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到5%的玩瓷藏家收藏了至少95%的国宝古瓷,你信吗?

 天宇楼33 2017-05-02

“蓝色字”


文化圈公告

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把“元青花文化圈”建成一个广大藏友可以广泛参与和互动的民藏阵地,我们面向广藏家推出五大专栏:【藏家笔会】(藏家学术方面的原创文章)、【大藏家】(对民藏中的大藏家专题报道)、【秀宝台】(宣传民藏中真精珍的藏品)、【文玩雅鉴】(现代艺术品的品牌推广)和【民间艺博】(民间古玩店、艺术馆、博物馆品牌宣传)。有五个栏目方面的业务需求的朋友,请加小编微信:mefly_sue

特别提醒:今年8月份以前,【秀宝台】只展秀唐(包含唐)以前的古陶瓷,请各位藏友按要求推荐藏品!



不到5%的玩瓷藏家收藏了至少95%的国宝古瓷,你信吗?


撰文/天林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收藏热开始升温,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收藏大军据说有9000万了。众说周知,中国三十多年来,经历了大破土和大盗掘时代,几千年来留存于地下和水下的珍宝几乎都被“请”了出来,那么,这么大量的珍宝都去了哪里?




现在是信息时代,微信几乎都把藏家联络在一起了,经过我的分析和估算,初步结论是:三十多年来从地下和水下出来的珍宝,相当一部分流失到海外去了,成为外国人继续掠夺中国财富的筹码;同时也有相当部分被国内收藏家“收留”了,基本情况是:就古瓷来讲,国内仅有不到5%的藏家收藏了至少95%的珍宝,也就是说,9000万收藏大军中,至少有近8600多万的人没有收藏到什么真正的宝物,属于收藏圈的“赤贫”户,而余下不到400万的收藏家,也是“贫富”不均,精品数量多少不等,真正算得上大藏家的,古瓷圈里全国可能不到1000人,如果您不信,且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9000万收藏大军中,玩邮票、粮票、老版人民币、红色文物以及袁大头的至少占了绝大多数,有的甚至还玩名信片、电话卡等,大家都知道,这类东西在民间特别多,特别是毛主席像章、袁大头、邮票、粮票等,80年代以来,玩这类藏品的人也特别多。这类东西年代近、存量大,前世本来就不珍贵,虽然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后世也不可能有很高的价值,并且这类藏品只有中国人自己玩,外国人根本不屑一顾,市场空间和升值空间也非常有限,这类人其实算不上藏家,只能算是玩友而已,但也在9000万收藏大军之列。





第二,9000万收藏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玩书画、古旧家具、玉石或其它杂项,对瓷器基本是一窍不通的。



第三,玩瓷的,至少有7成一辈子都在专家画的圈圈里转,还有差不多两成的只在拍卖行画的圈里转,只有不到一成的玩瓷人玩到了顶级段位


玩瓷的人,基本100%都是从迷信专家开始的,很多人都读过很多专家的书,到处听专家的讲座等等,前不久,我也听过号称什么大王的专家的讲座,说实在的,他们的讲座,基本算不上什么讲座,既然是什么大王,却成天拿些瓷片,到底宣扬元青花全世界不到400件、汝瓷只有67件半等等,除此之外,其它的很多都是谬论,听他们的讲课,等于是在给自己灌毒,可越是这样的专家,粉丝越多,被人捧得比明星还明星。



中国绝大多数的明星式文物专家们,除了靠写书评职称自我包装外,主要因素是被一帮无知的人给无知地捧出来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其实根本就不具备专家的资质,他们既不搞收藏,根本不了解古玩市场的真实情况,又基本没有上手馆藏品的机会,连真品都没摸过或摸到真品都不认识的人搞鉴定,无异于赵括用兵,只能拿着一些馆藏品的图片和一些被他们视若珍宝的瓷片到处卖嘴皮子,所以,至少70%的玩瓷人,基本都中了专家的剧毒,一辈子都在专家们画的圈圈里转悠,始终是毕不业的小学生,在古瓷收藏实践中,成为名符其实的扫垃圾一族,玩的基本都是片片、粗瓷以及晚清民国的民间老瓷,花了很多冤枉钱都不知道,还自以为是、自得其乐,相互拉帮结派,骂这个是“国宝帮”、那个是“国宝帮”。



这70%的藏友中,还有相当部分的人是专门玩赝品的,因为景德镇等地的仿家,几乎都是按照专家的书,规规矩矩、有板有眼地仿造的,很多人买到仿品之后,回家拼命查资料,查来查去完全和书上的对得上,从此便在专家的引导之下,完完全全地掉入赝品的深坑之中了。我去了几次景德镇,很多仿家都说,我们的仿品自己根本不用打广告,专家们都在免费为我们做广告……


还有20%的玩瓷人,被专家洗脑之后,又被拍卖公司洗脑了!当然他们有钱也烧得慌,根本不相信民藏,也不相信国内的任何市场,只相信海外的拍卖行,人家只要有拍卖,就发了疯似的去举牌,把中国人的血汗钱白白送给外国人,而殊不知,花了巨资之后,只是捡了些外国人不想要的二三流藏品回来。



这样一来,玩瓷人中,只有不到10%的玩家,起初也迷信专家,也读了很多专家的书,但随着对文物市场了解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古瓷鉴定经验的不断积累,就不断发现:原来专家讲的绝大多数都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古瓷鉴定也完全不是专家讲的那回事,他们于是慢慢地从专家画好的圈圈中走了出来,开始进行自我研究和探索,注重古瓷市场的渠道考察,注重古瓷数百年、上千年的老化痕迹研究,也注重加强对仿品的研究,随时掌握仿品制造的最新动态,天长日久,便对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了然于胸,掌握真品赝品识别的法门之后,也摸到了很多市场上淘宝的窍门,很多古瓷珍品,根本都没有流到市场便被他们收入囊中,从此轻易绝不示人,他们便成为玩瓷圈里不显山不露水的顶级高手。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用于古瓷鉴定的科学手段总会面世;随着古瓷文化的不断推广和普及,古瓷的真假鉴定和识别问题早晚都会解决。真假问题一旦解决,这5%玩瓷藏家收藏的至少95%的国宝古瓷将成为最抢手、最走俏的古代艺术品,到那时,这些藏家以及他们的后人,将成为笑到最后、笑得最甜的人!


如果你不信,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