了下属在上司面前的奴颜媚骨,我看到了邻里之间为了鸡零狗碎的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


初识这些确实让我颇为惊悸,但看多了,我也便明白了这就是社会,但我不明白的是这个社会存在的价值何在?


3.

    

于是我将目光埋进书本,想从中取到真经。  

……

庆幸的是,这个社会还是有许多东西很美好的,我在书中确实看见了,也听见了……
  

我看到了莫里·施瓦茨,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人,在行将就木之时刻,将自己对生命的箴感留给了他对之充满了爱的世界——


“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死亡,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可不幸地活着也同样令人悲哀。”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

  
“每个人都知道有人在死去,可为什么思考死亡这个问题就这么难呢?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我乐于接受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

  
“可如果变老是那么有价值的话,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能变年轻而不希望自己变老呢?这其实反映了生活的不满足,生活的不充实,生活的无意义。因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体验六十五岁的那份经历。”


“我们国家提倡灌输的教育形式,他们对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拥有得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别人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我们又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我忍不住摘录了莫里老人的这么多话,因为这每一句话都沉重地敲打着我们的灵魂。这决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是人类本性的善良。  



4.


然而任何个体面对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不自觉的惊恐。生命诚可贵,贪生怕死本就是生物的本能,对此莫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有一朵在海洋里漂流了无数个春秋的小海浪,它享受着海风和空气带给它的欢乐——这时它发现,它前面的海浪正在撞向海岸。

  

“我的天,这太可怕了,”小海浪说,“我也要遭此厄运了!”


这时又涌来了另一朵海浪。它看见小海浪神情黯然,便对它说:“你为何这般惆怅?”  

  

小海浪回答说:“你不明白!我们都要撞上海岸了。我们所有的海浪都将不复存在了!你说这不可怕吗?”


那朵海浪说:“不,是你不明白。你不是海浪,你是大海的一部分!”



5.

  

我还看到,曹操历经沧桑数十年的戎马生涯,统兵数十万,却发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是何等的渺小,发出了“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的感慨,无奈只能“对酒当歌”,笑问“人生几何?”。


然而面对天地的恒久和岁月的跎挲,纵然自己年事已高,曹操却毅然作下《龟虽寿》,以表雄心——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也许在宇宙看来,你只是一粒无足轻重的微尘;然而在你眼中,宇宙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沙砾。宇宙的永恒是客观给予;你的永恒源于进取不止!

6.

 

我还听到了佛法的教诲。  
  

曾经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山上打坐。山下是一条宽阔的河流,景色甚是宜人。小和尚看着老和尚闭目不语,问到:“师傅,如此美景你不欣赏岂不可惜,但不知这南来北往的船上装了些什么?”

  

老和尚笑着说道:“装着两个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利。” 
  

是啊,岸上人牵名利船,船中人被名利牵。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几人能够抵御尘世中的名利等诸多诱惑呢?更何况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能有谁勇于拒绝,那他无疑是天地间的大勇者,然而真正的大勇者又能有几人呢?

 
禅宗六祖慧能法师有名句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这实在是太过苛求了。
  

我想能做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后来我又听到了林清玄,一位用《菩提》作为文集名的佛学造诣颇深的台湾作家。他告诉我应该“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这样的生活简直太完美了!

  


他还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学校都没有教的。这三件事情:一件是对死亡的面对;另一件是对爱的深刻的体验;第三件就是活着的时候,对美好心灵的追求。……有生有活,才是生活。如果一个人可以不断地学习,智慧成长,而对待人有一个弹性,柔软的态度,那这个人我们说他是真正地在生活。所以他如果生下来,活下去,就可以活得很好。……” 
  

我相信,有这样的处世态度,你一定会发现人生原来还可以这般美好!


7.

   

后来,我看到了陆幼青和黎家明。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在鬼门关前徘徊,一个以清淡之心坦然面对死亡;一个以火炽之心拼命求取生存,一个用智慧的文字来引导着我们的灵魂;一个用惨痛的事实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但他们都在努力向我们诠释:珍惜你现在健康的生命吧,因为你会死很久很久!

  
所以,聪明的你请记住:要有“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的乐观与豁达。

  

要有“存心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的处世原则。  
  

要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自信。  
  

要有“大江东去,浪掏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宽广胸襟。
  

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气魄与胆识。  
  

最后还要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雄心壮志,一旦“人生在世不称意,”也应坦然面对“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局面。


8.

   

面对生命的困惑,史铁生最后的回答是:转向过程。 

“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一个不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厄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于是绝境溃败了,它必然溃败。”  




本文作于2001年1月12日


原名《人生札记》


时年17岁





“力哥理财研究院调查显示,看完喜欢的好文章随手点赞转发的人,今后一年中比不这么做的人投资回报率提高2.88%,加薪概率提高18.8%,生活满意度提高58.8%







力哥说理财

微信:lglicai


简单 好玩 有干货的

娱乐理财脱口秀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