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晗谈写文章

 月下叮咛 2017-05-01

1959年,吴晗在《灯下集》前言中,谈到写文章。对于工作之余写作的人,很有参考价值。

一年来,因为多写了一些,碰见人时有时候也谈到写文章。有人说,你读的书真多呀,真博呀,记性真好呀,等等。这个问题倒得弄清楚,要不然,会害人上当。

坦白地说,我喜欢读书是真的,读的却并不够多。自己明白知识很贫乏,要同愚昧作斗争,办法之一是多读书。不管怎样,多读一些书,总会增长一些知识。特别是理论书,读得还很少。这个大缺点今后必须克服。

说博,一点也不。我的知识领域很窄,除了历史、文学的书籍稍为多读一点以外,其他方面的知识是贫乏得惊人的。至于文章中引用了一些书,一些材料,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的办法说穿了很平常,除了多读之外,便是多抄,平时读书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抄下来,记上书名、作者和卷数、篇名,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起。年月久了,积累的材料多了,再以此为起点,有意识地有系统地读一些有关的书,搜集一些未见的材料。再经过组织、综合、分析、研究,写成一篇文章。如此而已,并没有什么奥妙,更说不上博学。

说我记性好,那更是诚惶诚恐了。相反,我的记性很坏,最近还闹了笑话,写给田汉同志的家里地名错了两个字,写给他别一条街名,害他找了好半天。正因为记性不好,才下决心勤抄、多抄呢。

也有人问我写文章的窍门,我说没有。我自己的经验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这八九年来,原谅自己多了一些,写得就很少。结果,真要写的时候,举笔有千钧之重,用字遣词,非常吃力。这一年,大家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我想,除了岗位工作之外,这支笔也得使上啊,不会开机器,不会耪地,难道写点文章也不行,那么不成器?甘居下游?一下决心,越写得多,也就越好写了。要说有窍门,也行,两个字,多写。

当然,还要多改。一篇文章多改几次,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可用可不用的字不用,就会简练一些,有力量一些。

也有人问,你那么忙,还写得这么多,有什么办法。这个问题上面已经答复了,那就是一有空闲就写,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这会儿写一点,那会儿写一点,只要抓紧时间,总可以写出东西来。过去,那么些年,我就吃了主观想法的苦头,那些年总想找个比较长的完整的时间写东西,例如一整天,一整星期,一整个月之类,在这个期间,什么事也不做,光写文章,这个不现实的主观想法,害苦了自己,老是在等,总等不来,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就轻易地滑溜过去了。如今,不这样想了,一有时间就写,化零为整,许多零碎时间妥善地利用起来,不就是一个大整数?这笔账过去不会算,自己想想,真是蠢得可以!

要问我的经验吗?不作清谈家,爱惜时间,老老实实读点好书,写点东西,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当然,首先要做好岗位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